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情怀,主流价值]关于家国情怀的作文800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从报纸自身发展规律、报纸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两方面来分析《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原因。   【关键词】都市报 主流化转型 媒介环境   《楚天都市报》在完成了初期积累之后,其在发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曾有的两次改革措施都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没有多大质上的变化。都市报面临的困境促使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向主流媒体转型成为《楚天都市报》的新目标。
  什么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教授提出来的,来自于他1997年发表的文章《主流媒体何以成为主流》。他认为,主流媒体又叫“议程设置媒体”,这类媒体为社会设置议程,影响社会舆论。“主流媒体”的概念进入我国后,迅速引起了媒体圈和学术圈的关注。1998年《华西都市报》提出了“迈向主流媒体”的观点,率先对都市报的发展实现战略性的调整, 2007年《楚天都市报》提出了向主流化转型的战略目标。
  一、主流化转型是适应报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1、主流化转型是应对都市类报纸同质竞争的一种手段
  同质化是都市报发展中面临的严重问题。目前,在武汉市场上存在着《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长江商报》等五家都市类报纸。这五家报纸不仅在报纸的风格和定位上很相似,而且在版面设计上也有许多雷同之处,每天报道的重点内容差别不大,僧多粥少的局面直接导致各家报纸的平均利润下降。
  本文随机选取一周内五家报纸的头版新闻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这五家报纸的新闻同质现象,时间为2011年5月1日至5月7日(见表1)。
  五家报纸每天头版的内容几乎是同样的话题,只是在消息的排序有点变化。如五家报纸都以“武汉13位党委新闻发言人亮相”(5月6号的新闻)为标题报道了武汉市的首批党委新闻发言人与全国39家媒体见面的新闻,针对“青山2000余套50年前建的老房子全用竹条支撑”(5月7号的新闻)这条社会新闻有《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两家报纸进行了相关报道,国际新闻如拉登死了,五家报纸报道的内容没有差别,报道使用的标题都是一样。
  在此情况下,读者可以选择的空间很大,如何吸引读者,实现差异化竞争成为报纸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楚天都市报》向主流化转型,着重加强重点新闻的深度报道,塑造报纸的权威性是应对同质新闻的一种手段。
  2、主流化转型有利于报纸树立品牌形象
  《楚天都市报》以平民风格著称,在内容上形成以消遣娱乐和社会新闻为主,报道风格也以软新闻为目标,即使是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新闻,也强调其故事性、情节性和人情味,致使新闻娱乐化,使得都市报表现出低俗倾向,流露出小报趣味。
  《楚天都市报》发行初期靠社会新闻建立起来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要摆脱小报的标签,就必须改变策略,提高报纸的公信力,树立良好形象,向主流化方向迈进,做有深度的新闻。改变读者对《楚天都市报》的固有印象,这样做既有助于《楚天都市报》形成品牌形象,又可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3、主流化转型是时代赋予都市类报纸的责任
  时代的发展要求都市报承担主流媒体的责任。在一段时间内,《楚天都市报》强调它的市民生活定位,报道的新闻大都是与市井生活相关的软新闻,如何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不仅仅只是党报的责任,任何报纸都要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担负起责任。因此,《楚天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其正努力形成对社会的引导力,传播先进文化,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4、主流化转型是报纸解决读者问题的一种策略
  报纸之间竞争的关键是在争取读者,因此了解读者是报纸制定正确发展目标的前提。与以往相比,现在的读者群体发生很大变化。
  一方面,报纸读者群体的内涵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市民的文化层次提高。他们关心的不再是每天在街道、社区、家庭之间打转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之类的市井生活琐事,而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科技医疗、学校教育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市民的消费能力增强。他们需要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新闻,如休闲娱乐、购物美食等,这些内容极具本土特色,贴近性强,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第三,市民的生活节奏加快。他们没有专门的时间来阅读报纸,这要求媒体提供非常大的信息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抓住不同读者群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报纸读者的年龄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新生代的年轻人在电子媒体环境中成长,他们习惯于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既有的《楚天都市报》的读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因此,读者年龄结构偏大。基于对读者的认识,《楚天都市报》提出主流化转型,报道有影响力的新闻,引导主流价值观,形成权威性,表现出主流媒体在展示国家利益、核心价值、典型人物、传统道德等内容时的勇气和力量,以吸引主流读者的目光,显然其市场定位有了一个转变即由市民群体向社会中高端群体转变。
