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夸 浮夸的传统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很深,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浮夸”就是这样的现象。   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西征关中,河间人田银、苏伯造反,被曹操的手下国渊平定。《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记载此事时,有这么一段:“破贼文书,以一为十;国渊上首级,皆如其实数。操大悦。”
  国渊的这次汇报,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公开违背了行业的“潜规则”:此前,战争中的歼敌数字统计报表是大有水分的,而且大家都习以为常,“业内人士”更是心知肚明、心照不宣。所以,国渊的如实汇报,居然引起了领导的重视――曹操专门过问此事原委了。对国渊不遵守“潜规则”的做法,曹操充分肯定,以至赏识他、提拔他。否则,要是碰上一个糟糕的领导,说不定国渊今后就要被穿小鞋,甚至被同仁们孤立了。
  古人的“破贼文书”,为何要“以一为十”,夸大这么多倍数?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领导好大喜功,希望借此机会快速提拔或多拿奖金;比如,领导为了显示实力,威慑敌人,最好起到节约成本、不战而胜的效果,等等。总之,一句话,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对自己大有好处的。
  古人的“以一为十”提醒我们:古书上记载的统计数字,不能完全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把它们当作“参考数据”,仅供参考而已;甚至,有些连“参考”都谈不上。这就是那些创造“虚报浮夸工作法”的前辈留给后人的一大“遗产”。
  虚报浮夸的做法,总是有人在继承着,至今也未绝迹。60多年前的延安,中国共产党曾经对虚报数字的做法“动真格”――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关于讲真话,我们现在发了一个通令,要各地打仗缴枪,缴一支讲一支,不报虚数。我们曾经有个时期分对内对外,对内一支是一支,外报一支是两支。现在我们专门发了这个通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支为一支,两支为两支,是知也。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党的作风就可以更切实了。”战争年代,由于情况特殊,数字有“对内对外”的区别;条件成熟后,我们还是要求讲真话的,并专门为此下发通令,由此可见当时对真实数字的重视程度。
  然而,60多年前就要求的“讲真话”,却并未完全实现。1958年,浮夸风刮遍全国,这是有点年纪的人都记忆犹新的事。那是一个荒唐的年代,虚报数字的做法堪称登峰造极,而它导致的后果,令后人不堪回首。
  深刻的教训并未让人们特别是某些官员刻骨铭心,引以为戒。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故意在数字上大做文章。统计数字任意夸大,在我们的政治经济中根本不算新鲜事,当今的数据,让人不放心者何止个别?“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最后全靠领导算计”、“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从这些民谣中,既可以想像某些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又不难品味出其中原因。
  虚报浮夸为什么盛行?最大的原因是造假者“吹牛不上税”,无本万利,只有好处,没有风险。所以,要治这股歪风,根本的办法是让好大喜功、文过饰非,弄虚作假、欺下瞒上者承担风险,接受严惩。其实,统计执法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的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的《秦律》就规定,凡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与盗同罚;在汉代,官吏存在这方面的行为,将受到免职处分。如果对吹牛者不但“上税”,而且从严追究责任,看有多少人还会去冒险乱吹?

相关热词搜索:浮夸 传统 浮夸的传统 浮夸歌词 浮夸的意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