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现实顺口溜 [现实版《集结号》:一位农民和一场73年前的战争]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邂逅南口战役      1994年,从单位下岗的杨国庆身患严重胸膜炎,此后一直在家养病。身体逐渐康复时,他住昌平开了一家熟食店,店里生意稍好了些,妻子就让他他安心养病,一切都由她来打理。那几年,杨国庆有了新的爱好――爬山和旅游。
  2005年,杨国庆到位于昌平西郊的长峪城登山。他低着头在半山腰上走,无意中发现山梁上有一片接连在一起的、极为明显的人工壕沟。熟悉战争历史的杨国庆越看越觉得这些沟沟坎坎很像是工事,而海拔1400余米的山顶烽火台城墙上竟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弹孔。他觉得这不是演习,断定这个山梁上曾有过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
  从山顶下来,杨国庆到山下的村子打听,得知这地方在1949年以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很激烈的战役。他跑到昌平区档案馆查资料得知,那是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战役――爆发下1937年8月的南口战役,是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一场大规模阵地战。战线蔓延百余公里,汤恩伯率领的中国军队以伤亡33692人的巨大牺牲,坚守南口18天,战线都在海拔干米左右的崇山峻岭之中,长达500余里……除了这短短2000字的文字资料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记载。
  1963年出生在昌平西北下口村的杨国庆可以说是上生上长的昌平人。从小学到高中,喜欢历史尤其喜欢抗日战争历史的他,对发生在北京附近的所有大战役儿乎都能说得出来,而对南口战役却是一片空白。
  翻完这些资料,杨国庆决心要去山里挖开那段尘封的历史。2006年,杨国庆投资数干元买了探测器、照相机、指南针,身穿迷彩服,背个双肩包,拎上军用水壶进了山。探测器发出声音,地下就挖出一个子弹壳,这让他很兴奋。接着探,接着挖,又陆续挖出了子弹壳、机关枪残骸。每件残品出土,杨国庆都要兴奋一阵。有一回,他终于挖出了一个大家伙,足足有六枚炸弹。
  2007年,在杨国庆埋头挖掘一年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武星月教授编写的《南口战役》一书出版了。这本书的记载让那段历史清晰起来,也解答了杨国庆追寻一年多的种种疑惑。但是他的追寻并没有就此结束,寒来暑往,他挖出的那些物件,成麻袋地运往昌平区档案馆。杨国庆从一个普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变成了一个战争遗迹的探访者。他做着熟食店的甩手掌柜,专职战地考察勘探员。
  为了收集更加翔实的资料,杨国庆挨家挨户地去敲山下村民的家门,找到了十几位亲历过那场战役的老人。在老人的讲述中,他得知当年中国军队以保家卫国的誓死决心,用步枪、手榴弹、大刀和敌人拼杀,战斗惊天动地。每次听老人讲故事,杨国庆都带着录音笔和纸笔,回到家认真写考察日记。杨国庆的行为感动着村民,一位80多岁的大爷送给他当年在山下捡来的日本钢盔,一位九旬老人送给他上一辈传下来的军用水壶……这些,都是和那场战争有关的记忆。而杨国庆总是心怀感激,给予物质的回报。
  
  迟到的丰碑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8月8日爆发的南口战役,击毙击伤日军1.5万多人,使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开始破灭。1937年的《解放》周刊这样评价南口战役:“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凇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杨国庆始终认为南口战役的意义不逊于台儿庄战役,他做梦都想让这段血与火的记忆有个安身之地――建南口纪念馆。他怀着对70多年前的勇士们的无限崇敬和一种责任感,不停地上山挖掘、访寻、考察。2008年4月的一个下午,杨国庆在南口清理一段两米的战壕时,发现一个铁壶,旁边挨着一个搪瓷碗、筷子和水壶。这些都是士兵随身的东西,随后,他还找到几段脊椎骨。杨国庆说,那天他并没有像发掘其他残片那样兴奋。那天下午,他坐在阳光下静默很久。这片阵地,是一个团的坟墓。
  2008年11月19日,雪后的山间冰寒刺骨,杨国庆还没有下山,怕妻子担心,他早上出门前撒了个谎,说今晚和朋友在郊外住宿。当他把帐篷搭起来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这个夜晚,他要独自一入夜宿当年的阵地――死人沟(曾发现很多抗日将士遗骨的山沟,当地人称之死人沟)。他在冰雪中的帐篷里静坐,入夜山风怒号,如同万马奔腾,刀枪齐鸣,直到凌晨方止。一片寂静,似乎战后余烟无声飘散中那种悲凉的静。这一夜,杨国庆仿佛亲历了那场战争,他在心里说:“我来陪你们一晚,这样我才更能知道我该做什么。”
  每逢清明、春节,杨国庆都要来到山上,摆好祭品,对着阵地,对着大山深鞠三个躬,而后打开一瓶酒,轻轻洒在地上,低声说:“我来看你们了,晚辈给你们敬杯酒啊!”空旷的山上,这个中年汉子无语啜泣,泪流不止……
  杨国庆建起了网上纪念馆。多年不曾写文弄字的他,一篇700字的博文六七个小时也写不完。
  2009年8月8日,南口战役72周年。那一天,天色阴沉,山间浓雾弥漫,杨国庆在海拔1300米的黄花坡上为南口阵亡的将士们立了一座纪念碑。
  运碑的过程极其艰苦,车只能开到海拔1000米的山地,剩下的路程要靠人工拉拽。荒山里几乎无路,杨国庆和十几个朋友轮流拉着300多斤的石碑向上攀爬。人们这才知道,杨国庆这几年寒来暑往地探寻,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卓绝。300米高的山路,他们走了整整5个小时,直到下午三点多。那天大家只带来水和馒头充饥,为抗战勇士过个8月的寒食节。
  这是杨国庆自己花钱刻的石碑,为此他酝酿了很久。摸着碑头刻有龙凤的碑痕,他遗憾地说:“这不是烈士碑,是普通家人去世用的碑。对不住你们。”杨国庆叹口气说:“这样也好,你们就是我的家人。”揭开碑文“迟来的丰碑”五个大字,下面立碑人是“昌平儿女”。碑立好了,摆上祭品鲜花,杨国庆擦一把泪说:“晚辈们来迟了,你们在天堂安息吧!”路过的游客也走过来深深鞠躬致敬,大家排列碑前,默哀祭奠。
  那些汉子当年惊天动地的拼杀和牺牲,如今已经化作一杯黄土、一缕清风。当地近百岁的老人说,当年战后到山上去,那场景让铁石心肠的人都流泪:山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上山都没法下脚,1937年8月份是北京最热的时候……
  
