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道的顽症及对策 国际新闻报道的基本环节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数字,作为量化的数据,能直观、准确地传递信息,尤其是来自重要信源的数字,更能赋予新闻报道可信性与权威性。然而,在一些报纸版面上,数字新闻的“假大空”现象屡见不鲜,成了“顽症”。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杜绝这一“顽症”,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一、 数字运用夸大失真、不合逻辑,谓之为假
  
  症状:在一些报道中,数字运用、标题制作不严谨,缺乏对数字准确限定,导致数字夸大失真。
  如杭州某报2005年12月一篇报道的标题为《发病超过20%女性感染者增多/疾控专家分析杭州市艾滋病防控现状》。读者读了后会大吃一惊,怎么杭州的艾滋病率有这样高?急读正文,原文是“上升幅度超过20%”。但标题省去“超过20%”的限制词“上升幅度”就大大不一样了。又如2006年5月4日,有两家报纸报道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时,标题都说“成交额21.6亿元人民币近1亿美元”,而同一天另一家报纸则报道说“签约项目共计48个,成交额21.6亿元人民币”。难道这家报纸漏报了“近1亿美元”的巨大数字?查看5月1日这家报纸头条报道“动漫节签约项目,成交21亿元”,文中有个括号说明“其中包括9906万美元”。看来,是前两家纸报没有给“近1亿美元”加上限制词“其中包括”,让读者误以为成交的有人民币21.6亿元,还有美元近1亿。也有在文中为制造亮点而夸大数字的情况,如某报2006年5月3日的一条消息《千岛湖沸腾了》中说:“昨日来千岛湖的游客达11.23万人次”,还说“游客中约有七成是自驾车族,昨日就有近5000辆来到千岛湖”。细算一下,11.23万的“七成”是78610,自驾车每辆满座5人,应要1.57万辆才行,而包括大型旅游车在内的近5000辆与之相差甚多。看来,这个“七成”显然是太夸张了。
  对策:这种数字错误的根源在于人为地制造看点和卖点,尤其在运用数字制作标题时,为追求新、奇、特,对数字描述断章取义,结果造成文题不一致。看似轰动,实则无益。这就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有损数字的可信性和权威性。这并不是由于缺乏常识或工作失误造成的,只要本着严谨求实的精神,这种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报道首先要真实、可信,尤其数字报道更应讲究精确性和准确性。
  症状:报道中数字运用经不起事实推敲和逻辑推理,依据数字导出的结论站不住脚;或者引用不科学的调查数据,结论以偏概全,给人假像。
  如2005年某经济报的一篇报道《银行对小额账户收费调查》中说:“当调查阅卷中,问到如果一家银行对低于300元的小额账户予以收费的话,储户是否会选择不存该银行或将钱转存其他金融机构时,选择‘是’的占19%,选择‘否’的占11%,而有70%人选择了‘不好说’;选择‘是’和‘不好说’的人占到89%。由此看来,这家银行一旦推行这一政策,将有近9成储户要流失。”很显然,上述结论的得出是站不住脚的。选择不存或转存的储户只占调查总数的19%,有70%的储户并没说明存、不转或转存,按照逻辑学的“同一律”原则,这则报道得出的“将有近9成储户要流失”的结论是错误的。又如,2006年五一黄金周前夕,一家报纸引用某旅游网站的网上调查数据,就得出结论说“今年五一,六成多市民将选择自助游”。这种网上调查虽然方便,但因为调查的对象没有涉及非网民,所以调查结果只能代表接受调查的部分人口的意见,不能做更大范围的推论。新闻报道不加辨别加以引用,会误导读者。
  对策: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没有按照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导致逻辑所依托的前提与推理结论的相互矛盾。为此运用数字一定要注意它的科学性,并保证推算过程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报道引用调查数据,要注意其调查方法是否科学,应辨别数据的有效性,尽量避免引用有问题的数据。
  
