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与传播的互动】 互动传播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立足定义,分析旅游与传播的共性,探讨旅游对传播的影响以及传播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旅游 传播 互动       孔子周游列国,考察各国国情,收集了大量的人文和自然资料,撰成《论语》;司马迁走遍中原大地,
  著成《史记》;郦道元遍游神州大地,写成《水经注》;徐霞客更是走访14省,览胜搜奇,著成 《徐霞客游记》,诸如此类的著作还有很多,它们不仅为后人开阔了视野,使读者足不出户便了解到他乡的奇景奇观,更为日后的研究、考察奠定了基础。古人的访山涉水、周游走访便是旅游的最初形态。
  
  一、旅游与传播的共性
  
  1、旅游
  据《国家科学辞典》解释,“旅游”即暂时离开自己的居住地,为了满足生活、文化的需求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做出的短期暂时的运动或逗留在异地的人和人的交往。“异地”、“需求”、“交往”是构成旅游行为的特定要素。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作为主体的一种自发的活动,是人们为追求自身发展需要而亲自前往异国他乡的活动。从本质上讲,这是人类对精神生活的一种突破,是一种打破陈规、探求新知的追求。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性是旅游的生命,没有这种“异”,就没有旅游需求。人们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够从“异”地他乡、“异”族文化、“异”性环境中寻找到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东西,这就是旅游的本质。对更大空间的渴望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是人类高尚的追求。
  2、传播
  传播是通过使用语言文字、图像、图表等符号,对资讯、观念、情绪、技术等信息的传递。其行为目的在于信息的共享。传播的过程,简单地说,是传播者把要传递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或渠道,传递给接收者(即受众)。传播学中著名的“拉斯韦尔5W模型”提出了人类的传播活动是由: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ich effect)五要素组成。总结了人类基本的传播现象,说明了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基本上概括了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的几个环节。
  传播是如何进行的呢?众所周知,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作为介质,在真空中,无论多大分贝的声音都无法进行传播,如同静音。同样,任何物质的传播都需要介质,媒介是信息传递或接收过程中的载体和中介,人们用各种媒介记录、保存、处理、传递、表现信息。在不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媒介。根据媒介不同,大致可以将传播方式分为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实物传播及户外传播四大类。
  传播的意义何在?传播是为了方便社会成员共同协作,从事生产活动,帮助人们交流思想、共享信息、共同进步。没有传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就无法沟通,无法发生关联,任何行为都无法完成,每个个体都将如井底之蛙般存在于各自圈中。所以,传播的目的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使其能互相沟通、理解和交流,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由此,我们发现传播活动冲破了信息传输的阻障,使信息的传递不受空间束缚,向四面八方扩散。这也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3、旅游与传播的共性
  旅游与传播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旅游与传播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即都是人类对未知事物探索的方式和手段,是人类精神解放的过程,同时,旅游和传播二者内在地包含了信息的流动。这种一致性,为我们寻找旅游和传播的契合点有了可行的依据。
  
