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_抗震救灾中的四种精神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关键词】抗震救灾 精神      面对建国以来烈度最强、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胜利的取得源于四种精神的汇聚。
  
  一、党和政府的务实精神
  
  以第一速度拯救生命,体现了党和政府人权思想的基本要义。人权不能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它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决不能是抽象的。中国共产党把生存权定义为最基本的人权,尊重生命,争分夺秒拯救受灾群众,成为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权思想的真实展现。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全力救灾的重要批示,并通过电波迅速传达到全国。温家宝总理火速赶往灾区视察、指挥。胡锦涛总书记于当天晚上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决定成立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温家宝总指挥一抵达灾区,当晚11点40分就在都江堰市的临时帐篷里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会议。他在抗灾现场向参与救灾的同志们发出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的指示。胡锦涛总书记于5月16日中午抵达绵阳机场后旋即与温家宝总指挥在机场主持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抢救群众的生命作为重中之重,要继续尽最大可能救人。由于党和政府反应迅速、决策果断、指挥得力,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从废墟中救活被掩埋群众6500多人,及时救治伤员170多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00多万人。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临灾区开展现场办公,地震灾难发生后,接踵而至奔赴灾区慰问、指挥,与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并肩奋战,谱写了中国抗灾史上悲壮的一页。胡锦涛总书记不顾疲劳,先后亲临川、陕、甘灾区慰问、视察、指挥。温家宝总理三次前往灾区慰问指挥。吴邦国委员长、贾庆林主席先后率人大、政协领导班子前往灾区。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也都深入灾区慰问、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亲临灾区指挥部队参与抗震救灾。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长坐镇灾区指挥救灾工作。飞机上、帐篷里、废墟旁、峡谷中、车厢内、堰塞湖前,都成了党和政府领导人的临时办公场、会议室。他们不仅超时超强度工作,而且生活简朴,与灾民攻克时艰。领导人的行动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
  灾后重建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地震灾难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温家宝总理先后26次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工作会议(截至10月),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及时制定和通过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方案》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举全国之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要让灾区人民满意,全国人民满意。
  
  二、社会主义的团结协作精神
  
  全国人民自觉为救灾做贡献。地震灾难发生后,各新闻媒体把报道的焦点转向了灾区,把话题转向了灾民。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在第一时间就开始了24小时的抗震救灾现场直播。在地震灾难发生后的近2个月时间内,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灾区、灾民为焦点的系列节目《我们共同面对》,连续播出37期。这些都创造了中国新闻报道史上的纪录。各大报纸开辟专栏,对灾区、灾情、灾后重建等进行及时报道。由于媒体的及时真切报道,全民的目光、话题也转向了灾区和灾民,人人为灾区做贡献成为共识,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们都以自己的特殊方式为抗震救灾做贡献。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捐献,中直机关、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党政部门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中共党员自愿缴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总计逾90亿元。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一台《爱的奉献》文艺晚会,募得善款15亿人民币。在全民的大捐献中,留给人们许多感人的场面和动人的故事。灾难发生后的几天时间里,20多万志愿者从祖国四面八方赶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
  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抵御特大自然灾难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还能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各种资源抵御特大自然灾难,共度难关。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步调一致,从而动员和组织起各方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抗震救灾合力。地震部门、卫生部门、解放军、武警、公安部、中国红十字会、民政部、中组部、教育部等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应付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灾难发生后的几天时间内,灾区就集结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13.9万余人,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和特警2.8万多人,民兵预备役人员7.56万人,医疗卫生人员9.68万人,国内外地震专业救援队5200多人。截至7月6日,各级政府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8.7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97.48亿元;调运救灾帐篷157.97万顶、活动板房48.27万套、棉被486.69万床、衣物1410.13万件,大量粮食、食品、药品、器械、燃油、煤炭等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抢运到灾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决定,调整2008年中央预算,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国务院设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分三年向灾区拨付,2008年达700亿人民币。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在向灾区捐献的同时,还有19个经济发达省、市主动请缨,对灾区重建进行对口支援。中央政府还规定每天向灾民提供10元钱的生活费和1斤口粮。全国大部分省、市、区义务承担了医治地震中受伤群众的任务。一些省、市义务接纳了来自灾区的中小学学生。改革开放三十年并没有让我们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政治优势,抗震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国内、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正是这些磨难也才使我们这个民族逐渐变得成熟,民族凝聚力逐步得以增强,患难与共、自强不息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
  港澳台同胞以血浓于水的同胞爱、骨肉情关注和支援灾区。国民党中央在灾难发生后即刻发来慰问电,台湾各界也以不同方式表达对灾区同胞的关爱:台湾媒体把焦点转向灾区;台商、台胞慷慨解囊;台湾联合救援队、红十字医疗队带着2300万台胞的爱心在灾区不辞辛劳地开展搜寻和拯救生命的工作;台湾300位艺人、名人特地举办了一场名为“把爱传出去”的赈灾募款晚会。香港特区政府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提供3亿港元和物资援助;派出搜救队、医疗队奔赴灾区;香港红十字会派出救援队前往灾区;香港演艺界及其它社会各界举行了抗灾义演和捐献;特首曾荫权亲自赴四川灾区察看灾情和慰问同胞,并与四川省政府达成参与灾区重建的计划。40多万澳门同胞向灾区捐献近2亿澳门元的善款;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亲临四川灾区慰问,并与灾区政府达成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计划。
  海外华人心系灾区。几千万海外华侨心系祖国、情系灾区。地震灾难发生以后,广大华侨极为关注灾区受灾情况,时刻关注抗震救灾进展,他们不仅慷慨解囊,而且还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向灾区募捐,他们不仅向灾区捐款,还采购救灾急需物资送达灾区。海外留学人员不仅将自己平时节省而积攒下来的开支捐献了出来,还通过多种方式向灾区募捐。海外华侨华人还齐声鼓励道: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
  灾区同胞的自力更生精神。灾难发生后,灾区各级党政不等不靠,组织群众自救,成为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大批共产党员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奋战在救灾第一线。广大灾区群众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地展开互助互救,以图共同的生存。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灾区的各级党政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和力量规划未来的建设,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投入新家园的建设。
  