  追寻永不停息
  
  一位陈医生得知杨国庆的故事,非常感动,几经辗转打来电话说,有个老邻居是南口战役的幸存者。杨国庆一听这个消息,立即约好时间,赶往北京石景山区。
  陈医生的老邻居名叫高均甫,今年92岁。1937年,他参加南口战役的时候才人伍一年,离开南口后不久,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高均甫是杨国庆见到的第一个战争的亲历者。老人的讲述是研究南口战役很珍贵的资料。那天,杨国庆在笔记本上记了很多很多,快要告别的时候,高老突然说起 他的心愿:想亲自上山,到当年的战地看看。
  一个月后,高老在大家的陪同下来到南口横岭城阵地。九旬老人到了山下,竞突然丢开拐杖,不许人搀扶,自己走上山去。高老的儿子说,对平日身体状况欠佳的老父亲来说,这几乎是个奇迹。
  博客的建立给杨国庆带来了惊喜。一位网友留言说,在河南有位当年参战的老兵还在世。杨国庆于2010年3月29日到达河南新安县刘邦沟村见到了这位刘宗禹老人。当地宣传部门和媒体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他们的协助下,接通了北京与河南的网络视频,73年前2l师的老兵刘宗禹和四师的老兵高均甫视频对话了。73年的岁月,使他们从十八九岁的青年变成两位暮年老者。而当年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那年老下雨,你忘了吗?”
  “哪儿能忘啊!战壕里都是水。”
  “我们的命够大的了,没有几个人活着回来。”
  “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得好好活着……”
  刘老说:“鬼子要是再来捣乱,咱们还去打他!你说是不是啊?”
  高老说:“对!有命令就出发!对了,你来北京吧,我们一起上山看看……”在场所有的人都哭了。
  从小就靠上山砍柴捡药材攒学费的杨国庆说:“我只不过是一个农民。”他当过临时工,开过车,下过岗,生活并不富裕,往返一趟南口的车程就要百余公里,他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因为他的吃苦顽强,坚持不懈,网友们叫他“老山羊大哥”。这些年,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考察中,小店全靠爱人打理。几年来,全刚打的镐已经换了两把,1000多块的探测器已经换了三个。他全副武装的打扮,扛着一人多高的探测器,曾被巡山人、守林人误解,差点儿被当成盗墓贼给抓起来。好几次,他不小心滚下山坡,他说比起那浴血奋战的成千上万条生命,这都算不了什么。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常常坐在地下室,默默地拾掇着那些炮弹皮、子弹壳。他亲手绘制的地图,将南口战役地形和周边环境均画在图上,并用红色小旗标出他已走过的地方,据他估计,大概已有方圆几百华里。
  2010年8月8日,是南口战役73周年纪念日。杨国庆把熟食店小小的地下室布置成一个南口战役纪念馆展厅。在“亚东熟食”的招牌下面,挂了一条“南口战役实物展”的横幅,门口两束花篮相伴衬托。他忙里忙外地接待着参观者,这是他几年来最开心的一天。
  杨国庆这种苦行僧式的追索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对杨国庆收集抗战遗物的举动表示钦佩和赞赏,肯定了他挖掘保存的这些遗物对南口战役的相关研究会有积极作用,对整个抗战史的研究有一定价值。
  杨国庆把南口战役战壕边生长的黄芩采摘下来,做成茶叶,取名“战地峰毫”。咀嚼着那苦涩涩的味道,都会让他想起那段历史,提醒他永远不能忘记。杨国庆说,他要继续努力把这件事情做下去,还有那么多的山梁、山谷没有走到,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寻访,还有很多很多事要做……
  
  编 辑 王文娜

相关热词搜索:集结 年前 现实 现实版《集结号》:一位农民和一场73年前的战争 现实版集结号 集结号电影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