  二、传播是发展旅游业的推动器
  
  旅游业主要源于旅游者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任何旅游如果没有深刻的文化形式和内涵,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因此旅游城市唯有充分挖掘本市与众不同的风采、独特的个性、特有的文化内涵底蕴,才能将城市旅游形象具体而鲜明地映入旅游者的心目中,从而在旅游市场上形成独特的销售主张,进而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诱惑力和感召力。如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以其独特的水镇一体、以河为街、街桥相连的“小桥、流水、人家”特色,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然而仅仅塑造出良好的旅游形象是不够的,要达到增大其旅游吸引力,提高游客到访率,还必须借助强有力的宣传推销活动来传播旅游形象,使塑造出的旅游形象在大众中广为传播。云南西双版纳的“旖旎风光”、杭州的“人间天堂”、西藏的“古朴旷远”等等,都是借助媒体所营造出的经典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应借助于多样化的手段,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网络。近年来,九华山风景区改变对外宣传策略,努力打造靓丽的景区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加大了在广电媒体形象宣传密度,连续在CCTV―1、CCTV―2、CCTV―4黄金时段发布九华山景区形象宣传广告片并加大了播出密度,播出次数达到1000次以上,同比增长60%;在CCTV―4、旅游卫视天气预报栏目每天发布九华山(城市)形象宣传图片,并通过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安徽旅游景区形象展播》活动展播九华山宣传片。除了电视媒体,九华山风景区还强化了网络宣传手段。通过九华山旅游网等自办网站开展宣传或在相关网站发布少量的信息报道,并与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开展了合作,签定了形象宣传及旅游产品宣传协议,旨在提升九华山景区品牌形象和旅游特色。
  在平面媒体上,九华山风景区也加大了合作力度,在《中国旅游报》《安徽日报》《中华儿女》《安徽省情》等一些重要报刊上发布专题宣传,来充分展示九华山景区建设发展成就。此外,还通过电视专题片、邀请媒体采风、户外高架广告等手段宣传九华山。协助中央电视台来山拍摄《名寺高僧》九华山专集,邀请山东电视台《旅游365》、韩国电视台来山拍摄专题片。抗雪灾、恢复重建旅游市场中邀请了《中国旅游报》等数十家媒体记者来九华山考察采风;在合铜黄高速青阳出口处南北两个方向建成了两块户外高架广告牌并投入使用,九华山户外高架广告牌数量达到11块,这些都从视觉上大大刺激了消费主体,对旅游消费主体起到了直接诱导作用,潜在的旅游消费者往往会结合自己在大众媒介上形成的目的地形象偏好,并尽可能地参照周围人已经有过的相关旅游购买行为的经历,来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这些改良举措更好地宣传了九华山风景区,为旅游区带来了更高的经济创
  收。
  
  三、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信息的传播
  
  在旅游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碰撞和信息交流,其实碰撞和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和信息的传播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游客是一种称职的双向传播者,不仅将异地信息传入旅游区,并将当地的信息通过各自特有的方式传播出去,使不同种类的信息不断交流、传播,所以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集两者于一身。
  1、游客是信息的接收者
  人们为了娱乐、休闲或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而选择旅游,旅途中无论是当地的风俗、语言、还是建筑等都是他们观光的对象,方方面面的信息都从视觉、听觉上不同程度的刺激了游客,亲身经历这些异样的生活方式,了解不同的文化底蕴是旅行的直接收获。
  2、游客是信息的传播者
  对于旅游区来说,游客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外来信息源,他们的语言、服装、思想观念等等都与当地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带来了新的文化气息,两种不同的文化在此时形成了一次双向的传播活动,当处于同一个空间时,便产生了文化碰撞和信息交流,这种碰撞和交流就是文化和信息的传播。旅程结束后,游客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中,旅途中接收的信息便会成为人们再次传播的对象,形成一次新的传播行为,这次传播对下一轮的旅游行为产生推动、刺激作用。旅游行为中的传播对其发展有利有弊,积极的方面是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意识,增强他们的价值感,为当地经济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形成信息共享,带来经济创收的同时推动了当地的现代化建设;消极的方面是动摇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打破了旅游区本来的传统生活模式,可能不利于当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学与传播学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发展,但他们的行为目的在本质上达成一致,都是由于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而形成的。在实践中,传播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了传播行为的参与,旅游形象才能得到广泛传播,吸引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旅游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而最核心的媒介便是旅游的主体――游客,他们将异地的信息传播至当地,又将旅游区的文化及信息传播出去,促进了旅游与传播的循环发展,是不同文化信息的连接者。■
  
  参考文献
   ①张丹阳:《人类文明史?传播卷?三十日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③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安徽外国语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互动 传播 旅游 论旅游与传播的互动 旅游车上互动 旅游车上的互动小游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