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亡缺研究述评_史记人物大全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针对两千年来历代学者对《史记》亡佚情况进行考辨的情况,分类梳理历代学者的研究结果,将其归纳为“十篇全亡说”、“部分亡佚说”、“十篇未亡说”三大类进行述评,并提出今后研究应当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史记 亡缺 张晏
  [分类号]K204.20
  
  司马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云:“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记》和司马迁所记述的基本一致,确实是一百三十篇。但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记载却是《太史公书》“十篇缺,有录无书”,并在其《汉书?艺文志》“太史公书百三十篇”条下附注“十篇有录无书”。为何班固撰写《汉书》相距司马迁完成《史记》仅有百余年却没有看到完整的《史记》,而我们现在读到的《史记》却是完整的呢?班固所言“十篇缺,有录无书”指的是哪十篇?这些疑案始终都是《史记》研究的重要分支。就整体而言,关注亡佚问题开始于三国,兴起于唐,清末民初达到顶峰。比较著名的研究者有张晏、王肃、裴驷、张守节、刘知几、吕祖谦、陈振孙、王鸣盛、赵翼、梁玉绳、汪继培、余嘉锡、梁启超、范文澜等人,大家始终是围绕着张晏所列的十篇进行考证分析,可谓成果颇丰。当代学者对此问题研究并不多,从1982年张大可《残缺与补窜考辨》到2005年张新科《断限与缺补疑案之梳理》的20余年间,发表论文7篇,出版专著4种。本文旨在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分类归纳,予以评说,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资料上的便利。
  针对班固《太史公书》“十篇缺,有录无书”的记载,后世学者的考辨与论争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第一,班固所指的“十篇”是哪十篇;第二,所亡是否十篇。大致形成了“十篇全亡说”、“部分亡佚说”、“十篇未亡说”三种观点。
  
