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e-first\e-only模式的思考与探索:first love 歌词 罗马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主要从文献资源采购角度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读者需求发生的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心已由纸本文献资源向电子资源转移。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外文期刊采购情况和电子资源经费情况的调查分析,深层次了解外文期刊采购现状,论证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电子先行政策的可行性,并提出对e-Omy文献的未来趋势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外文期刊 电子资源 纸本期刊 采购经费 读者需求
  [分类号]G250.7
  
  1 引言
  
  近年来,“e-first、e-only”这样的词语在图书馆界逐渐流行,如今其知晓度更是与日俱增。纵观图书情报界对于e-only(仅电子资源馆藏)的研究,大部份文献针对e-first(采购电子先行)趋势下纸本文献与电子文献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及从经济学角度对纸本文献和电子文献进行成本比较和优化电子资源建设的研究。而笔者感兴趣的则从文献资源采购角度思考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即向电子化、网络化倾斜。笔者认为,至少在期刊的文献资源建设上,e-first、e-only是大势所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对e―only未来建设着手进行探索与思考。
  
  2 读者行为调查分析
  
  2.1 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分析
  网络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读者推荐、互动访问等方式获取的读者需求大致有4种:①由于学科交叉性,科研人员除获取本专业研究信息外,还需要大量交叉学科的知识。读者希望用简便的搜索引擎快捷地获取信息,需要的是具体知识内容的表述,关注的是具有针对性的单篇论文或单本期刊的内容。②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使得读者更需要综合集成的具有个性化配置的信息分析和知识计算的网络资源平台。③为了获取最新的知识点,科研人员不仅需要来自出版者和信息服务商提供的已正式发表的文章,还需要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灰色数字化文献,如交流经验、交换知识、共享科学数据等,而这些可通过网络有效的实现。④读者更倾向于动态的图像,一目了然地显现知识内容间的关联。
  2.2 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阅读对象、阅读环境分析
  在网络环境下,不仅文字是读者的阅读对象,图片、音像、色彩等都是读者需求的阅读对象,声像并茂,动静结合,能激发读者获取信息的欲望,加深读者对信息的理解。凭借网络,各种数字图书馆、网上图书馆、学习网等踊跃而生,开放式的阅读环境,没有时空的限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获取、交流,打破了原有纸本资源的各种束缚。欧盟的网上图书馆(www.europeana.eu),通过互联网保存和传播欧洲2000多年的人文历史,“一站式”服务为不经常出门的人提供方便。大英图书馆在其2008-2009年度报告也指出:“超过120万人访问过其学习网站,比2007年度增长了60%;65%读者申请通过电子传递,比2007年度增长了60%”。随着3G高速无线网络的出现,读者通过数字移动阅读器或智能手机下载各种电子书,阅读最新的报纸和刊物,扩大了读者阅读空间,同时节省了时间。
  
  3 文献资源采购调查分析
  
  3.1 国内外图书馆近几年外文期刊采购情况调查分析
  
  近几年,基于读者的需求发生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心已由纸本文献资源向电子资源转移。经邮件咨询得知,许多高校图书馆都采取e-first的采购方案,把Wiley、Elsevier等数据库捆绑纸本刊转为电子刊,可节约10%~15%经费用于其他电子期刊的采购。力度较大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不包括医学馆),其近两年的外文纸本现刊采购量已从2 500多种下降到现在的300多种,而中外文数据库却增至近百种。从表1中得知,高校图书馆从2008年起开始减订捆绑型纸本刊,至2009年时减订外文纸本期刊数最大。上海交通大学近两年纸本刊订购量剧减,至2010年预订只有420种,不足2007年的一半;复旦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也是年年递减纸本现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2007年外文期刊减刊幅度最大,由原来的498种减至159种,减幅达68.27%,并开始订购e-only外文期刊。国外一些研究型图书馆实行e-oMy资源建设的幅度比国内大,如美国国家实验室研究图书馆取消了所有纸本刊的订购;耶鲁大学科技图书馆、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等国外研究型图书馆都把采购目标定为全电子化。调查分析表明,图书馆采取e-first甚至e-only采购政策是完全可行的。除非读者强烈推荐的某种期刊至今仍未发行电子版,图书馆才会考虑采购纸本期刊。
  3.2 国内外图书馆近几年电子资源采购经费调查分析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大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呈上升趋势,所用经费不断增长。本文所列的国外5所高校图书馆、上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7所“211工程”院校图书馆及1所研究所的电子资源采购经费的调查结果,显示了当今图书馆资源建设新趋向。如表2、表3所示:
  
