苏东坡传摘抄与赏析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苏东坡传摘抄与赏析篇一: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读书报告

苏东坡传摘抄与赏析篇二: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最近在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读的感受。

苏东坡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历史的地位恐怕也只有李杜能与之匹敌,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读过这本书后,对苏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本书没有史实记载的东坡传记那样文字严肃,林语堂笔下的东坡传文字亲切,字里行间充满对苏轼的喜爱之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褒贬鲜明,读起来轻松、更有趣味性。读完之后,瞬间觉得苏轼确实可以称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苏东坡之伟大,首先在于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天地万物,世间百态,了然于胸,下笔入神。从才华来看,他是一代文豪,他一生著作颇丰,著七百多少诗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广为人传,那种天马行空,绝非常人可有。当然苏东坡的才华远非吟诗作对,他也是位博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儒释道百家,工程农学,医学炼丹,可谓无所不精,就连小烹,亦有独到深刻见解,如他在黄州时独创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汤,都让后人津津乐道。《苏东坡传》中还记载,他从儋州返回大陆期间,正逢夏季,非常之热。他得了痢疾。他以为自己喝冷水过多,觉得特别软弱无力。就自己买了一服药黄香来吃,顿时觉得好得多了。中医认为黄香是很有力的补药,能补血、补内脏各经,很多现代的中国人天天论碗喝黄香汤,确有益处。纵观《苏东坡传》,他堪称百科全书,万能全才,无不让人佩服。

苏东坡的伟大、令人敬畏的还有他的正直,他敢于挑战权贵,勇于唱反调,忧国忧民,为民请命。他任徐州太守,杭州知州,被贬惠州之时,兴修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农业,著名的杭州西湖的苏堤就是他所修建,“苏堤春晓”已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这也是得到后世人民爱戴尊敬的原因。

苏东坡的伟大还体现在他的乐观豁达之上。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指出,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苏东坡的乐天,源于他的生性豁达,纵然一生命运多难,也不悲观。苏诗极少有那些婉转哀愁,情愫万千的作品,读他的诗词让人能振奋。在厄难面前,苏东坡凭借其乐观天性,直面悲困,苦中作乐,倒也乐得其所。

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人生转折点“乌台诗案”,让他他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正如他自己曾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就是这样的坎坷人生,他也能苦中作乐。下面是《东坡传》里面的几个小故事。

苏轼初贬黄州之时,虽居住在这个贫苦小镇上,却能苦中作乐。他居住的房子非常简陋,夏天对着大太阳,别的旅客一旦看见,就会黯然失望,他却对其情有独钟,他向别人吹嘘说:他“午睡初醒,忘其置身何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他在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景色并不见得是可夸耀的,景色之美只是因为观赏风景的人有一颗善于寻找美得心。

宋哲宗八年十月,苏轼再次被贬谪到惠州。赶路时值深秋,苏轼看见驿站边的树木依然翠绿欲滴,便问迎接他的小吏是何树,小吏回答是荔枝树,苏学士大喜道:“有荔枝吃便可安居岭南”, 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的同时心满意足地赋诗一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在惠州,他失去了红颜知己朝云,但天生乐观的苏东坡依然乐观,对生活

依然充满情趣,写下了悠悠然的诗句:“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诗传到时任宰相的政敌章惇耳里:好个苏东坡,你的贬谪生活也太闲适滋润了。便下令再将其贬至更为偏僻荒凉的海南儋县。

在他居海南之第二年,当时谣传苏轼已死亡。在一次宴席上,一个朋友向他开玩笑说:“我当时真以为你死了。”苏东坡说:“不错,我死了,并且还到了阴曹地府。在阴间路上遇见了章惇,决心又还了阳。”感觉苏东坡就是“老小孩”,充满童趣。这种处世态度,是我应该学习追求的方向。