  1 十篇全亡说
  
  十篇全亡说是三国时魏人张晏在其著作《汉书音释》中首先提出的,他不但认为十篇均亡佚,而且还列出了所亡佚的具体篇目。《汉书?司马迁传》颜师古注引用了张晏的说法,《太史公自序》三家注之《史记集解》、《史记索引》亦引证“迁殁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阙,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张晏的著述既指出了《太史公书》亡佚的篇目,同时也说明了《史记》现在不亡缺的原因,即后人褚少孙补著了所缺的篇章。
  张晏的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赞同和支持,南朝宋人裴驷撰《史记集解》、唐人司马贞撰《史记索引》就都引述了张晏的观点。虽然张晏的原作早已亡佚,但其观点赖此二书得以保存。支持此说的还有宋代目录学家陈振孙,陈在其著作《直斋书录解题》中说:“今案此十篇皆具在,褚所补《武纪》全写《封禅书》,《三王世家》但述封拜策书,二列传皆猥酿不足道。而其余六篇:《景纪》最疏略;礼、乐书誊荀子《礼论》、河间王《乐记》;《傅靳列传》与《汉书》同;而《将相年表》迄鸿嘉,则未知何人所补也”。可见,陈振孙是不相信十篇中有太史公原书,明确论断十篇均亡佚。近人目录学家余嘉锡也十分支持张晏的说法:“凡考古事,当征之前人之书,不可以臆见说也。太史公书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著于《七略》,载于本传,而张晏复胪举其篇目。其事至为明白,无可疑者,庸人刘知几之徒,始渐持异议”。在余嘉锡看来,《七略》和《汉书》已经明确说明《太史公书》十篇亡佚,后人却持异议实为庸人自扰,并为此专门撰写了《太史公书亡篇考》,全文近十万言,所引资料颇为丰富,考辨详密。但由于主要是以辨析历代论说为主,通过批驳他人观点的错误而证明十篇全亡之说,本证挖掘不多,故不能成为定案,也没能为学术界所接受。与余嘉锡同时代的崔适在《史记探源?序证?补缺》中对“十篇全亡”也给予了肯定,“适按‘今之篇目篇文,不但非太史公之旧,亦非班固张晏时之旧。今十篇皆补,无一缺者,转视班、张时为备矣,其可信耶?’”。余嘉锡的好友、《文选》学研究专家高步瀛也认为“十篇全亡”。他在《史记举要》中说“张晏魏人,所举十篇之目,当必确凿可据。刘知几《史通?正史篇》曰:十篇未成,有录而已。张晏《汉书》注云,‘十篇迁没后亡’非也。”高步瀛认为刘知几批评张晏错误的原因是:“子玄唐人,何由知张晏之非是。……且褚先生所补,当时或别行,或附后,必不混入《史记》元书之中,故其所益者,尚有三代世表、外戚世家、梁王世家、田叔列传、滑稽列传等,而张晏不数之者,以不在十篇之目,又未尝羼入元书也”。所以高步瀛认为“要之今本十篇所有,绝非太史公元书”。梁启超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在《史记解题及其读法》中说,《太史公书》“全篇原缺,后人续补者。汉书本传明言‘十篇缺,有录无书’,班固所不及见者,后人何由得见,故左列十篇,应认为全伪”。梁启超认为班固已经明言《史记》当时十篇有录无书,班固都没有见到后人怎能见到,所以他认为十篇已经全部亡佚,现在十篇只是后人续补,应是伪作。现代人赵生群对此种说法也给予支持,他撰文《亡缺与续补考》,认为“今本《史记》虽然十篇篇目俱在,但已不是史公原作”。“十篇全亡说”是比较传统的说法,近两千年来,一直拥有较多的支持者。
  但也有不少学者对张晏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张晏所举本班氏父子的悬疑之辞,其说与当时情理与其他记载又多有不合,确有不足采信之处。如现代人王于飞就认为,张晏的观点可疑之处有三:“其一,十篇亡佚于‘迁殁之后’与‘元成之间’;其二,十篇全亡;其三,至少有《武纪》等四篇全为褚少孙补作”。理由是:第一,据《汉书?司马迁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的记载,《史记》真正传布自汉宣帝时才开始。另据《汉书》、《后汉书》等史料记载,成帝时期,皇帝的叔父求《太史公书》而不得,东汉光武、明帝时期,皇帝还拿《史记》中的零散篇章作为赏赐大臣的恩物。表明《史记》在“迁殁之后”与“元成之间”流传稀少,同时朝廷对此书也相当重视。尽管如此,自宣帝到成帝继位,期间相隔仅四十余年,而百三十篇的《史记》就已亡佚十篇之多,于情于理,令人难以置信。第二,张晏言十篇则曰“亡”,当意为全佚而非残损,既然如此,那么张晏就不应该言“褚先生补阙”而应该言褚先生“作”。第三,《七略》在“以《太史公书》百三十篇”后列及“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而未提到褚补。若《史记》果有数篇尽为褚补,则《七略》与《汉书》不大可能如此轻忽而 不加指陈。可见,西汉与东汉初年的刘氏、班氏在他们的《七略》、《汉书?艺文志》中只字不提褚补,到了三国时期张晏的笔下却被大书特书,不能不令人生疑。
  
