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的后现代生存|后现代装修风格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市场经济刺激了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演出市场异常活跃,但身为中国国粹的京剧却是曲高和寡,演出市场更是惨淡。近年来,在专家学者“弘扬国粹”的呼吁下,京剧开始复苏,各大院团也都在探索适合京剧发展的市场化道路。青岛市京剧院作为一家专业的京剧院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了演出市场的“青岛京剧院现象”,拓展了国粹的市场空间,也开创了青岛京剧的复兴之路,剧团每年平均演出200场左右,年均创收达100多万元。
  
  2005年,文化部在全国76家京剧院团中评估审定了17个全国省级重点京剧院,青岛市京剧院名列其中,成为山东省惟一一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在这次评估中,北京的专家们给予青岛市京剧院很高的评价:办院理念新颖,有思想,有朝气,经营活。
  回首近60年的发展轨迹,青岛京剧院的生存之道颇有借鉴意义。
  
  “言归正传”唱红全国
  
  青岛虽然建埠时间不长,却与京剧有着很深的渊源。自建埠以来,青岛就是京剧的“四大码头”之一,京剧界有“红不红,看山东”的说法,胶东的百姓懂戏,又爱戏。上世纪20年代,京剧开始活跃在青岛的舞台上,青岛票社林立,人才辈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城区有十几家戏院,其中有六七家专门演京剧。京剧界前后“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京剧名角都曾来青岛演出,青岛的票友会也很多,票友的专业水准很高。
  正因为青岛有如此深厚的京剧文化底蕴,青岛京剧院(当时叫青岛京剧团)自1950年成立起,就汇聚了不少京剧名家,以言少朋、张春秋、张少楼、韩小楼为四大头牌。1959年,言少朋、张少楼夫妇振兴了几乎失传的言派老生艺术,轰动全国,“言归正传”成为梨园佳话。同年10月,言少朋领衔的青岛京剧团南下演出,先后到了济南、徐州、蚌埠、南京、无锡和上海,一时间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广大观众争先恐后前去欣赏几乎失传的言派戏。10月25日,中共山东省委安排为正在济南的毛泽东演出言派戏专场,同时观看的还有王稼祥、舒同(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等人。演出结束,毛泽东主动接见了言少朋、张少楼等全体演员,与大家亲切握手,并高度赞扬了言派唱腔。当时,毛泽东还请言少朋清唱《四郎探母》中的名段“杨延辉坐宫院”。其后,在剧团南下的过程中,刘少奇、陈毅、贺龙、聂荣臻等中央领导都观看了言派戏专场,受到了热烈欢迎。1960年,言少朋率青岛市京剧团趁热打铁二下江南,共到八省14个城市主要演出言派戏,历时近9个月之久。
  在1964年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青岛市京剧团与淄博京剧团联合推出了根据著名作家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京剧《红嫂》,由青岛京剧团的张春秋、李师斌领衔。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红嫂》被拍成电影《红云岗》搬上银幕。
  当时的青岛京剧团在全市各大剧场排演《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玉堂春》等京剧传统剧目。从永安剧场、遵义剧场、井冈山剧场,一直演到李沧的剧场,剧团每年演出总量在一百场左右。
  
