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引言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了中国对“人”本身的进一步重视与尊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只有不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使媒体肩负起历史责任,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让我们的报道多一点人性的光辉,这应当成为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人文,指以人为本位,体现为对人的关注、尊重和重视。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和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新闻报道既是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必须讲法制、讲道德、讲文明。目前,虽然许多媒体在张扬着“人文关怀”大旗,但不少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和具有象征意味,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严重。
  
  一、人文关怀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
  
  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它是做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其核心就表现为对人性的根本关怀及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
  人文关怀在中国生根发芽有其漫长的历程。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文主义的因子。孔子的中庸和平,孟子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民本思想反对君主至上,反对神化君权,反对神压制人,注个体民生,这些思想在先秦时期就成为显学。但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国家体制到日常生活,却是扼杀人性、剥夺人的起码尊严和自由的。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黑暗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是中国人寻求解放和独立的过程,也是中国找回一度失落的人本主义思想并重新确立的过程。是从对西方人文主义采取拿来主义到吸收本土化的过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也逐步透露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从“以人为本”到“和谐社会”,已经形成文件的治国方略正是“人文主义”大行其道的政治表征,这给一向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大众传媒担负起人文使命开辟了道路。
  
  二、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种种表现
  
  (一)对生命权的漠视
  人文关怀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生命的关怀。现在的新闻报道中一个缺陷是视新闻比生命重要,在新闻报道中对生命漠视。如一档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记者赶赴事故,血流成河的现场,在面对遇难者家属时,竟然冷漠地伸过话筒问,谈谈你失去亲人的感受好吗?请问你的妻子是从哪个窗口跳下去的?……这样的采访方式,多么缺乏人文意识,更是对当事人和广大受众的伤害。
  在悲剧报道中,肆意侵害当事人的隐私,伤害当事人及其家属。一位在印度洋海啸事件中受伤的女孩坐在轮椅上,“尽管她已经被惊惶疲惫折磨得几乎虚脱,然而在众多话筒摄像机的包围中,这位虚弱的女孩不得不面对无数的问题。”
  还有一些编排手段、遣词造句失当。这些失当主要体现在对一些图片的处理上。国航空难发生后,北京一家新闻周刊做了“国航悲情时刻”的专题,照片上女记者竟然面带微笑,她的身后就是飞机的残骸和忙碌的身影。还曾经有媒体在报道遭电击身亡的民工时居然调侃地形容他们“尸体被烧成烤鸭”。
  (二)关注弱势群体时出现的失误
  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善意”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
  有观众在看过2003年2月18日某电视台的一期节目后,在新浪网上写文《你有权这样探询她的隐私吗?》,批评在节目中记者的采访提问。
  节目中。一名女青年讲起了她从前的一个遭遇:那时她只有十五六岁,一天下班晚了,独自一人回家。走到土坡附近,一名男子向她靠过来……
  说到这时,小程双眼泪水开始一滴滴往下掉。但记者××继续追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的泪水已经成串了,啜泣着说:“我以为他只是抢钱……”××仍在跟着问。她说:“没想到发生了那样的事。”仍在问:“你所说的……是指?”她放声哭了出来:“强暴!”
  她手里的一张纸巾已经被搓成了一团!
  她的面部没有打上马赛克,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现在的工作单位、原籍、父母详细的家庭住址等全部向亿万观众一一透露!
  对一个女人来说,这种事情总是心底最伤、最痛的记忆,最为不堪回首。那么,同样作为女性的记者,为什么非要让另一个女性再去重新接受伤痛呢?①
  (三)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和舆论的引导失误
  2004年9月6日晚,某台在播放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时,屏幕下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信息――“俄罗斯人质危机中一共有多少人丧生:答案A××人;B××人;C××人……参加的方式是:××用户发送答案至××××,××用户发送答案至××××。”对此,有人尖锐地批评:“这是一道带血的有奖竞猜题,它让我战栗,让我感到羞耻。异邦的灾难之上,同类的哀号之中,竟有人如此冷漠,如此野蛮。”
  而这之前在对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整个的报道过程中,“媒体似乎是在播放一部起伏跌宕的惊险电视连续剧,每天给观众留下无数的悬念,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这样一场已经“远远超出法律和道德事件范畴的公众狂欢”中,公众利益与传媒责任在“娱乐”的名义下被模糊消解。
  (四)新闻报道语言的缺失
  新闻报道在语言措词上的把握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2006年3月8日,某卫视《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黑心商贩制作出售严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毛鸡蛋的节目。节目最后以一句“这12户商贩全是河南人”的画外音结尾。显然,这句话对于这期舆论监督类节目并没有实际的说明意义,却有着明显的地域歧视之嫌。目前,新闻报道语言的缺失还常表现在标题上。2006年6月19日《某都市报》第十版题为《康定山上危岩“溜溜”》一文,看后不竟让人哑然。《康定情歌》中“溜溜”具有赞美的含义。一个致使11人遇难、6人受伤的危岩崩塌灾害,记者却用极其轻浮地“溜溜”形容。
  