  2 部分亡佚说
  
  2.1亡书二篇说
  东汉卫宏在其编撰的《旧汉仪》中第一个提出《史记》有亡缺:“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三国时的王肃沿用了卫宏之说:“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世学者对卫宏的削书之说多有诘难。余嘉锡曰:“考之《汉书》,迁之得罪,坐救李陵耳,未尝举以为将,亦无下狱之事。则其言武帝怒削本纪,自属讹传,不可以其汉人而言信之”;梁玉绳《史记质疑》也驳斥道:“《封禅》、《平淮》诸篇,颇讥切,又何以不削?而其余几篇,不尽是讥切,非关怒削,又何以俱亡?”假如说,司马迁当世,二帝纪已被削,为什么宣帝时杨恽宣布《太史公书》只字未提及?后于卫宏的班氏父子云十篇缺,亦只字不提削书这件事。故范文澜斥之曰:“无稽之谈,不足为据”。虽说《景纪》与《武纪》是否亡佚与因何亡佚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但学者的诘难则揭露出“武帝削书”说的脆弱。“武帝削书”之故事本源于卫宏,不足据信,其言“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则应为实情。尽管早于东汉班固《汉书》的卫宏的《旧汉仪》只列出《太史公书》亡佚仅《景纪》、《武纪》两篇而已,但它与张晏列出的“十篇亡佚”中的《景纪》、《武纪》两篇是相互印证的。由此,笔者以为,《太史公书》亡佚《景纪》与《武纪》两篇的说法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2.2亡书一篇说
  提出此说的是南宋哲学家吕祖谦,他在著述《大事记解题》卷十中说到:“以张晏所列亡篇之目校之《史记》,或其篇目俱在,或草具而未成。惟《武纪》一篇亡耳”,“卫宏《旧汉仪》注曰:‘司马迁作本纪,极言景帝之短,及武帝之过,武帝怒而削之。’卫宏与班固同时,两纪俱亡”。吕祖谦在此引用卫宏的说法是为了说明《武纪》的亡佚,但与其说法矛盾的是卫宏和班固都认为《景纪》也亡佚了。但在吕祖谦看来《武纪》亡而其他篇目俱在是因为:“《景纪》所以复出者,武帝特能毁其副在京师者耳,藏之名山,固有它本也。自注:‘如《古文尚书》,汉魏儒皆不见,至晋南渡后始出’。《武纪》终不见者,岂非指切尤甚,民间亦畏祸而不敢藏乎”。清人王?在《柔桥文抄》中提出与吕祖谦相同的观点:“张晏谓,迁没之后,亡《景纪》……《龟策列传》,其说殆未可信。然班固于《艺文志》亦云十篇有录无书,岂当时副在京师者亡其十篇,而藏之名山者后复出也欤”!笔者认为,此种说法不足之处有二:第一,亡佚而复出的理由不充分,且所举证的例子本身就是个错误,特别是吕祖谦用《古文尚书》的复出与《史记》的佚而复出相比较,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复出的《古文尚书》是伪作;吕祖谦和王菜另一个复出的理由是“副在京师”者亡其十篇,而“藏之名山”的副本复出,但是这个理由没有其他旁证的支持,缺乏说服力。第二,缺少足够的证据驳斥张晏说之错误,故“亡书一篇说”也就站不住脚。
  
  2.3亡书七篇说
  此种说法源于清人梁玉绳。梁在《史记志疑》中说:“盖《史记》凡阙七篇,十篇乃七篇之讹。故两汉书所谓十篇无书固非,而谓九篇具存者尤非也。七篇者:《今上本纪》一,《礼书》二,《乐书》三,《历书》四,《三王世家》五,《日者传》六,《龟策传》七。或问以十篇为七篇之讹,何据?曰:《史》、《汉》中七、十两家互舛甚多,而所以误者,篆隶字形相似,《隶释?孔和碑》三月廿十日是已”。梁玉绳凭籍《史记》、《汉书》中“七”和“十”相混淆的错误较多,便判断“十”是“七”的讹字,故认为《史记》所缺应为七篇而非十篇。梁氏的观点可视为一家之言,但它没有得到学者的支持与认可,余嘉锡“榷而论之,其谬有七”予以反驳。这七点可归纳为:第一,梁玉绳在引用司马贞的话语时,擅自加入“褚先生”厚诬古人;第二,张守节认为十篇皆褚先生所补,只是一家之言,但梁玉绳却认为张晏、裴驷、司马贞诸人都认同是褚先生补了十篇;第三,把褚先生在《三代世表》、《建元侯表》等篇的附益与为迁殁后所亡失十篇混为一谈;第四,知道《律书》即《兵书》,却又说《兵书》为序目所无,前后矛盾;第五,尽人皆知《史记》不止褚先生一人所补,但梁玉绳却还旁征博引,为不止褚少孙一人所补予以辩驳;第六,《汉书》、《后汉书》皆称《史记》十篇缺,魏晋之人也从之,而独到梁玉绳时认为“十”是“七”的讹字,缺乏有力证据;第七,在梁玉绳所列的七篇之中《历书》是张晏所列十篇之外的,但是此篇梁玉绳认为前序尚存,历书甲子篇以下为后人所赠入。既然前序尚存,又怎么能说是有录无书?
  以上三种说法对十篇亡佚之说的争论,观点比较明确,皆认为所亡的篇目是整篇亡佚,其焦点则集中在到底亡佚了几篇。随着后人对《史记》研究的不断深入,则有更多的人认为班固《太史公书》“十篇缺,有录无书”,只是记录了当时所见的实情,并未直言十篇亡佚;或许有些篇章仍存在,只是无法说明其他流传渠道;或许有些篇章残缺,只剩下司马迁的序或论而已;或许有些篇章确实全部亡佚。笔者认为这种亡缺并存之说是比较客观的、成熟的。
  较早持此观点的是清人王鸣盛,他的《十七史商榷卷一?十篇有录无书》曰:“然则《汉书》所谓十篇有录无书者,今惟《武纪》灼然全亡,《三王世家》、《日者》、《龟策传》为未成之笔,但可云阙,不可云亡,其余皆不见所亡何文”。在王鸣盛看来,“十篇缺,有录无书”并不是简单的存、亡问题,十篇之中尚有部分未成之笔,是阙而非亡。王氏的观点丰富了“十篇缺,有录无书”的含义,使长期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更趋合理。孙同元不仅赞同王鸣盛的观点而且又进行了详释,只是孙同元所列出的篇目与王鸣盛的考辨略有出入。孙同元《史记缺补篇考》认为:“盖十篇中《景纪》、《兵书》、《傅靳传》三篇俱全,并无阙文;《礼书》、《乐书》、《将相表》、《龟策传》四篇,其上半篇尚史公之旧;《武纪》、《三王世家》、《日者传》三篇,不特与史公文不类,且恐非少孙一人所补”。孙氏的观点非常明确:《太史公书》十篇之中,有三篇是没有亡缺的;《礼书》、《乐书》、《将相表》、《龟策传》四篇,上半篇为太史公原笔,下半篇为后人所补,这四篇是残缺而非整篇亡佚;《日者传》《武纪》、《三王世家》三篇,不仅与太史公文笔不相一致,而且非褚少孙一人补添的痕迹明显,因此,这三篇整篇亡佚的可能性比较大。随着后世学者对王、孙两家观点的更进一步研究,又形成了一种新的解释,即“亡四存六说”。
  
