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党报文化报道:党报批评美国的双语报道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报纸文化报道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本文以《成都日报》的《文化壹周》专刊为例,探讨提升党报文化报道的途径。   【关键词】党报 文化报道 《文化壹周》
  
  目前我国媒介环境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相互争夺受众,竞争十分激烈。面对竞争,报纸出路堪忧。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的海量性和时效性,广播电视的优势在于画面的生动性和声音的真切性。面对竞争,同时具有新闻纸和文化纸两种身份的报纸,应避免与广播电视和网络的核心竞争力竞争,而从文化的厚度、历史的深度中寻找自身的发展途径。
  《成都日报》于2009年5月8日开办了《文化壹周》周末文化专刊。专刊以“文化改变生活”为口号,以服务读者文化消费为目标,为读者提供文化报道。《文化壹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党报进行文化报道的一个比较新颖的方式。笔者采访了《成都日报》文化部主任,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壹周》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找准文化专刊定位,提高文化报道品质
  
  随着报业竞争加剧和都市类报纸的冲击,市级党报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在像成都这样报业比较发达、竞争比较激烈而市民读报热情又比较浓厚的市场环境中,《成都日报》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光靠一般的新闻报道还不行,还必须要策划好的专刊,打造专刊品牌,从而争夺更多的读者群和广告资源。
  2009年初,《成都日报》文化部的领导和编辑、记者们便对策划《文化壹周》这样的专刊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和打算,而促成这样想法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要积极配合党的文化建设工作;二是要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成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也发展很快,各种国际、国内大型文化活动相继在成都开展,例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小姐选美比赛等,为成都的文化报道增添了不少素材。基于这三点,《文化壹周》在《成都日报》文化部的精心策划下诞生了。
  《文化壹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定位,如何在满足读者、超越竞争对手和自身特点三者之间综合平衡。根据这三点,《文化壹周》把定位指向了高雅和引导。高雅是指《文化壹周》所刊登的文化新闻要是对高雅的文化艺术作品、事件等的报道,报道的形式也要高雅。引导,是指《文化壹周》所报道的各种文化新闻对读者的作用,《文化壹周》的主编说:“《文化壹周》的文化新闻要使党报的报道从板着脸的指导变成引导。”所以,《文化壹周》要引导读者欣赏高雅的文化艺术、引导读者进行正确恰当的文化消费。而《文化壹周》的引导性是融入到服务性当中的,《文化壹周》的编辑在《这是一个开始――致读者》中写道:“《文化壹周》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我们将和读者一起,共同守望成都人的精神天空,共同分享探索艺术奥秘带来的激情和欢乐,共同见证我们成都文化的光荣和梦想。”《文化壹周》每一期都是按照这样的定位策划新闻报道,以成都的文化活动或文化节目为线索,从壹周推荐、壹周热词、壹周传奇、壹周热剧、壹周舞台、壹周银幕六大版块,刊登影评、音乐介绍、艺术展推荐等等新闻。
  
  二、抓住全国热点文化事件,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
  
  “文化改变生活”这是出现在每一期的《文化壹周》LOGO下面的专刊口号,这也正是《文化壹周》的价值所在。而文化要改变生活,是需要高品质的、主流的文化新闻,而非低俗的,光为了吸引眼球娱乐大众的娱乐新闻。当下,由于媒介竞争压力大,各种报纸为了争夺受众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降低自己报纸的品味,一味地迎合普通大众的口味,媚俗现象十分严重。做文化新闻报道,要想跳出低俗的怪圈,不能靠猎奇和奇闻轶事的报道取胜,不能靠有关“腥”、“性”、“星”的“猛料”来吸引人,不能靠虚张声势的炒作制造轰动效应。那么,怎样在文化品位和受众需求中寻找平衡点,便是党报报道文化新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文化壹周》在报道内容上,抓住当前全国的热点文化事件,用热点本身吸引读者;在报道形式上以资讯、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主,避免肤浅的报道。也就是说,《文化壹周》抓住了全国的热点文化事件,并敢于对这些文化事件发出自己的评论,有自己的声音。这一点,正是《文化壹周》在党报如何更好地报道文化新闻的一个探索。
  对于全国的热点文化事件,《文化壹周》报道内容主要涉及书籍、电影、音乐、文化名人、博物馆等等。例如2009年末, 《十月围城》、《三枪拍案惊奇》等贺岁电影在全国热映,作为在党报专刊的《文化壹周》刊发了多篇有自己独立见解和有思想有深度的电影评论。又如,《文化壹周》中的一个栏目叫“壹周热词”,刊登近期国内的流行语并给出解释等等。在报道形式上,主要有三种:首先是以榜单的形式,通过每周打榜,包括壹周电影榜、壹周图书榜、壹周热剧榜,为读者选择电视剧、电影、书籍等提供参考;其次,介绍国内某些有特色的畅销书籍,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书籍的大致内容,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第三,为当前国内热映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写评论。对于各种热点事件,《文化壹周》没有低俗与炒作,全靠各种热点文化新闻的品质吸引读者,为读者提供新鲜的文化资讯,帮助读者提高文化品位,从而也形成了自己高端的文化品质。读者通过阅读,在了解当前热点文化新闻的同时还能分享文化记者的一些观点。因此,高质量的文化报道似乎真的能使《文化壹周》改变读者生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其绵薄之力。
  