  二、主流化转型是适应媒介生态环境变化的要求
  伴随着网络的出现,产生了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使得报纸置身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之中。报纸在生存空间内的相对地位和实力改变了,它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必然要转型寻找出路。
  1、新媒体的出现分流了报纸的读者
  网络媒体拥有大量的年轻读者,报纸读者急速减少,这对报纸产生巨大的冲击。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加入,使原本严峻的传媒格局雪上加霜。如果说人们以前使用网络还需要具备条件,现在人们只要拥有手机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随时随地浏览资讯。来自新华网的消息,截至2010年12月,41%的美国人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部分国内和国际新闻”,而通过报纸获取新闻的读者占40%,网络新闻读者数量首超报纸。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传播使这一趋势进一步加速,新闻读者正在快速转向网络,美国大多数报纸都在经受这种“寒流”,导致美国报纸的编辑人员比10年前缩减30%。①
  尽管新媒体严重挤压了报纸的生存空间,但是报纸仍然可以利用自身形成的社会影响力去吸引读者,因此《楚天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也是应对新媒体竞争的手段之一。多媒体的竞争也促进了各种媒体之间的融合,如报纸开始与手机合作,媒体合作这更需要报纸提供优质的内容。
  2、新媒体的出现分流了报纸的广告
  新媒体的崛起,分流了报纸的广告客户。受到我国媒体体制的制约,报纸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广告的收入。拥有几百万份发行量的《楚天都市报》,广告一直占据武汉地区报纸广告总额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各种新兴媒体蚕食传统报业的广告市场,其市场份额受到威胁。“在媒体投放方面,对新媒体的眷顾,已经成为近年广告主投放媒体的热点――特别是当广告预算紧缩的时候,新媒体的投放灵活、经济节省等特点可能成为广告主的重要考虑,这将演化成一道景观、一个趋势。”②
  因此,寻找报纸的增值点留住广告客户成为都市报刻不容缓的事情。在《楚天都市报》实施主流化转型的过程中,报纸大幅减少药品广告,以汽车、房产、保健药品广告为主导,大大提升了报纸的整体形象,主流化之后的都市报拥有更强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尽管新媒体成为广告主的新宠,但是传统报纸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这是广告客户不得不考虑的。
  3、国外报纸出现的变化警示
  由于生存条件的变化,国外一些报纸纷纷结束了纸媒版,改出电子版。2009年4月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出印刷版,改出网络报纸,成为美国首份专注网络版的报纸。随后,《安娜堡新闻报》、《西雅图邮讯报》、《塔克森市民报》、《安阿伯新闻报》等一些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报纸也纷纷停止发行纸媒,只出电子报。
  国外不少报纸的销声匿迹,引起国内报纸媒体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和忧患意识。不在变革中前进,就在变革中衰亡。中国的报纸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报纸究竟会走向何方,报纸怎样应对传媒生态环境的种种变化,如何采取措施使报纸重新焕发生机,如何突出自身的特点,争取受众,引人深思。
  结语
  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楚天都市报》提出向主流化报纸转变的战略目标,而且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使得《楚天都市报》的发展迸发出勃勃生机。《楚天都市报》以其定位准确的大众化路线,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以充满睿智的重点报道、针砭时弊的时事评论、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充满活力的社会新闻、市民路线的经济新闻,用责任铸就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成为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成功典范。
  从总体上说,《楚天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策略是该报华丽的转身,为我国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尝试。但是向主流化转型并不等于都市类报纸变为主流媒体,不是对自身的彻底改变与否定,而是都市报对自身发展的一次完善。因此,在变革中应把握好扬弃的度,保持理性,审慎对待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才能实现都市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美国网络新闻读者首超报纸》
  [DB/OL]. 新华网(2011-03-16)http://
  news.省略/world/2011-03/16
  /c_121195963.htm.
  ②喻国明,《2010年中国传媒发展的新景观》[J].《中国传媒科技》,2010(5)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情怀 主流 百姓 百姓情怀 主流价值 叙百姓情怀 展汉南风采 汉南人网 叙百姓情怀 展汉南风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