  2.4亡四存六说(或称“亡一残四存五说”)
  当代人张大可在其《残缺与补窜考辨》以及《史记研究?史记断限与残缺补窜考辨》中提出 了此种观点。张大可立足于《史记》本证,重点考辨《史记》的残缺与补窜。他通过解剖《史记》篇数、总字数、断限三者的联系,全面统计《史记》各种断限字数,并采用表载形式排比各种资料,综核各家所考,按核《史记》原书,验之以本证,认为“张晏所列十篇亡书目录,实际亡缺四篇,即《武纪》、《礼书》、《乐书》、《兵书》”;“且《礼》、《乐》、《律》三书篇首之《序》我们认为是补缺者所搜求的《太史公书》亡篇之逸文,也可以说这三篇均是残而非全亡。《将相表》因《序》亡而《表》存,也可以说残。因此张晏所列十篇亡书目录,即可云亡四存六,亦可云亡一残四存五”。
  张大可的研究目前也得到了学者的认可。何世华在其文章《关于司马迁的卒年和的断限、残缺问题》中就持有相同的看法:“综上所述,班、张所说的‘十篇有录无书’,虽然情况各异,但真正‘无书’的只有《今上本纪》一篇而已。如果再加上只有序存的《礼书》、《乐书》、《兵书》,也只有四篇亡佚”。吴汝煜的《关于的著述目的、断限及其他》也认为:“张晏所列亡佚的十篇,并未全亡。《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礼书》、《傅靳蒯成列传》在未获明确证据以前,仍应视为司马迁原作。《三王世家》中,‘太史公日’亦应视为司马迁手笔”。另外张大可、安平秋、俞樟华主编的《史记研究集成》其中观点在张大可的研究基础之上更加细化,认为是“亡二残三存五”,所亡的是《武纪》、《兵书》,与张大可的“亡一残四存五”不同之处在于把《兵书》列于所亡之书内,这可以看作是此种观点的进一步深入。这种观点挖掘了《史记》本身的内证资料,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无法给人以满意的解释。首先,对于《礼书》、《乐书》、《兵书》、《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中的“太史公日”不能给人以信服的证据说明就是司马迁本人,而非后人伪造。其次,从内容、体例方面也不能很好地说明《日者列传》、《龟策列传》、《三王世家》与《史记》大部分篇章不同的原因。所以此种观点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
  
