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摘抄及赏析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论语摘抄及赏析篇一:论语摘抄

学而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1.12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为政第二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里仁第四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公治长第五

5?5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3),屡憎于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雍也第六

6?16 子曰:“不有祝鮀(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泰伯第八

论语摘抄及赏析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子罕第九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绛之为贵。说而不绛,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乡党第十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10.10 食不语,寝不言。

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先进第十一

11.14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26 ??子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颜渊第十二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子路第十三

13.3 子路曰:“为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熄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13.20 曰:“言必信,行必果。”

宪问第十四

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拥着不必有仁。”

14.12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卫灵公第十五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豝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神。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语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季氏第十六

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之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谓之瞽。”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深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阳货第十七

17.14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7.18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张第十九

19.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25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尧曰第二十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摘抄及赏析篇二:论语摘抄

《论语》摘抄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巧言令色,鲜仁矣。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邻。

5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8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过犹不及。

12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近者悦,远者来。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4

见危授命,见利思义。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修己以安百姓。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5

无为而治。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当仁不让于师。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6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生而知之。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7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8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9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

小人之过也必文。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论语摘抄及赏析篇三:论语摘录

论语摘录:

每读《论语》,掩卷而思,常能启思明智,增知添觉,去惑开悟,化疑解难,受益匪浅;每读《论语》,总有新感,顿觉临高极目,山清水净,天阔地宽,眼舒心坦,豁然开怀。 现选《论语》若干,并译今语,荐与同事,共与分享!

章学方

二0一二年四月六日

1、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扩充道,而不是用道来扩充人。”

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有过错而不改的,这就叫过错了。

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顾虑,必然会有眼前的担忧。”

4、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说:“君子感到耻辱的是,说得多,做得少。”

5、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6、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孔子说:“作为士人而留恋安逸,就不配成为士人了。”

7、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的心地平坦宽广,胸襟开朗,小人却经常忧愁不安。”

10、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说:“严格要求自己,少责备别人,就能远离怨恨了。”

11、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傲慢;小人傲慢,却不安详舒泰。”

12、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询问政治。孔子说:“身居官位而不倦怠,执行政令要忠心。”

1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戒绝四种毛病:不凭主观揣测,不武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见。

1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言语而提拔人,不会因为他是坏人而排斥他的言谈。”

1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疑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恐惧”

1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1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个军队,可以使它丧失统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改变他的意志。”

1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去审察;大家都喜欢他,一定要审察。”

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担忧自己没有才能罢了,不会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的。

20、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和骄傲相比,我宁可寒酸。”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没有为了偷生而损坏仁德的,只有牺牲自己生命去保全仁德的。”

2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帮助促成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刚好相反。”

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贡问交友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就停止,不要自取其辱。”

24、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爽,幼稚而不老实,无能而不讲信用,这种人我不明白啊!”

2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朴实胜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胜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应配合恰当,既文雅又朴实,这才是个君子。”

2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考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观察他的经历、办事的手段、方法,了解他的居心何在,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住?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住?”

2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的人热爱水,仁爱的人热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爱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爱的人长寿。”

28、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所谓政治,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2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会有可以让我效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来学习,并改正那些缺点。”

30、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在言论上必会有所表现,但在言论上有所表现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

3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如果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到的也不会牢固。做人要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3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要过于饱足,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向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习并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学好了。”

3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到的财富与权贵,在我看来就如同云烟。”

3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却不去谄媚、奉承,富有却不自大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但是还比不上贫穷而乐道,虽有钱却谦虚有礼啊”

35、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向孔子请教怎样为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顺,是能够奉养父母就行了。但就拿狗和马来说吧,你也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不诚心地孝敬的话,那养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6、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就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山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半途而废。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才倒下一筐土,要继续往上堆,我自己还要坚持啊。”

37、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君子谋求学术,而不用心去谋求食物。耕种,也常常是饿着肚子;学习,常常得到俸禄。君子忧患自己得不到道,而不忧患自己得不到钱财。”

3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他人。”

39、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知道但却凭空创作的人,我不是这样的人。多听,选择正确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并全部记在心上。这样,就比生来就知道差一点。”

4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和没有毅力,因为他担负着沉重的责任而且路途遥远。

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自己的任务,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方肯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41、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脸色、十足的恭顺,这样的态度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内心隐藏着怨恨而表面上却要和他结交朋友,这样的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

4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无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43、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娇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节的调节为乐,以传扬别人的好处为乐,以多交贤能好友为乐,这便于己有益了。以骄傲放纵为乐,以纵情游荡为乐,以饮食奢欲为乐,这便于己有损了。”

44、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件思虑的事情:看之时要思虑明白,听之时要思虑清楚,脸之颜要思虑温和,貌之容要思虑恭谦,对待工作时要思虑严肃认真,言谈之时要思虑诚实,遇到问题时要思虑怎样向人请教,发怒之时要思虑有何后患,见到得益之时要思虑是否应该得到。”

45、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询问怎样做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惧怕。”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惧怕,这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反省而不感到惭愧,那有什么忧愁,有什么恐惧的?”

46、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 摘抄 赏析 论语警句摘抄 论语的摘抄和感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