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经营需要哲学】稻盛和夫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在大多数人眼里,“哲学”往往深奥而艰涩。而一说到“经营”,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西方文化”,再就是“一大堆数据、图标、计算公式”,但肯定与“哲学”挂不上钩。然而如今,日本的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稻盛和夫先生(年龄最小,仅存于世)提出“经营也需要哲学”。
  
  “自利利他”,“要正直,不要骗人,不能撒谎,要善良,要公正,要有勇气,要乐于助人,要公平”说起来的确容易。但正如一首歌谣所唱“圣贤之道,听了唱了却不做,毫无价值。”“无论你读过、听过多么好的道理,如果不亲身实践就毫无意义。”哲学也一样,无论学了多少,因为是过于简单的道理,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认真实践的人反而很少。
  于是稻盛和夫把这套经营哲学进行总结归纳,认为管理者只要做好“六项精进”,就能搞好企业。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六项精进”中率先登场的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一条。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
  “在我27岁时,开始经营企业,成立了京瓷公司。当时,我连经营的‘经’字都不识,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公司倒闭,不能让支持我、出钱帮我成立公司的人遭殃。为此,我拼命地工作,常常从清晨干到凌晨,正是因为这种勤奋,才有了‘京瓷’今天的辉煌。”
  “我为什么强调要‘拼命工作’呢?”
  “第一,自然界存在的前提,就是一切生命都拼命求生存。稍微有了点钱,公司刚有起色,就想偷懒,就想舒服,这种浅薄的想法也就是我们人类才有。在自然界里,这样的生物绝不存在。在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这是自然界生存的规律,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也必须认认真真、竭尽全力。”
  “我向许多人提问:‘你是否在竭尽全力地工作?’‘是的,我在努力工作。’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果你不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第二,全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创意。当你每天都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低效的、漫不经心的现象就会消失。不管是谁,只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要进入拼命努力的状态,他就会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就会寻思更好的、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拼命工作的同时又能思考如何改进工作,那么你的每一天都会充满创意。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这样不断琢磨,反复思索,就会生出好想法,产生有益的启迪。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稻盛和夫认为:谦虚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要谦虚,不要骄傲”并非只针对成功后骄傲自大的人,而是要求经营者在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
  “‘谦受福’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格言,我下决心信守这句格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用强硬手段排挤别人,看上去也很成功,其实不然。真正的成功者,尽管胸怀火一般的热情和斗志,但他们同时也是谦虚的人、谨慎的人。”
  三、要每天反省
  一天结束以后,回顾这一天,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言行是否正确,这样的作业十分必要。
  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占领思想阵地,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所谓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愿他人过得好。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贪婪之心就属于“自我”。回顾今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让“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活跃,这样的过程就是“反省”。
  稻盛和夫经常说:提高心性就能扩展经营。也就是说,不磨练自己的灵魂,就无法搞好经营。我经常和大家谈到这一点,我想和大家一起遵循这个原则。
  四、活着,就要感谢
  对一切都要说:“谢谢!”
  “‘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因为我们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空气、水、食品,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让我生存’。”
  这样想来,只要我们能健康地活着,就该自然地生出感谢之心,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五、积善行,思利他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积善之家有余庆”,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不仅当事人,就连家人、亲戚也有好报。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亲朋好友,中国先贤们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六、忘却感性的烦恼
  担心、烦恼、失败等等,是人生的常事。但是,覆水难收,总为已经的失败而悔恨,毫无意义。老是闷闷不乐会引起心病,接下来会引发身体的毛病,最终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幸。不要让已经过去的事再困扰自己,心里要想新的事情,新的想法要转移到新的行动上去,这一点很重要。
  稻盛和夫说:“要对过去的事进行深刻的反省,但不要因此在感情和感性的层面上伤害自己,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要运用理性来思考问题,迅速地将精力集中到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动中去。我认为:这样做就能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六项精进”数下来不过区区50余字,然而做起来却极不容易,所以当你把这种经营哲学灌输给员工,让整个团队共同拥有时,往往受到抵制,有人说,拥有什么思维方式,哲学,难道不是个人的自由吗?
  然而,在稻盛和夫看来,“企业这样的集团,为了其中的员工们的幸福,需要揭示高目标,需要不断发展成长,这就要求有正确的哲学、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共同的基准,在此基础上把全体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
  “尽管人有只说不做的习性,但是,为什么我还要跟大家反复强调‘必须在企业里提倡这种哲学,必须与员工们共同拥有这种哲学’呢?因为,将哲学融入自己的血肉,付诸实践,虽然极为困难,但理解‘作为人,就应该这样去生活’,力求接近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并为此而拼命努力的人,与不作这样的思考、漫不经心地生活的人之间,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可以迥然不同。”
  稻盛和夫再三强调,“越是高层的哲学,在让年轻员工们学习理解时,越要采取谦虚的态度。讲些豪言壮语,好像自己全都理解了、全都实践了,这种态度在年轻员工们看来,不过是留下了笑柄。能够全部实行哲学的人不存在,自己也不例外,但努力要让哲学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种姿态很重要。”
  (摘编自《当代经理人》杂志)
  
  稻盛和夫简介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 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电信公司),这两家公司都进入世界500强。
  在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另三位分别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龄最小(也是目前惟一在世的)而被尊为“圣”的。
  

相关热词搜索:哲学 经营 稻盛和夫:经营需要哲学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