  “三条腿走路”振兴国粹
  
  
  青岛京剧院的辉煌局面只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发生了改变。流行音乐、小品表演、迪斯科舞蹈的日渐流行,对京剧艺术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京剧观众越来越少。到上世纪90年代初,节奏缓慢的京剧艺术与观众需求逐渐脱钩,青岛京剧院也在此时跌进谷底。青岛市京剧院院长郭建青对当初面临的困境记忆犹新,据他介绍,当时剧团从原来的100多人剩下了18个人,连一台戏都排不出来。
  对京剧这个传统艺术形式而言,演出市场的萎缩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多元化的冲击外,艺术作品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作品无法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戏剧作为一种演出形式,上演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观众接受它,愿意买票去观看。就京剧而言,观众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拉大了同观众的距离。
  为了让京剧重新走近观众,青岛市京剧院启动了“三条腿”走路的运作模式:一是复排传统剧目,留住中老年观众,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二是创作“红色经典”系列,发展青年观众;三是启动“希望工程”,抢滩少儿市场。
  《杨门女将》、《秦香莲》等优秀的传统剧目一直深受中老年观众喜爱。青岛市京剧院从赢得市场、满足观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传统剧目作了较大的投入,进行重新包装整理,除了保留原剧醇厚的韵味和风格外,在整体节奏、剧本、演员、舞美、音乐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地提炼和浓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各地演出均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红灯记》的经典唱腔对于四十岁上下的一代人来说,代表的是他们的年少时光和青春岁月,样板戏对这一代人的深厚影响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青岛市京剧院先后推出了《杜鹃山》、《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飞夺泸定桥》、《方志敏》、《红灯记》等“红色经典”系列现代京剧,正是牵动了这“一代人的追忆”,把中青年观众吸引进剧场。
  对孩子们来说,孙悟空是他们最为熟悉的艺术形象,卡通、动漫、小人书、电影、电视剧……孩子们接触过多种方式的“孙悟空”,把“孙悟空”放到京剧的舞台上,正是让孩子了解京剧、喜欢京剧的最好途径。京剧振兴从娃娃抓起,就是要通过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京剧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而培养孩子们对京剧艺术的浓厚兴趣。青岛市京剧院1998年启动“希望工程”,就是把《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岔口》、《飞夺泸定桥》等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剧目一次次搬上京剧舞台。演出前,演员们分头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解什么是京剧、如何欣赏京剧,讲京剧的虚拟化、写意性、程式化,现场演示什么是舞台上的“日行千里”,什么样的动作意味着“开门”等等。在演出中又结合舞台表演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生旦净末丑”,什么是“唱念做打”,在青少年中普及京剧的基本知识。慢慢地,青岛的青少年看懂了,江苏的青少年看懂了,上海的青少年也看懂了。
  在儿童京剧的曲目创新方面,1999年7月,青岛市京剧院以革命历史题材为突破口,推出了反映抗战时期少年儿童战斗故事的京剧现代戏《生死峡谷》。这部1小时40分的精品特色剧,目前累计演出达380多场,成为全国京剧界创优创新的旗帜。《生死峡谷》与随后推出的抗战题材的儿童剧《北斗星》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三条腿”的走路模式让青岛京剧院焕发了新的生机,再度走向辉煌,也为京剧的振兴和普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两张王牌闯进“金三角”
  
  剧院要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并求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在演出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多演出、多收入、多创收。青岛市京剧院在演出运作方面,一改计划经济时期等客上门的做法,主动出击,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演出市场60%的份额在江浙沪地区,被称为中国演出市场的“金三角”,这一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剧场多,群众看戏的氛围很浓,当地的京剧院团却很少。因此,青岛市京剧院从1999年开始“走出去”,把启动以江浙沪为代表的南方市场作为剧团进军演出市场的突破口。
  一个地方京剧院团,是如何在京剧并不盛行的南方演出市场站稳脚跟的?回顾10年来“闯荡金三角”的过程,青岛市京剧院院长郭建青总结出“两张王牌”的经验。
  第一张王牌是“双赢”,即青岛市京剧院与当地的演出公司、经纪人的“双赢”。青岛市京剧院在当初考察南方市场时发现,虽然当地接待的演出团队非常多,但是很多大牌的演出团体提出的各种要求比较苛刻,给当地的演出公司和经纪人造成很大压力。青岛市京剧院在研究市场时提出换位思考,在考虑自己盈利的同时,主动将观众和演出商的承受能力考虑进去,尽可能地减少流程环节、减少演出成本。在赴江浙沪一带演出时,青岛市京剧院用自己的车队,运输人员、布景、道具、灯光,既快又方便,并通过科学布局,使演出点连成片,将成本再次分摊,大大减少了演出商的负担,增加了演出商的收入,实现了双赢,因此得到了许多演出商的欢迎,连续五年在江浙沪演出洽谈会上被评为守合同、重信誉演出团体。如今,青岛市京剧院已占领了江浙沪及山东的大部分演出市场。
  青岛市京剧院打出的第二张王牌就是“质量”。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推出精品,让每一出戏都掷地有声。在盛行“大投入、大制作”的创作背景下,青岛市京剧院坚持走自己的创作模式,“老戏新演,老演新戏”,靠精品赢得市场。据江浙沪地区演出商的反馈信息,青岛京剧院的演出质量甚至超过了全国一些大牌的演出团体。郭建青院长认为,很多剧团动辄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排演一出新戏,演过几场之后即被“雪藏”是很可悲的现象。衡量一部戏是否好看的标准,并不在于这部戏投入了多少资金,也不在于这部戏获了什么奖项,关键要看市场是否认可,有市场才有生命力。2004年,青岛市京剧院推出的红色经典京剧《方志敏》被中共青岛市委作为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典型题材,为青岛市市直机关和各区机关共产党员连续演出52场,并应上海演出家协会邀请,在上海市影剧院、南汇剧院、浦东大剧院演出近80场,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上海近年来少有的外地剧院在沪大规模演出。上海《新民晚报》和北京《娱乐信报》为此纷纷发表文章,称该剧是“没有口号式台词的京剧”、“讴歌革命先烈,形式新颖活泼”的红色舞台剧。
  青岛市京剧院2008年参加第五届京剧节并获得一等奖的现代京剧《驼哥与金兰》,仅投入了100万元,京剧节结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走进校园、社区,并赴北京演出,连续演出59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青岛市京剧院将对该剧进行重新打造,并赴江浙沪地区巡演。
  
