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异化与博弈:虚假新闻的生产与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闻记者》9年来评选出的共90篇具有代表性的假新闻进行量化分析,运用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相关理论,通过内容和话语分析,探讨假新闻的变迁与特点,进而提出治理假新闻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虚假新闻 信源 新闻价值
  
  一、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
  话语分析: 所谓“话语”(discourse) 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话语分析是指对人们说(叙述) 什么,如何说(叙述) ,以及所说的话(叙述) 带来的社会后果的研究。话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现的,因此具有社会性。
  二、统计与分析
  在对2001年――2008年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进行量化分析和文本统计中,本文进行了比较,选取了媒体类别、网络对假新闻传播的影响、媒体类别、新闻内容、出错路径、媒体事后纠错方式这几个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选取了每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篇假新闻进行文本话语分析,以此来探讨八年来假新闻传播的变化与特点。
  (一)内容分析
  1、媒体类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是现在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我们进行了量化统计,可以看到过去八年各媒体类型假新闻刊发率,并从数据中得出报纸仍然是刊发假新闻最多的媒体,仅次于报纸的是网络,其次是杂志。而同时在2007年首次出现了电视假新闻,并且一经刊发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首先,报刊杂志仍然是假新闻成长的摇篮。其原因在于,报刊是所有媒体中历史最长、数量最多的,因此竞争最激烈。想要在媒介市场站稳脚跟就要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来夺取受众的眼球。但为了获得经济竞争中的胜利,为了迎合大部分受众的好奇心,将强调显著性与趣味性作为新闻最大的价值,而忽略了新闻的本质是事实。
  其次,网络成为第二大假新闻刊发媒体,其原因有二:一是网络媒体是新媒体新技术,不论是在传播理论上还是媒介技术上都有着颠覆性的意义,使其成为假新闻发展的第二大温床。二是互联网新闻传播技术的快捷性,这一技术只需要在“后台”简单的复制粘贴,就可以很快的将新闻发布出来。
  2、网络对假新闻传播的影响。经过统计分析,除电视假新闻以外,所有假新闻均在刊发后100%的被网络所转载,以下数据统计的是2001年到2010年1月的“10大假新闻”中仍然还在网络中能搜索到的。
  根据上表有二点发现:一、网络对假新闻的扩大化起着绝对性的作用,所有的假新闻都曾被不止一家网络媒体所转载。二、网络在对假新闻的“回收”与纠错能力上差强人意。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假新闻绝大部分依然在网络上肆意。虽然网络删除假新闻是最方便的,但是由于转载方便,使得假新闻不断被转载,彻底删除比较困难。
  3、媒体类别。纸媒是刊发假新闻率最高的媒介,但报纸的分类比较复杂,而我们这里是想探讨不同类型报纸的公信力问题,所以按办报方针进行分类量化统计。
  从统计中发现,都市类报纸刊发假新闻数量最多,其次是行业报,第三的是机关报,最后是全国性综合报刊。所以,最具有公信力的报纸类别是全国性综合报刊和机关报,因为全国性综合报纸是全国发行,发行范围之广决定了其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而机关报作为党的喉舌,所以相对要更规范。
  4、新闻内容。从统计中发现,刊发假新闻最多的是社会新闻,随后分别是时政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国际新闻、文化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最后是图片新闻。目前看来,时政新闻在假新闻传播中排在第二位,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娱乐假新闻和体育假新闻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这与整个社会娱乐化倾向越来越重有关。相对来说,经济类假新闻较少,这和国家对这类新闻要求较严格,政策控制有关。同时从2006年起,开始出现了图片假新闻。这是媒介处理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一种新的假新闻趋势。
  (二)文本话语分析
  新闻文本是新闻传达意义的载体,读者是通过新闻文本来理解新闻意义,所以可以通过分析虚假新闻的文本话语,从而研究假新闻是如何阐释与解读“假事实”。本文通过分析假新闻文本中的标题、信息源、新闻价值和用词来系统阐释与解读假新闻文本。
  1、标题。我们在对过去八年的十大假新闻的统计中发现假新闻标题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对数字的提炼与利用。近年来的假新闻想要通过数字让读者来相信其所谓的“真实性”与“精确性”。但假新闻所给出的数据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打破牛津800年校史,一年伙食费8.35元等等。
  其次,措辞的主观性过强,违背受众的普遍认知。假新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猎奇性强,而在标题的制作中,在措辞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千年木乃伊怀孕、纸箱馅包子则违背了受众的普遍认知,容易混淆受众的认知与行为。