林语堂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塑造了一个丰富的苏东坡,值得一读。

苏东坡传摘抄与赏析篇三:苏轼词赏析

题目: 读苏轼词

摘要:苏轼乃北宋诗词书画大家,典型的士大夫形象。对词坛影响颇为深远,其以诗为词的倡导将诗的精神注人到词的创作中,从而使词品、词境从恻艳、偏狭提高到堪与诗歌比肩的高度,使得文人词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本文将几首典型的作品为例,力求诠释其精髓,并通过一些与苏轼相关的人或者事来更好的了解这位不朽的传奇。 关键词:苏轼词词评苏轼相关

正文(二十篇相关论述):

一、苏轼其人

苏轼,一个千年的传奇。在他的身上,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让人不自禁地想要靠近他,知道他,了解他。但又总是与人群保持着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即使能够无限接近,也仅止于接近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在的北宋年间还算太平,又算是生在书香门第,其父苏洵老而发奋,其母程氏也是“喜读书,皆识其大义”,对于苏轼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年纪轻轻的苏轼科考一举成名,并深得大文豪欧阳修的赏识,之后几年还算平坦,到后来卷入新旧政治斗争中,自请外放杭州,后又历任密州,徐州。元丰二年,发生了乌台诗案,还在徐州任上的苏轼被捕下狱,之后下放黄州。此时的苏轼也是历经大风大浪,在胸怀上成熟了很多,所谓黄州之后真东坡。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旧党上台,苏轼调回京,可谓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翰林承旨,也算得上达官显贵。元祐四年,64岁的苏轼出任杭州,与杭州接下了不解之缘,筑堤,修水库,算得上一个好的父母官。元祐8年,宣仁太后去世,新党重新掌权,苏轼等一干旧党难逃一劫,已经花甲之年的苏轼被贬往惠州,并一贬再贬竟然到了远在海南的儋州。到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才得以北归,可惜年老多病的苏轼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从苏轼的简历中不难看出,其一生大起大落,熬过了多少风雨仓皇。无论是年轻时的血气方刚,还是落难时的坦荡不羁,都成就了一种博大的东坡精神。而这些

所有的一切总能在其词作中找到影子。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是林语堂对苏轼的概括,深和我意,其在《苏东坡传》中这样写道:

东坡的一生,始终游走在入世(儒)、出世(道)和遗世(释)之间。那些原本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却让他演绎出了理所当然、浑然天成的意味。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东坡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仙丹露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苏东坡传摘抄与赏析)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至于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二、苏轼词的大概风格

苏东坡对词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以诗为词”,就本质来说,既不是李清照所讥责的“皆句读不葺之句”,也非后来贺铸、周邦彦乃至南宋诸家化用诗句人词的创作手法,而是将诗的精神注人到词的创作中,从而使词品、词境从恻艳、偏狭提高到堪与诗歌比肩的高度。“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与之对应的是“词缘情”。但东坡却在他的作品里,削弱恻艳之情,而补之以这种重大沉厚的“情志”,将诗“言志”的特质与词“缘情”的风格有机地揉合到词的创作中来。他的词,既有感时伤今、凭吊古人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怀念亲人、兼抒哲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既有声情并壮,报国志高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清新如画、简静平和的《浣溪沙?籁籁衣巾》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加上胸襟豁达,志意高远,使他的词“一洗倚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缎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其词品之提高,斑斑可见。这一方面实现了词在题材上的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所表达的情志能反映较为重大的主题,感发力量得到提高。同时,他保持了词之为体的一些本来特征,如他的词也仍然基本合律,可歌可咏;意象、语言也较其诗来得精巧、工细、柔美,并不“粗豪”,词品高洁,而深情婉曲,款款动人,意象语言精美细

巧,却又广博而深厚,不论从那个视角去品味,都难以穷尽东坡词有着永恒的生命力。

三、读《少年游》

少年游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 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妲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先看苏词,此词雪与杨花形状相似,却代表著两种不同节后的特点,互为比喻,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气候由极冷到极暖,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著纯真而纷乱的情思。从双栖燕反衬出单栖人已是一种纤巧的联想,而把月照梁上燕,看作是月中嫦娥只垂爱于成双成对的燕,而不顾怜空闺独守之人,其表现力远胜于一大段思妇的内心独白。

