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建筑大师的圆满人生:建筑大师贝聿铭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贝聿铭是世界级建筑大师,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继苏州博物馆之后,身为苏州望族之后的贝聿铭将再为江苏留下一件杰作――南京六朝建康都城遗址博物馆。对于已经93岁高龄的这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而言,这一设计费高达5000万元、总造价约两个亿的博物馆,将成为他的“封刀”之作。
  
  誉满美国:“贝聿铭的
  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
  
  贝聿铭于1917年4月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于1919年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1927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1935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1944年,他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成后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他们合作达12年之久。之后,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1963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15年之久,于1979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征服巴黎:
  “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50项大型建筑中就有24项获奖。
  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1959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1960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1980年代为最。
  1980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当法国总统密特朗选中贝聿铭时,整个巴黎大吃一惊!贝聿铭的儿子贝礼中回忆说,“当时法国人真是目瞪口呆。甚至恼羞成怒”,大叫:“怎么叫一个华人来修我们最重要的建筑?贝聿铭会毁了巴黎!”他们不分昼夜地表达不满,法国的政客、建筑界也轮流起身攻击。贝聿铭说,“我的翻译当时听得全身发抖,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想答辩的话。”
  1988年,喜欢争吵、也喜欢意见一致的法国人接受了贝聿铭。那年3月,密特朗在新建成的金字塔里授予贝聿铭法国最高荣誉奖章。令法国人难堪的是:曾经极力反对的金字塔,成了他们每一个人的骄傲,因为贝聿铭把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神的距离,缩到了最小。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1979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
  此后,贝律铭几乎年年获奖。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崇高的研究院院士。1986年他作为12名各族移民中有个人杰出成就者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1988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1989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1990年,他和儿子贝礼中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1991年他接受了新罕布什州特矛斯学院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1992年,他获得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情系中华:“我的根在中国”
  
  贝聿铭自1935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他家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他曾深情地说,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北京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1979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贝聿铭有个习惯,对外一直多次强调“我是苏州人”或“我是广东人”,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童年。贝聿铭生于中国广东,他的家庭富裕,具有很好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他的童年时代则在上海和苏州度过。苏州最有名的园林之一“狮子林”曾是贝家的私家园林,留下了贝聿铭童年时玩闹、嬉戏的身影。
  或许正是这份儿时记忆让贝老对苏州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2006年10月6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贝老远涉重洋返回故乡苏州,亲自为博物馆揭幕。温家宝总理亲自发来贺信。在开馆仪式上,贝老激动地说,“73年前离开中国,但我的根在中国。博物馆新馆是我对家乡作出的一点小小的贡献,有机会在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感到非常荣幸。”当贝聿铭于2002年4月签署了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协议后,他就把新馆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精心打造。4年中,贝老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他不仅亲自担纲设计,还不顾90高龄5次亲临现场指导,对建筑和园艺的每个细节都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要求,力求完美。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的日期是贝聿铭亲自定下的,专门挑选在中秋佳节,取意“团圆”。
  2009年,贝聿铭欣然接受了南京文物局“为南京再留下一件作品”,设计六朝博物馆的请求,派两个儿子前往南京考察。不久的将来,一座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博物馆“南京六朝建康都城遗址博物馆”,将在贝聿铭手中诞生,或许将成为他的“封刀”之作。贝聿铭从江苏走向世界,又把最后的作品留在江苏,无论于贝老的人生,还是事业,都是一个圆圆满满的“大团圆”。

相关热词搜索:圆满 大师 建筑 贝聿铭:建筑大师的圆满人生 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 贝聿铭阅读答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