  三、要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媒介从业者应树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其最终的宗旨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人文关怀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纬度。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提高受众的欣赏水准为终极人文关怀,这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职责之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同时也是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②。
  “人文关怀”的提法在新闻理论和实践领域出现时间不长。作为新闻采制者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学习基本理论,揣摩正反典型作品,研讨热点难点问题等途径,尽快充实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素养,并规范指导自己的采制行为。这样,就能使新闻报道进入到人文视野之中,并逐步做到在报道中能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透人文关怀的精神。
  (二)加强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伟大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说:“越是经常与持久地深思熟虑,有两种事物就越是引起人的赞美与敬畏: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当记者需要在获取新闻资料与拯救他人之间进行选择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处理,尽可能的两者兼顾。
  2006年7月10日,23岁的河南女记者曹爱文在现场采访一起少女溺水事件时,放弃采访任务挺身而出,对被救上岸的少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曹爱文被誉为“中国最美女记者”。
  诚然,记者的职责首先是客观报道新闻事件,但是透过记者的报道,观众也需要感受到镜头背后、文字背后作者的良善动机,即记者对自己报道的对象――人,要有基本的人文关怀,有人情味,因为记者首先是人。只有这样,受众才能认同记者所要报道的事件,达到新闻报道的目的。否则,透过新闻报道受众感觉到的是记者对自己报道对象人文关怀的冷漠、缺失。
  新闻人的人文关怀,应该是一个人在新闻与道德冲突时的个人选择。选择新闻,意味着职业的必要;但选择道德,是做人的基本。
  (三)加强对媒体进行监督和管制
  西方媒体提出“将伤害最小化”的观点,指出“在平衡公众知情权与个人权利时将伤害最小化,体现出媒体的人物关怀。”并以严格的行业规范加强自律。
  对于我国新闻报道的人文缺失的现状,微观上,我们要加强新闻工作者自律,以及行业内部的监察;进行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的教育,使记者内化自己的职业角色。宏观上,社会要有所作为,设立明确的规范或法规,并保证这些规范的执行;加强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塑造媒体品格。只有这样,在一个理智、人性化的社会中,新闻媒介才能保护公众利益,而不是伤害,才能够具有人文关怀。
  (四)加强从新闻采编技术方面体现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要特别注重采编技术的具体操作层次的把握。在传播内容的表现上,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比如“马赛克”效果和化名的运用,特别是要遵循公共场合对一些未成年的采访。其次就是要注意节制隐性采访的运用,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要把握什么应该曝光而什么不应该,要把握好“度”,要遵循“别无它法”和“公共场合”的原则,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决不能借口隐性采访任意侵犯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③。
  新闻学是人学,新闻的传者、受者都是人,报道的目的是服务人、引导人。所以,新闻传播不能少了对人的关注,新闻报道更不能缺少人文关怀。即使在对负面事件、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同样必须体现人文关怀。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真正进入人文视野,就必须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深切体现人文关怀;我们的新闻从业者,尤其是采编人员就必须具有浓浓的生命本体意识;我们新闻报道的内容,就必须充分关注人的存在,能够由物到人、由事到人、从无情到有情地提炼出新闻事实中人的活动与感受,体现报道的人情味与亲和力。■
  
  参考文献
  ①戚鸣,《实用新闻采访》,新华出版社,2004年5月,199页。
  ②引自《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教育方式方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③蓝鸿文,《新闻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83页。
  (作者系安徽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新闻报道 关怀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事例 医院人文关怀措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