  人才培养不拘一格
  
  从传统角度讲,京剧是“角”的艺术,完全依靠演员来体现。没有传承,京剧就没有了人才;没有了人才,京剧就没有了发展,培养后起之秀是京剧的百年大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每一个京剧院团的工作重点。虽然青岛京剧院没有京剧界数一数二的大腕名角,但是却能在演出市场上屡创佳绩,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的打造。用青岛市京剧院书记、副院长胡文龙的话说:“青岛京剧院本身就是一块招牌。在我们走过的演出市场上,观众认的就是青岛京剧院这块牌子。”
  自1996年开始,青岛市京剧院开始走自己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模式。1997年,在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事特办,一次性从山东戏剧学校招收了20多名演员,充实了演出队伍。青岛市京剧院克服了没有专业演出场地的困难,利用各种机会为演员们创造演出机会,使演员们在演出中积累经验,提高艺术水平。2006年11月20日,青岛市京剧院精心组织了集体拜师晚会,邀请京剧名家梅葆玖、尚长荣、叶少兰、李鸣岩同时收青岛市京剧院的青年优秀演员刘瑛、焦鹏飞、刘佳、张秀晶为徒,在全国京剧界传为美谈。
  经过多年的打造,青岛市京剧院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演出团队,年轻演员成为剧院的生力军。江浙沪地区的演出商认为“青岛市京剧院的团队精神好,演员守纪律、有素质”,这是双方合作不断加深的基础和动力。
  2008年12月,青岛市京剧院与北京歌华天创演艺公司合作,赴京演出大型视觉京剧《新白蛇传》,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利用短短18天的时间,排演全部剧目,演出水平及工作态度赢得了演艺公司的赞许。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团队连续演出134场,铸就了驻场演出的成功,创造了一台京剧剧目在同一剧场连续上演百余场的奇迹,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As a professional Peking opera theatre, Qingdao Peking Opera Theatre has made constant innovations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legacy of traditional essence. As a result, it has broadened the market and explored a way for the revival of Peking opera. Every year, Qingdao Peking Opera puts on more than 200 performances, which turn over revenues of more than one million yuan.
  In 2005, among the 76 Peking opera theatres nationwide,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validated 17 national provincial-level key Peking opera theatres. Qingdao Peking Opera Theatre is one of these and is the only provincial-level key Peking opera theater validated in Shandong Province.

相关热词搜索:国粹 后现代 生存 国粹的后现代生存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11 国粹的后现代生存 详解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