  三、挖掘城市文化,贴近当地群众
  
  要想贴近读者需求,各地党报在报道全国热点文化新闻的同时,还要加入一些当地城市特色文化,或者报道当地的文化新闻,从而在使读者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成都文化发展飞速,“创意成都”、“世界田园城市”等的提出和“世界非物质遗产节”、“国际小姐选美大赛”等国际文化活动在成都的开展,为成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契机。同时,成都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城市,金沙遗址、三国文化、杜甫草堂等使得成都的文化深厚而丰富。因此,成都有很多值得报道的文化新闻题材。《文化壹周》正是在此背景下,从成都博大精深的文化入手,做了很多报道。从2009年5月专刊开办以来,《文化壹周》几乎每一期都会有关于成都的文化活动或文化事件的报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成都市民文化消费的报道,包括成都市民文化消费习惯调查,如新闻《舍得花钱 最爱读书――一份成都人的文化消费白皮书》、 《成都人文化消费调查之一:看电视 成都人最爱看新闻》等;还有为成都市民提供文化消费资讯,引导市民进行恰当的文化消费,例如向读者介绍近期将在成都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供市民参考选择,如新闻《去农园看艺术家画油画》等。二是介绍成都历史文化,即成都比较盛名的当地“文化特产”的介绍,如新闻《成都武侯祠身世之谜》、《金沙遗址飞出太阳神鸟》等。三是报道老成都民间文化,主要体现在“壹周传奇”当中,如一组系列报道《追寻胡开文的前世今生》,报道了成都老字号珠宝店的历史和现今的发展。四是报道当前成都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在成都举行的国际小姐选美赛事报道等。同时,《文化壹周》在报道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对成都市民文化消费引导的报道,有对文化活动本身简单的介绍,也有记者对文化活动的深度评论,还有对文化名人的采访报道等。《成都日报》作为只向成都地区发行的党报,在文化专刊的策划中,加入成都元素,这样的新闻与读者就更有接近性,避免了文化报道的空泛,从而更有吸引力。
  
  四、为读者提供文化消费服务,扩大受众群
  
  党报给人的印象通常是严肃而单调的。因此,很多读者长期以来对党报形成了某种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使他们常常将党报排除在自己喜欢阅读的报纸范围之外,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党报如何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赢得受众的喜爱,可在 “文化纸”上做文章,在稳住现有读者群的基础上,培养新的读者群。
  首先,文化新闻报道要宣传主流文化赢得主流读者,稳住现有的读者群。党报的主流读者群由各级党政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构成。而这些主流读者多数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精英,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欲和文化新闻的需求欲都较高,因此,要稳住这部分读者群,需要不断报道符合这些主流读者群文化品位与爱好的文化新闻,如公共文化建设、文化环境、政府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就这些问题发表的谈话、提出的政策等。《文化壹周》提供的文化资讯,首先能作为主流读者群的文化消费指南,满足了主流读者群的文化新闻阅读需求。正如《文化壹周》主编介绍,《文化壹周》所推荐的很多书籍都是经过记者和编辑精心挑选的,主要包括政治、经济、艺术等符合主流读者群阅读需求的书籍。这样,《文化壹周》便能在内容上服务于主流读者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住主流读者。
  其次,创新文化新闻报道,开发新的受众资源。党报要赢得受众,光靠稳住现有的读者是不够的,要开发新的受众资源。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年轻读者是党报要发展的读者群,但现在年轻人已成为各种媒体竞相争夺的受众,党报也不能例外。要参与到这种竞争当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法宝。《文化壹周》采取文化消费引导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文化消费资讯,这样,年轻的读者也能够在提供的资讯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新闻,例如了解当下最流行的电视电影和音乐,获知哪本书籍值得阅读等等,这些都是《文化壹周》吸引年轻读者所推出的“招牌菜”。同时,提供高雅的文化消费引导,对年轻读者也有帮助和促进作用。
  当今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此时,做好文化新闻报道,提高报纸的文化含量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党报在文化报道中要切忌“板着脸”,可以通过办专刊、策划文化报道等方式,增加“文化纸”的厚度。要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的同时,为自己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加入重要的砝码。■
  (作者单位:张立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王冬冬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党报 提升 报道 怎样提升党报文化报道 提升党报文化宣传影响力 提升党报品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