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面临的舆论环境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优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舆论引导,作为我们新闻事业的重中之重,无疑是各个新闻单位开展新闻工作的指针之一。《南方周末》作为国内擅长深度报道的典型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独辟蹊径的走出一条道路。那么,在国内舆论中颇有影响力的《南方周末》在舆论引导方面,究竟有哪些优点呢?本文将着重从报道手法和技巧方面,论述这些优点。
【关键词】《南方周末》 深度报道 引导舆论 读者
面对新媒介大军压境、读者日渐挑剔的传播环境,我们的报刊新闻事业,要想有效的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摆脱原来消息、通讯加评论的报道形式,努力探索新的形式,抓住读者,使舆论引导得以着力。在这个背景之下,深度报道,愈加地受到各个报刊杂志的青睐,成为当今一种十分流行的报道手段,并受到读者的欢迎。在众多纸媒中,《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自上世纪90年代始,可称为全国深度报道方面的一座“重镇”。本文对《南方周末》深度报道加以分析,探讨它在引导舆论方面较传统报道有哪些优势。
一、 什么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上世纪80年代,以“全息摄影”式的报道方式进入我国的新闻界。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颇多,学者喻国明曾在其文章中谈到,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为深度报道所下的定义最接近它的本质。该定义是:“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换言之,深度报道“深”就深在以现实问题的解释分析为核心,为呈“点”状分布的有关新闻事实编织出一个正确地确定其社会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来。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①
一般说来,深度报道应该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深度报道必须要反映一段时间内,比较有影响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是近期一些主要的社会矛盾。因此,深度报道可以从具体的新闻事件入手,从宏观角度把握事件,也可以从整个事件中的一个或普通、或有代表性的小侧面入手,由表及里,抽丝剥茧。甚至,还可以通过整合一些零散的事实,找出事态的发展脉络或者揭示事件后面的深刻问题。
其次,深度报道在报道重点上应该着力于新闻的“HOW”和“WHAT”。应该通过对于事件的描述、整合等手法,让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深层原因,以及事件对将来的影响。让读者在过去、现在、将来三个层面上得到满足,消除他们的不确定性,揭示出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
最后,深度报道应该为所报道的事件提供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不是是非对错的判断,不是记者主观的看法,而是事件本身所陈述、所展示的客观存在。这个结论展现的过程,应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推导所需要的材料,是记者通过采访收集到的新闻事实,推导一局的定理和规律,是主流人群的思维逻辑。这个结论,还应有一定的先进性,或能展示了当下重要的社会矛盾。
二、《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其引导舆论的优点
1、以独特视角,细挖故事背后被人忽视的内容,转移舆论焦点,并让读者用全新的思路判断事件
这个特点是《南方周末》能够有如此大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当主流舆论都在关注事件的一般方面的时候,该报纸总能迅速地找到一个大家都可能忽视的切入点,并对其深挖,从而给读者开辟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有时甚至能改变读者对事物的一些既有看法。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7月刊出的《杀人者杨佳的青春档案》。文章在开篇,用细描的手法把读者带到了杨佳作案前在上海闸北的出租房。这时,杨佳的身份全然是一个行为有点怪异的住客。接下来,文章开始细致的描写杨佳的杀人经过,让读者犹如亲眼目睹。再接下来,该文没有分析这个问题的社会成因,也没有申讨杨佳的血腥与残忍,而是笔锋一转,把读者带到杨佳的童年,让读者和杨佳“一起长大”。
在“成长档案”这一小标的注解中,文章说道“杨佳从小就有的一个特点是凡事讲究规则,不乱穿马路,看不惯父母乱丢垃圾,会跑过去捡起来,连玩丢沙包的游戏都从不作弊耍赖。”提出这句话,为的是给全段定调,让我们知道全段的主旨是告诉大家,那个杀人的杨佳,原来也曾是个有正常童年,有家教的好孩子。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文章又从不同的角度,着力介绍了杨佳的母亲及杨佳的家庭,让读者进一步明白了杨佳性格孤僻的原因。
在传统的舆论导向中,我们常常会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判断方式和一种立即定性的理解方式来指导工作。一个社会事件出来了,我们都是迅速形成一种价值判断,对该事件形成一种不是好、就是坏的观念立场,而接下来的工作,便统统围绕着这个既定的观点进行,一切的宣传工作都为了加强这个观点。但在如今这个观点丰富的时代,过去的那一套显然是应付不了自主意识愈加上升的读者。于是,寻找读者一般思维范围里可能被忽视的报道角度就成了舆论引导的一条新路。从读者忽视的角度让读者记住你,用读者从未预想过的事实让读者改变观念。最终,达到以新闻事件本身的逻辑服众、以详实而独家的事实服众、以对事实的独特编排和叙述服众,让读者心悦诚服的改变一些既有的观念或者是关注的焦点。