  2、信息源。信息源是信息产生与发布之处,是新闻产生的根源,而本文在这里统计的假新闻的信息源是对新闻文本里所提到的信息源进行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有40%的假新闻在文本中交代了新闻的来源,60%的假新闻则没有明确的交代。同时,进一步对交代的信源也进行了分类。
  在分类中发现,声称新闻来源于官方信源的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媒体,最后是根据当事人口述。所以当今的假新闻逐渐具有“真新闻”的某些显性的特性――信息源的权威性。这无疑会加大读者对这一则新闻的信任程度,但仔细推敲发现,这些在文本中出现的权威信息源含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比如,某官兵的“某”的隐含性,根据举报线索这个“线索”的多种联想性等等,而假新闻制造者就是利用这种模糊性来混淆受众的视听,从而达到分散受众质疑心理的作用。
  3、新闻价值的选择。托伊恩.A.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所说“新闻价值通过媒体反映了社会话语再制作中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观。”③。在这里将新闻价值分为:反常性、一致性和娱乐性。从分析中发现,假新闻的主要价值选择是反常性与娱乐性,假新闻之所以选择具有反常性与娱乐性来进行造假是与目前大的媒介环境有关,他们在选择所要报道的新闻时,必定是以社会价值倾向作为选择新闻的导向,对趣味与娱乐的追求是受众不懈的追求,因此假新闻就会更多的产生在这些具有反常性与娱乐性的“软新闻”之上。
  4、用词分析。我们发现虚假新闻在用词上喜欢强调其所谓的真实性,对交代信源的利用。例如“据…报道/透露”“……(权威)称”,这之间出现的名称要么是一个都不熟悉的名字,要么是某家媒体消息,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可以给读者一种看似有出处的证据,但经不起仔细的追问与推敲。这种看似没有漏洞的新闻文本中所蕴含的模糊性,更能将读者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引导出来。
  三、结论与建议
  假新闻伴随着新闻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受众接受方式与心理的不断改变,也发生着某种变化与变迁。本文通过以上的量化统计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传媒市场化的今天,新闻的商品属性已经大于其文化属性,这是当今假新闻不断泛滥的重要原因。现在从“内容为王”走向“效益为王”的追求,从过去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转向对新闻显著性的注意。因此,现在的新闻为了博取更多的受众,获得更大的效益,开始打起了新闻的擦边球,玩弄文字游戏,造成了假新闻的频发。所以,新闻从业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抢新闻争影响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真实才是媒体获得长远发展的根本。
  (二)网络成为假新闻肆虐的温床。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颠覆了部分传播理论,比如说“把关人”观念在网络的变异与弱化,其交互性和新闻发布的平等性显示了其随意性。目前大部分网站并没有采访权,复制与粘贴成为网络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很多网络编辑只注重点击率,而忽视了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造成假新闻在网络中肆虐的蔓延与扩大。
  (三)假新闻越来越具有真新闻的特质。在对假新闻的文本分析中发现,大部分的假新闻越来越具有真新闻的许多特征,新闻记者将真新闻中反映新闻真实的技巧用于假新闻中,对时间、数字、权威机构的运用以及在措辞上的客观性表达,让受众逐渐开始真假难辨。
  当今假新闻的发展与变迁是与社会变化与变迁的一种抗衡,针对这样的现状与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不能否认在这个媒体面临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媒体的影响力与经济效益是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证,但为了获得更多的受众来迎合受众,从而制造具有某种趣味性却会误导受众社会价值观的假新闻等同于“杀鸡取卵”。在这个转型期,媒体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提高这一媒体品牌的公信力,杜绝假新闻的短视效应。
  (二)提高网络编辑的“把关人”意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中,像传统媒体一样的把关机制不复存在,虽然网络编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充当把关人的角色,但强互动性造成了网络编辑淡化编辑职业道德意识,为了迎合网民而不负责任的转载没有仔细辨别的新闻,造成新闻质量良莠不齐,虚假新闻肆意泛滥,所以加强网络编辑的职业素养与意识,正确引到舆论,才能防治假新闻在网络中的扩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①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
  ②何成明,《岂能假权威机构之名制造假新闻》,《新闻战线》,2008(1)
  ③贺建平,《新闻文本的多义性解读》,《当代传播》,2004(2)
  ④陈涵、罗梦,《“拟态环境”视野中的假新闻》,《青年记者》,2008(4)
  ⑤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实习编辑:张庆荣

相关热词搜索:异化 博弈 虚假 异化与博弈:虚假新闻的生产与社会变迁 异化与博弈 虚假新闻的生产与社会变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