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劳动,幸福生活】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一时间,“尊严”二字成为矿工热议的话题。那么,怎样才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兖矿集团的实践是,体面劳动,幸福生活,使每个人尽享尊严。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重要的一项。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改善职工劳动环境,使他们工作得更安全、更舒适。”
  
  在兖矿集团兴隆庄矿,由井口直达十采区底车场,从前步行要1个多小时,现在该矿引进安装了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只需要短短10分钟就可到达工作地点,途中还安装了一套安全智能音响系统,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和安全祝福的歌曲,职工身心放松的同时,深深体会到幸福和温馨。该矿每年都围绕改善劳动环境增加安全技措和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如顺槽运输采取无极绳牵引,减少运输环节;工作端头支护取消了单体支架,取而代之的是每套3000多万元的顺槽自移式支架,每个工作面每月可减少单体支架搬运1600多吨;掘进支护取消了“工”字钢、“V”型棚材料,取而代之的是锚网支护,每班可减少材料搬运4000多公斤。“减少了体力劳动,减少了人员接触机械的机会,安全系数就大大提高了。”综采工区技术主管刘涛感慨地说。
  改善工作环境,保障生命健康权,让职工在体面劳动中有尊严。正如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耿加怀所言:“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对企业而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改善职工劳动环境,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使他们工作得更安全、更舒适,生活更加幸福、富裕、和谐。”兖矿集团坚持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困难再多绝不以职工的生命换产量。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集团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职工的风险控制能力。同时,坚持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用人少、素质高的以科技保安全理念,全力探索符合兖矿地质条件的安全高效集约化生产模式。“十五”以来,兖矿集团累计投入生产安全费用22.6亿元,维简大修资金69.97亿元,科技研发资金24.2亿元。这些费用和资金重点投向重大灾害防治和重大隐患治理,有效地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稳定了兖矿十几年保持全国安全生产先进水平的发展态势。兖矿根据生产实际,不断调整巷道开拓方式,优化采区和工作面布局,简化生产环节和生产系统,矿井采煤工作面由4―5个减少到1―2个,生产辅助人员减少60%。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基础上,完成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年产600万吨综放装备及工艺技术研究”,形成国内能力最大、性能最好、安全可靠的综采成套装备和工艺,创出综放工作面单产684万吨国内新水平。同时,他们还研发成功煤层火灾隐患识别及控制、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瓦斯赋存规律及治理等重大自然灾害防治技术,36项技术获全国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作为企业职工而言,对幸福与尊严的理解,就是‘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在济宁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上,来自兖矿集团物资部的职工刘孔华用自己独创的快速气体切割技术工艺,在1厘米厚的钢板上刻下了“工人伟大”四个字时,赢得掌声雷动。他自创的“混合气体手工快速切割工艺”获得山东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富民兴鲁劳动奖妾。刘孔华一直淡然面对荣誉。他说“作为企业职工而言,对幸福与尊严的理解,就是‘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就是当家做主的主人翁自豪感”
  只要是人才就受到应有的尊重。对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孙计爽、高兴亮、李自友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创优的典型,兖矿集团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号召全体职工向他们学习,让他们名利双收。集团建立定期交流、走访慰问、集体谈心等制度,积极倾听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人才潜能得到最大释放,价值得到最好体现,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作为凝聚职工力量、引导职工建功立业的重要载体,与“学练树”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练兵比武、技术革新、节能减排、增收节支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2009年命名表彰创新示范岗12个、实名操作法10项和优秀岗位能手100名。
  兖矿集团认为,“经营”人才的高境界是“经营”人心,要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不仅要让人才成就事业,更要让他们受到尊重、获得荣誉,真正“体现人才的最大价值”。兖矿集团坚持民主、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坚持重学历、重职称、重资历,更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建立“赛马重于相马”的人才选拔机制。在机关管理岗位实行“逢进必考”制度,尝试公开选拔处级管理人员。2008年以来,集团组织公开竞聘正副处级管理人员21名、科级及一般管理人员200余名。部分基层矿处单位也积极进行中层管理人员公开竞聘和职工全员竞聘上岗等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大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实现了“选拔一批,考察一批,发现一批,储备一批”的开放式、广视野选人,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同时,对年轻的优秀人才,兖矿敢于大胆起用,“给位子、压担子”,坚持每两年评选一次技术专家、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技能人才,并分别给予3000元/月、1500元/月、600元/月、500元/月的技术津贴,同时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国务院特殊津贴申报、优秀中青年专家评选。
  
  “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我们有福哩!”
  
  2010年初,济二矿38名井下职工乘坐披挂红绸的康复疗养专车赴临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疗养,拉开了这个矿井下职工带薪康复疗养活动的序幕。一位井下班组长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我们有福哩!”目前,开展井下职工带薪康复疗养,兖矿在全国煤炭系统是首家也是惟一的一家。
  让职工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兖矿集团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一个典型。在关心职工身心健康,特别是对一线职工关爱方面,各矿处间出现对标互学、取长补短的动人局面。在兴隆庄矿,每天下午的信访接待办公室里,党政班子成员轮流接待职工群众来访,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和疑虑。职工群众把与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面对面交流,亲切地称为“信访直通车”。如今集团上下有20多个基层单位畅通了社情民意通道。
  帮扶职工,更要依靠职工。作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兖矿集团始终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企业理念。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由职工评议各级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制度、企业的重大决策都交职工代表谈论通过,雷打不动。这“三个雷打不动”,构成了兖矿集团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制度典范。企业对改革中的矿区小社会不懈加大亲情投入,主辅分离不分心,分账不分劲,企业社区管理全面纳入内部市场考核,构成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的社区管理体系,“邻里和谐、举止文明、治安稳定、环境优美”的温馨小区创建工作遍及百里矿区,社区广场、绿化美化、绿色供水、综合治理等便民工程在“温馨杯”竞赛中层层落实,完善扶贫送温暖、残疾人救助、大病互保等10大类基金,总金额3600多万元;面向职工子女和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聘2800个岗位;一次性照顾工亡职工子女、矿区零就业家庭子女和职工残疾子女就业……一系列举措让职工未来的好日子看得见摸得着。

相关热词搜索:体面 幸福生活 劳动 体面劳动 幸福生活 体面劳动论文 体面劳动的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