2、通过集纳等方式,把对同一事件的多角度、多体裁的不同稿件放在一起,形成“大深度报道”格局,营造舆论引导强势
《南方周末》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报道,很多都不是以独立一篇的安排出现的。在一个整版甚至几个整版中出现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报道或评论的体裁不同、角度不同的稿件,也已成为该报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报道特点。下面的这个例子便是很好的说明。
这个例子是关于2008年11月13日出刊的“产经版”。该时段的背景是,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出现困境的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一些长期以外向型出口方式为主的“订单产业”,陷入生产、资金等方面的巨大困境,许多中小企业、甚至部分大型企业无力维持而告破产。
这一期报纸产经版的第15、16版,总共由四篇文章组成,其标题分别为《民工回乡潮始现长三角》(15版)、《降薪的日子》(15版)、《纺织业大拐弯》(16版)、《五金之都退潮之后》(16版)。四篇文章分别从劳动力、薪水、传统优势产业这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报道那段时间部分经济领域的颓势。让读者单从标题看,就能够感觉到经济“寒流”的入侵,从而自觉地在自己的心中勾勒出当时对经济环境的印象,甚至能够形成一个非常明晰的判断。倘若只让四篇文章里面的任意一篇单独出现,或者把四篇文章排到各自分散的版面上去,很显然,读者肯定是得不到这种全景式的印象的。
这种安排的原理,其实就是通过版面编排,让组合稿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大于其中的任何一篇。让每篇稿件互为补充,互为映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善于进行以历史为轴的纵向分析,便于读者理清目前问题的脉络,用详尽的资料劝服读者接受新闻后面的观点
在《南方周末》的部分稿件中,都能够发现历史时间轴的影子。记者在整篇文章、或者在文章的一部分中,通过追寻一个当下社会现象的前世今生,试图理出一条发展脉络,让读者随着所述现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逐渐理解当下的现象。阅读这种报道,读者似乎可以清晰的看见历史,甚至参与历史的进程。通过阅读这种报道,读者会比阅读时间维度小的报道更能坚定和自觉地接受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对于所述事件的基本态度。
比如,该报2008年10月23日第七版所刊的《采血史》一文,便是十分典型的全篇以历史为轴的文章。这篇文章分为三个大标题,分别为《1978-1992 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1992-2006 暴利时代的治乱逻辑》、《2006――转制之艰与新生之惑》。这三个标题构成的文章,犹如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文章从1978年单采血浆技术的出现开始讲起,详细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该技术迅速推广的过程。在第二部份,文章又谈到1992年以后,贵州等一些省份在大搞“血浆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终于,隐患在1994年初现端倪。直到2000年,各部门一直在采取一些成效有限的整治措施。在最后一个部分,文章谈到了2006年以后,卫生部领导下的全国血站转制工作。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叙述,一个从无到有,从隐患到爆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全过程,循序渐进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对历史的叙述,使得读者(特别是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读者)解决了积在心头很久的许多问题。也为读者接受作者文章所含的核心观点,扫平了一些错误印象所造成的障碍。
结语
深度报道,是顺应目前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而由国外引进的充满生命力的报道体裁,立足于广角报道,解释性报道。除了满足读者对事件背后根源性问题的探究欲望以外,与传统报道体裁相比,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莫过于以一种地位平等的,而非由上至下宣讲式的方式,向读者阐明事实。
面对今天的读者,我们要更有效地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只能够多在报道技巧上下功夫,始终牢记“以理服人、以事实和逻辑服人”的道理,通过以深度报道为主要体裁的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稿件,有技巧的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使之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
(作者单位:王龙志,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黄劭,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南方周末 舆论 优点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优点分析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