  二、数字运用过空过大,枯燥无味,谓之“大而空”
  症状:一些数字报道的一个毛病是在数字选择和运用上过空、过大,摆“大数字”,动辄就引用全国、全地区的宏观数据,在成就性报道中尤为突出。
  如某报一篇题为《我省制造业竞争力升级》的消息中说:“据省统计局最新统计,2002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974亿元,占全国的9.5%,在全国的位次从1998年的第5位上升到第4位”。应当说,这样的成就是很可喜的。但与第1位的广东、第2位的江苏的相关数字比较后,可以发现隐藏的问题:2002年,浙江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只有广东的61.8%,江苏的71.0%。2002年全国最大500家企业,浙江入选数量仅为广东的一半。这说明浙江大企业数显然低于粤苏两省。与中小企业比较,大企业是具有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好、规模优势明显的特点。因此,“我省制造业竞争力升级”这一主题就大打折扣了。反映全国、全地区宏观数据的总量固然重要,但完全凭总量,不去作比较分析,普通读者不仅对宏观数据感到难以把握,有时反而被误导。总量是有误导性的。美国一本关于新闻写作的教科书中举了一例:根据联邦调查局的数据,最近一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校园区发生的财产犯罪案件为1439起,多于其他四年制大学。那一年,杜克大学的财产犯罪案件为931起,名列排名底部。但实际上,在杜克拥有财产比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彬矶分校更为危险。对原始数据进行比率计算会告诉我们为什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彬矶分校是所大学校,学生有36000人,而杜克是所小学校,学生有11600人。让我们算一下人均财产犯罪案件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彬矶分校:1439/36000=0.04;杜克:931/11600=0.08;换算成每百人财产损失案件数:加利福尼亚大学洛彬矶分校为4,杜克为8,比率为1:2,因此一名杜克学生随身听被盗的可能性是一名加利福尼亚大学洛彬矶分校学生的两倍。
  对策:1.一个反映总量的数字如果单独看,它只是某个事物的具体反映,处于原始状况,很难看出它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只有当一个数字与其他相关联的一个或几个数字相比较,它才有意义。一种方法是纵向比较,即同一类事物前后的数字比较。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7422亿元相比增长10.9%,反映出我国经济处在快速增长阶段。还有一种横向比较,即不同区域的同一类事物进行比较,或不同单位的同一类事物进行比较。即如上述所举例的浙江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与广东、江苏的比较,两所大学财产犯罪案件的比较,通过将数字、百分比、比率、倍数、排名有机综合,不仅使报道变得易懂,也揭示出数字所包涵的意义。
  2.有时单个事物的总量,虽不需要作比较处理,但又显得“大而空”,我们可以将数字折算或换算,予以个性化处理,让数字新闻也变得有趣味。如,“据估计,5000万美国烟民去年吸掉了6000亿支烟”,这需要把数字转化为易懂的词语。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烟民每天的吸烟量为:6000亿/5000万/365=32.87≈33支,也就是一天一包半的量,可写成“按她或他每天的剂量,烟民揉皱了第一个烟盒,第二包烟吸到了一半”。这远远比5000万、6000亿这些字直观、生动得多。又比如2002年6月14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经济报道《战胜饥饿重在行动》中说;“目前,全世界每天因饥饿死亡人数达2.4万,相当于每4秒中有一个饿死”,这里将每天的死亡人数换算成死亡频率,更加突出其死亡人数之多,也容易让读者感受和认知其情势的严重性。
  3.帮助受众解读数字背后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深入阐释数字所蕴含的意义。如2005年12月8日,在杭州绝大多数媒体刊发了浙江公开森林资源状况的消息。同样是新闻发布会,主要材料也大同小异。有三家报纸都从数字角度进行分析挖掘,但由于解读的程度不同,效果大不一样。
  《杭州日报》的主题是:《我们周围森林的地盘上升》,作者选取了材料中自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这是最常见的写法,解读了数字所反映的“是什么”的问题。
  《今日早报》的主题是:《我省每人每年可多吸140公斤氧》,比《杭州日报》明显高了一个层次―巧妙点出了“森林的地盘直线上升”所带来的益处,将数字进行个性化处理,涉及到数字背后的人。但它还是未跳出窠臼―宣传成绩。
  《都市快报》的引题《需求1200万立方,只准砍130万立方》,主题:《怎么办?浙江要学日本的办法了》,它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与其他媒体完全不同―浙江的林木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林木采伐限额越降越低,因此必须学日本的办法。文章说: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但其二战后一直实施木材进口方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事实上,大量木材进口使国内森林免遭砍伐,日本得到“绿色国家”的美称。“我们也要学会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通过这种解读,使新闻报道超越那种简单接受数字的报道方式,从事实中主动发现数字,进行“怎么办”的深层次挖掘,是作者一种新闻洞察力的体现。看到这样的数字报道,读者绝不会感到枯燥而乏味,而是眼前一亮。
  上述“假大空”现象,前一种“假”属于“硬伤”,记者、编辑主观上不严谨,致使数字失真,让人不可信,这会误导受众,有损媒体公信力;后者属于“软伤”,对数字不比较、不解读,让人不爱看,对数字运用,我们首先应谨守新闻真实性原则,贴近实际,严谨求实,符合逻辑,确立数字新闻的可信性与权威性;对数字巧用、活用,可以运用合理的写作手法和适当的技巧,予以个性化处理,使数字更人性化,贴近生活,赋予数字报道以趣味性与接近性;对数字进行必要的解读,化枯燥乏味为丰富内涵,使数字新闻更有耐读性。(作者单位:杭州日报集团《都市快报》)

相关热词搜索:顽症 对策 报道 数字报道的顽症及对策 数字中国报道网 数字货币新闻报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