  四、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中国人民广交各国朋友,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援助行动,处处展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努力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表示慰问。地震灾难发生后,100多个国家的党和政府组织纷纷发来慰问电、慰问信,表达同情、鼓励、关爱。灾区儿童还收到了800封来自美国学生的慰问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收到了来自德国、伊拉克、越南等国听众发来的电子邮件和写来的慰问信。在中国人民举国哀悼的日子里,100多位驻华使节前往外交部吊唁地震遇难者,一些国家政要也前往中国驻该国使领馆吊唁。一些外国媒体把报道的焦点转向中国,转向四川灾区,并盛赞中国政府卓有成效的抗震救灾工作和对基本人权的尊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韩国总统李明博、美国国务卿赖斯还前往灾区视察、慰问。俄罗斯政府还与中国政府商定,组织1000余名四川地震灾区儿童赴俄罗斯疗养,胡锦涛总书记在临别前勉励他们要努力成为传播中俄关系的小使者。
  各国人民给予中国以物质援助。地震灾难发生后,各国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包括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截至6月4日,国际社会共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约合35.55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援助。新加坡一家面包店还通过热卖一种“平川熊”的面包来为四川灾区筹集善款。一些国家还向灾区运来救灾的急需物资如帐篷、药品、器材、食品、木材、矿泉水、净化水器等。一些国家还许诺参与灾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一些国家还派人参与灾区救援。地震灾难发生后,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还派出人道主义救援队参与生命的搜寻和救治工作。俄罗斯运输机、西班牙波音747专机、巴基斯坦军用飞机都飞往地震灾区,将成都双流机场变成了转运、挽救生命的驿站。一些国家的在华留学生、旅游者还直接加入到灾区志愿者的行列。
  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感情从来没有这样亲。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同情互助、友爱合作,将成为人们的共识。大灾难既检验了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检验了中国党和政府的号召力、感召力、组织能力和执政理念,还检验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检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的党、政府、人民也会变得更成熟,“四个坚持”也会有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民意基础。有了这四种精神,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克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能可期。■
  (作者:贵州财经学院马列部教师,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党史与党建)

相关热词搜索:抗震 救灾 四种 抗震救灾中的四种精神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