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帅的家风] 十大元帅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09年12月1日是朱德同志诞辰123周年纪念日,在此前夕,刘建、刘敏、刘武兄弟3人聚集一堂回忆外公。他们的母亲是朱敏,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在外孙们眼中,与朱德元帅在一起的日子,其实并不遥远。
  不让外孙喊“姥爷”
  朱敏共有5个儿子,一个女儿:刘建、刘康、刘进、刘敏、刘武、刘丽。其中长子刘建在朱德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我1953年出生,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刘建说,这一年,母亲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任教。
  “为了让母亲专心工作,爷爷决定把我留在身边抚养,他说‘孩子就放在我这里,你安心地去工作好了!’”朱敏两个月的产假刚满,朱德就催女儿去上班。随后,“又让母亲搬出中南海的家,到北师大的集体宿舍住,父母亲有好几年住在各自单位的宿舍里。”
  朱敏搬出中南海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单位与家相距较远。“爷爷嘱咐她要做一名人民好教师。经常回家,就不能全身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工作,搬出来是让母亲专心工作,并且要求母亲周日才能回家看孩子,平时不准回去。这是一条‘硬规定’。”刘建说。
  至今,刘建还一直称呼朱德“爷爷”。
  朱德认为孩子都是亲孙儿,孙儿们没有内外之别,所以孙子、外孙都一样,“让我们都叫他‘爷爷’”。过去曾有人让小刘建叫朱德“姥爷”,朱德说:“我不是‘老爷’,地主老财才叫‘老爷’”。
  “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
  然而,“文革”期间,孩子们陆续从朱德家里搬走了,“爷爷身边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最少的时候就他们老两口。”刘建说。
  1969年10月,在中苏关系紧张的局势下,林彪发布“一号命令”,朱德被疏散到广东从化。1970年,朱德从广东回京后就搬出了中南海。“爷爷为了能见到自己的亲属,要求搬家。1970年就搬到万寿路新六所,住在5号楼,直到他去世。”
  刘武动情地说:“从北京师范大学到万寿路,爷爷要求我们必须走着去,或者乘公交车去,不准用公车接。老人家最经典的话就是‘你们在人民之中是最安全的’。”
  除此之外,朱德生活中既不向家属子女讲党内和工作上的事情,也从不夸耀自己的过去。“他老人家的保密观念极强,有些密级很高的事情他连与他一起战斗一生的奶奶都不讲。很多事情我们也是从解密的资料中了解到的。”
  “爷爷经常说:‘我不要孝子贤孙,要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朱德直到临终前,还谆谆嘱咐女儿一家“要做无产阶级”。
  留给晚辈的只有精神财富
  刘建说:“我是1970年才当的兵。有一次,师长专门打电话请示要提我当干部。但是,奶奶转达了爷爷的要求,说让他再多当两年兵,所以我当了5年兵。”
  刘建在山西当兵期间,一次回京探亲,临走时,部队首长――刘建爷爷战争年代的老部下让他给爷爷带了点礼物:两瓶汾酒,两瓶老陈醋,还有一些小米。刘建没有多想就带回了北京,送到爷爷家。爷爷、奶奶问清了情况,说这是收礼并严肃地批评了他。在刘建回部队时,爷爷让他把钱捎回去交给部队首长。
  刘建说:“爷爷逝世之后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钱物,他把节余的工资都交了党费,留给我们的只有精神财富。”
  刘建还说:“我总是觉得爷爷的‘五心’是我们成长的动力,那就是:对信仰追求的‘恒心’,对党和人民的‘忠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心’,对人民群众的‘爱心’,对权力恪守的‘公心’。这些都是他在一生中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做到的。”(据《中国经济周刊》)

相关热词搜索:家风 元帅 朱德 朱德元帅的家风 朱德的家教和家风 朱德的家风居然是这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