同是艳情,同是相思,苏词重在写对人的思念、事的回忆,再加上写得晓畅直白,所以就显得情真意切,清俊淡雅。温词则不然,它重在“闺人”服饰、装扮的铺陈,对慵懒、艳冶的渲染,加之词意欲露不露,就转缠绵,脂粉气十足。两者相比,一是健康清新的美,一是病态慵倦的美。其词品高下,是不待言的。这也正是苏轼在词作中努力提高的地方,即使是写柔情词作,苏词也是尽量摆脱自唐以来俗媚的词风,细节中更重于人的内心写照而刻意减少对令人感觉腻的环境的烘托。

四、黄州始见真东坡

——从《临江仙》和《定风波》解读黄州时期的苏轼

“乌台诗案”之后,东坡开始了他半生的流转,他的出尘之心逐渐显露。谪居黄州的时期,是东坡人生的“成熟期”——无论是艺术上的,还是思想上的。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临江仙》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东坡在出尘和入世之间的困顿。并且,经历了太多官场的黑暗,目送一个盛世远去的时候,他似乎更倾向于出尘。一句“何时忘却营营”,是半生仕途的无奈和疲累;一句“江海寄余生”,是灵魂深处的召唤和希冀。年轻时是“贪恋君恩退未能”,时下却是“欲归江湖归不得”。东坡,似乎注定要陷入出尘和入世之间的矛盾,至死方休。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穿林打叶”形容风雨急骤,“吟啸”、“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体现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下片转入雨后,经风雨洗礼,人醒、雨霁、天晴、日出。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这是返朴归真后的扪心自问,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东坡对他一生犹疑徘徊的回答。至此,不禁想起了慧能的禅语: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两者多少有点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东坡在佛学里得到的觉悟吧。

五、苏轼与杭州

一个是我景仰的文人,一个是我痴恋的城市,他们曾经有着完美的结合,他们曾经是那么的相得益彰。多少次在杭州在西湖边从“断桥残雪”走到“苏堤

春晓”,我总会浮想联翩,仿佛能穿越过近千年的风霜雪雨与前人们不期而遇,我告诉他们时光就像一把巨大的漏斗,淘洗掉浮华,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功名。 苏轼曾前后两次到杭州做官:第一次是1071年到1074年,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1089至1091年,任杭州知州。苏轼在杭州任内政绩显著,得到当时百姓的赞扬,也为后世所称颂。那时候杭州经常发生旱涝灾害,西湖严重淤塞,苏轼招募民工,共用了20万工,全面疏浚了西湖,并用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长堤,在堤上建造六座石拱桥。这条长堤就是现在的“苏堤”。苏东坡有诗云:“我在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唱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于南山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薪席卷苍烟空。”由此可见,西湖得以呈现更加娇媚动人的姿态与苏东坡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十景中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景观“三潭映月”的三个小石塔也是当时苏轼为防西湖淤塞下令而立的。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将西湖将杭州治理的更加诗情画意、繁花似锦,而在西湖柔波的涤荡下,他也写出了不少的绝妙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无疑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人说西湖是“晴湖不如雨湖”,在这首诗中,晴湖雨湖在苏轼的笔下却都是旖旎迷人。空灵多姿,晴有晴的灿烂,雨有雨的柔情,后两句用了创造性的比喻,用绝代佳人西施的美来形容西湖的美,焕发出无尽的艺术魅力。西湖波光粼粼,让苏东坡才情四溢;苏东坡风华绝代,使西湖墨香四溢。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上说“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加突出,也更完整地蚀刻在他的生活和作品中”,他豪放豁达、超脱自在,直面人生悲哀却又力求超脱悲哀,心境的平和清净与他的禅道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杭州自吴越以来即为佛教兴盛之地,而尤以禅宗为盛,到了杭州的苏东坡与和尚打成一片,经常出入寺庙,有人说,苏东坡本来就是寺院里最有凡心的和尚,也是红尘中最有禅意的凡人。在《东坡志林》中亦有描述“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八九”。

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苏东坡到了杭州总是能沉溺于优美的景色中忘却愁肠,

相关热词搜索:摘抄 赏析 苏东坡 苏东坡突围摘抄赏析 苏东坡传段落赏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