  表2 2004-2007年国外部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所有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经费开支比例持续走高。特别是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2008年电子资源经费占图书总经费高达86.03%。比2004年提高118%。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2009年电子资源经费比2006年增加10倍。数据说明近几年数字化浪潮席卷世界,以电子资源为基础的文献资源建设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潮流和热点,电子资源取代(或者说基本取代)纸质资源指日可待。
  3.3 e-first政策驱动下外文期刊采购工作的现状分析
  从2009年上海市外文期刊采购协调会议上了解到,上海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所外文纸本期刊经费逐年下降,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外文期刊预订经费基本上不到2007年的一半。又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2006年外文期刊经费占图书总经费高达85%,而2009年只占23%,与2006年相比减少近62%。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3.3.1 出版物载体发生新变化 从2010年度外文期刊预订情况可以看出,出版商的思路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献资源建设向电子化发展,重视与读者用户点对点的沟通。用户按需进行单刊期订购或单篇订购、跨学科自选数据库打包等新型供应模式正逐步兴起。许多外文期刊停止出版纸本,仅提供网络版。如Chemical Abstracts和Collection D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0010-0765)停止出版纸本刊,只以网络版电子期刊形式服务于用户。又有不少期刊没有纯纸本刊 供应,以电子加纸本形式供应,如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0f Sciences 0f the United States 0f America(0027―8424)。出版物载体发生变化为未来e-only作了很好的铺垫。
  3.3.2 免费获取期刊的利用 在电子期刊的冲击和强制开放政策的鞭策下,开放式获取期刊(0pen Access Journals,简称OA刊)发展迅猛,如Nucleic Acids Re-search(ISSN:0305―1048)和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ISSN:1092-8758),2010年转为OA刊。图书馆网站只要实现对此文献全文的链接,并建立索引,读者就可无限制的访问、下载、复制等。图书馆若停订此纸本刊,可节省将近5 300元美金。另外,各供应商或代理商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起开放存取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并与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对接,供读者方便检索获取信息。笔者在2009年11月16日通过对各公司网站查询发现: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的Socolar有10 076种OA期刊12 159 118篇文章;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全国有需求的非营利学术科研机构以IP开通提供服务47个学术出版机构513种现刊(OA刊)。因此,在外文期刊征订前查询是否有免费获取资源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能免费开放获取的,就不必续订或增订纸本刊或电子刊,同样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3.3.3 合理订购数据库 在网络环境下,对于读者推荐的期刊,遵循e-first的订购政策,与馆藏期刊相结合订购数据库是性价比较高的采购方式。2008年9月,笔者分析读者推荐情况后发现:读者推荐由AmericanPhysical Society出版的4种纸本外文期刊需支付10 445美金,而本馆订有该出版社的三种纸本期刊,计9 485美金,而APS数据库只需付2 534美金(2009年集团订购价格8 475美金减去续订纸本刊的电子内容费5 940美金),就能查阅APS出版的8种期刊。所以只要订购了无纸本刊的APS数据库,就可节约一笔不小的经费。又如读者推荐了经典期刊Cell,其纸本价为1875美元,而订购Cell Press全库(9种期刊)2009年度只需要2 702美元(无须捆绑纸本刊),所以也增订了Cell全文数据库(详见拙文)。在网络环境下,逐步把纸本刊过渡到电子刊,是当前文献资源建设的主流,是图书馆迅速走向e-only的必经之路。
  
  4 未来的思考和建议
  
  200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年会在芝加哥举行,年会的焦点是虚拟和移动技术。有学者指出未来趋势:“在五年内,移动设备将取代电脑成为最主流的计算机设备。图书馆最好能为移动设备的爆炸性发展做好物质和技术的双重准备。”今天的图书馆已把文献资料建设的重点倾向于电子资源,以适应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和未来的发展。然而,电子资源的不稳定性、垄断性和不易长期保存困扰着图书馆界。为迎接无纸化时代的到来,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4.1 有效备份、加强合作,促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制建设
  e-only环境下对科技文献资源的长期保存非常重要,这关系到电子资源能否持久的获取与利用。目前,电子资源的不稳定性不仅表现在网络安全方面,更表现在出版商或集成商的垄断。几乎所有外文全文数据库的电子资源都保存在出版商或集成商的服务器上,图书馆没有控制权,一旦中止服务,后果极为严重。笔者建议:加大科技力量,尽快建立电子资源长期保存机制,建立联合区域馆藏,走共享之路,实现对纸本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永久保存。国家级图书馆、地级市级图书馆实行“藏用并举”的原则,有步骤地实现较完整的外文期刊纸本保障和有效数字备份,特别是以e-only出版方式引进的外文期刊对应的纸本备份建设,并且逐步加大对灰色文献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电子资源的国家保障体系建设。一旦遗失数据便可从备份文献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4.2 工作重点转向数据挖掘、关联分析、个性化服务
  未来图书馆将突破文献查询与获取功能,转向对综合信息的知识呈现、关联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知识计算。也就是说,未来图书馆是宏观的和虚拟的世界,经过二次加工形成一个数字化综合知识资源的系统。除了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以外,商业信息资源、研究报告、学术活动交流经验信息、自主知识资产和原生开放数字知识资源等电子资源也将是长期保存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国科学院为未来设想建立一个共享服务网格,实现科学数据的自动采集、获取、传输、处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科研环境。笔者认为,未来图书馆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针对一个新的课题或领域,通过快速知识格式化,迅速定制个人信息空间和知识库提供给特定读者(WAP手机用户),有机地融入到读者的科研环境与科研过程中。读者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图书馆的服务。
  4.3 开拓新服务,建立完全共享空间和“文献银行”
  外文数据库的价格以每年7%左右的涨幅不断攀升,由于经费有限,许多图书馆普遍采用“只用不藏”的原则,而一旦中止订购,就会陷入僵局。笔者设想:①建立全国性的电子资源完全共享空间,由国家财政作坚强后盾统一购买,提供稳定、有科学氛围的阅读空间,全国科研人员直接上平台使用,避免了各图书馆由于经费原因造成的困局;②出版商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并设立官方统一跨库检索系统,建立“文献银行”,读者可在此平台上建账户,此“文献银行”可将文献直接卖给读者,也可收购读者的文献作品。实行谁使用谁付款、谁提供谁收益的政策。电子资源的使用(出售)直接与作者的收益相关,鼓励读者发表优秀的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探索 思考 模式 网络环境下e-first e-only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网络环境下 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思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