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给地产建筑行业的警示】 地产行业好还是建筑行业好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地震对什么考验最大?答案是建筑行业。因为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物的倒塌。   大约500年前,有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说到建筑的三大要素,就是坚固、适用和美观。三者中,坚固是第一位的,因为关乎生命。
  而汶川大地震中的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恰恰在住房甚至在学校等公共建筑上,建筑的坚固性很差。在农村大多就地取材,土石结构垒起房屋,城镇稍好一些也就是砖混结构。以至于强震一来,大多倒塌。尤其是楼房,层层废墟叠加,很难营救。
  本次地震应该能让地产建筑行业重视起防震的问题和建筑质量问题了,这可是数万人生命的代价啊!那么,建筑如何才能提高抗震能力呢?
  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关键是建筑结构。
  中国的建筑标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很低,导致很多问题出现。据统计,目前全国城乡近90%的建筑是砖砌体,就是在地震地区比例也很高。
  1976年唐山大地震伤亡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建筑主要是砖混结构(砖砌体),这是一种脆性结构,其抗拉和抗剪能力均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砖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破坏和倒塌。
  目前流行在多层砖房的设计中过度追求大开间、大门洞、大悬挑,甚至通窗效果等,又将大大削弱房屋的抗震能力。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在现实过程中有很多野蛮装修出现,动辄破坏墙体,制造隐患。
  在这一点上日本建筑值得我们学习。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有太多的血的教训,所以日本的建筑也是最能抗震的。其低层建筑和多层建筑,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木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中高层建筑则是全剪力墙结构与框剪结构,高层建筑则多采用变形更好的钢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这样在地震时很难倒塌,减少了人的伤亡,保证了人的安全。
  青岛不是地震区,所以在结构建筑的规定上比较宽松;烟台和威海就比较严格,多层也基本上都是框架结构。
  目前青岛多层楼盘多用的是砖混结构,只有少数几个楼盘用框架结构:高层楼盘多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全剪力墙结构很少。当然这与青岛不是地震区有关。但还是希望多做框架结构,少做砖混。
  应该在以后的建筑制度制定上,在低层与多层民用建筑中,逐步减少直至取消砖混预制楼板结构,大力推广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指的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它是由配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承受竖向力和风与地震等水平力构件的结构体系,因此也称为抗震墙结构)全剪力墙结构能够释放地震剪力,作为应对地震最有效的结构形式,应在地震地区直接规定必须采用。
  建筑物抗震能力还决定于建筑质量。
  由于唐山大地震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的房屋建造比较重视抗震问题,所以抗震性能一般较好,而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转变,偷工减料现象屡见不鲜,且监管不力,房屋质量同比有下降趋势;近些年来,设计领域施行图纸审查,严格执行国家设计标准,且在大城市普及执行情况较好,因此房屋质量有一定保障,当然施工过程中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拖欠工程款现象依然存在,且施工队伍参差不齐,因此依然是薄弱环节,有待改善。
  目前土建成本在楼盘销售总价中的比例越来越低。青岛很多数万元一平方米的高端楼盘,土建工程造价也每平方米只有一千多元。建筑企业利润低,就会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为什么砖混结构用得多?因为每平方米能比框剪结构少二三百元。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高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建筑设计。
  好的建筑设计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释放震力,避免建筑物倒塌。这样的例子建筑史上还是很多的。
  西安著名的小雁塔就是一个奇迹。建于8世纪初的唐朝,40多米高,至今整整1300年了,期间历经70多次大小地震,至今屹立。最为奇特的是明朝中期的三次大地震,颇有惊险。1487年地震,15层的塔楼自上而下震裂一个一尺多宽的大口子,一塔变成两塔,大家以为要倒,哪知道34年后1521年再次地震,竟然裂缝合成,恢复原貌,当时人以为佛祖显灵了!又过35年,1556年,再次大地震,将塔的14、15两层震塌,剩余13层至今屹立。后来建筑学家研究这个建筑的时候,发现奥妙在于其地基是用半圆形夯土筑成,能够有效释放地震力,古人之智慧,让现代人建筑从业者羞愧。
  说到外国建筑,就是20世纪四大建筑宗师之一的赖特设计的日本东京帝国饭店,这位美国建筑大师以流水别墅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独特设计著称。而帝国饭店不仅仅体现在东西风格融合的美观上,其在防震方面下的大功夫更让人佩服。赖特在设计中采用了悬臂结构、管线深埋、铜制屋顶等多项技术,连庭院中的水池也考虑到可以兼作消防水源之用,大大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这座1922年完成的建筑在一年后就遭遇了日本历史最强的关西大地震,在周边建筑不是成为废墟就是破坏严重的情况下,该建筑却丝毫未损,堪称奇迹。
  最后,借用秋风先生的一句话: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控制自然,但是,优良的制度却可以把自然的暴虐所带来的损害控制在最低程度。这次大地震暴露了中国在建筑制度和实际操作方面的众多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足够明智,这次地震也可以成为一次难得的反思和纠错的机会。但愿这次大灾难能够成为中国从根本上改进其建筑行业制度的新起点。

相关热词搜索:警示 大地震 建筑行业 大地震给地产建筑行业的警示 地震对房地产业的四大影响 潘石屹地震给我最大的提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