  3 十篇未亡说
  
  3.1十篇草创未成
  此说发轫于唐代史官刘知几。唐以前,人们对张晏的十篇全亡之说和所列的篇目并无异议,从唐人刘知几开始持异议者增多,争论也日渐激烈。刘知几认为十篇只是未成,并非亡佚。“至宣帝时,迁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而十篇未成,有录而已”。并自注云:“张晏《汉书注》云十篇迁殁后亡失,此说非也”。在刘知几看来,班固《汉书》所记载《太史公书》“十篇缺,有录无书”是因为司马迁当时并没有将这十篇完成,并非是亡佚才造成“十篇缺,有录无书”。清代纪昀等人所编丛书鸿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认同刘知几的观点,曰:“刘知几《史通》则以为十篇未成,有录而已,驳斥张晏之说为非。今考《日者》、《龟策》二传,并有‘太史公曰’又有‘褚先生曰’是为补缀残稿之证明,当以知几为是”。在四库馆臣看来,张晏举出的十篇之中,因为有些篇章“太史公曰”与“褚先生曰”两者并存,所以就认为是司马迁没有完成,而由后人褚少孙先生补充完成,因此,赞同并支持刘知几所提出的十篇草创未成之说。由于此种说法证据不足,所以没有赢得广泛的支持。
  
  3.2十篇未亡
  这是近人李长之的主张,他认为“《史记》有零星的补缀,却无整篇的散亡。《史记》每一篇中都不免有点假,但每一篇也有一部分真”。
  在笔者看来,“十篇草创未成”不足之处有三:其一,据相关文献记载,司马迁外孙杨恽宣布《史记》时并未说“十篇未成”,而刘知几却以此为论据;其二,纪昀等人赞同刘氏“草创未成说”的一个主要论据是“太史公日”与“褚先生曰”并存,但并未进一步考证“太史公日”是否为后人所加;其三,刘知几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时,缺乏有力的证据说明张晏的观点是错误的。“十篇未亡”的主张虽说是立足于十篇本身的考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李长之认为《五帝本纪》是司马迁借重抄《封禅书》之法加重对武帝迷信鬼神的讽刺。显然,用这种说法评判司马迁的治史态度,值得商榷。
  以上各种说法,都是通过对张晏列出的十篇进行考辨,最终得出的无外乎十篇“全亡”、“部分亡”、“未亡”三种结论,很少有学者去考证张晏所列十篇之外其他篇章的存佚情况。例外的是,吴承志虽说同意十篇亡佚,但否认张晏所列篇目,他在《横阳札记》卷九中说:“初疑彪所云十篇,谓《孝武纪》、《礼书》、《乐志》、《律书》、《三王世家》、《日者传》、《龟策传》、及《天官书》、《循吏滑稽两传》,无《孝景纪》、《将相表》、《傅靳传》。晏说有误”。尽管吴承志提出了与张晏不同的“十篇有录无书”之说,但它存在一个致命的失误,即所列篇目为九篇而非十篇,从而导致这种观点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共鸣。所以这也只是吴承志的一家之言,在此举出仅供参考。
  综上所述,关于《史记》的亡篇问题,虽说后世学者考辨不停,论争不休,也形成了诸多观点,但至今仍未形成定论。因此,笔者认为,或许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把研究引向深入。第一,引起学者争论的是班固所云“十篇缺,有录无书”,《史记》亡篇疑问的关键就在于此。班固所云“十篇缺,有录无书”有两个疑问;①刘向、刘歆作《别录》、《七略》时他们所看到的《史记》是否出现亡缺,即二刘与班固所见的《史记》是否为同一版本;②“有录无书”中的“录”到底指的是什么?是指目录,还是指其他什么内容?第二,纵观历代学者关于《史记》亡佚之说的考辩,很少有人跳出张晏所列十篇的窠臼而另起炉灶,所以问题就在于张晏所说是否正确,以后研究是否应从全局出发,整体性地去研究《史记》,并从中发现哪些篇章可能亡佚而被后人所补;第三,关于对亡佚篇目的判断,学者们始终把是否为后人所补做为判断标准,到后来逐渐完善为从版本、体例、内容等多方面综合去判断。但这些论据都还是挖掘本证,并不能十分令人信服。所以以后能否找到他证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例如更多地关注考古资料以及张晏之外同时代或者更早人的考证。正是由于缺少旁证才会让争论持续这么久。刘向《别录》唐以前犹存,至唐以后渐次散佚,缺少旁证,故学者对《史记》十篇亡缺之说由信而不疑逐渐开始怀疑,遂成疑案。总之,疑案与《史记》的补窜、断限问题交织在一起,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只关注其中一点,而应该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研究,或许能从中寻找出一个令学界满意的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史记 述评 研究 《史记》亡缺研究述评 史记亡缺研究述评 赵生群史记研究述评pdf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