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往事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地雷战是海阳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伟大的创举之一。   1940年2月,日本侵略军踏入海阳,海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战。1943年5月,瑞宇村首颗地雷炸响,拉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从此,海阳大地处处布满陷敌于灭顶之灾的雷阵,地雷战大显神威。
  海阳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高京平说,“抗战时期,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使用地雷战战术,但海阳的地雷战最有名。”“1943年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同年5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一下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这次战斗也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
  看到地雷有这么好的效果,其他村的民兵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普遍展开。高京平说:“抗战时期,民兵武器装备极差,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
  海阳民兵初期使用的地雷都是铁雷,但因造雷所需原料生铁十分匮乏,海阳民兵绞尽脑汁,在地雷的选材上动起了脑筋,开始琢磨如何就地取材。
  当年参加过地雷战84岁的老英雄赵新瑞,对60多年前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村里一个老石匠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咱们这里石头这么多,能不能用石头炸啊?几个人立即找来石头开始试验,打眼、填药、装引信……数次试验后终于成功。”其实,迫使海阳民兵发明石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有利于地雷的隐藏。因屡遭铁雷袭击,敌人开始用探雷器进行排雷,但天然的石雷却是探雷器探不出来的。
  没有炸药怎么办?赵新瑞介绍,他们很快采用土法造出了“土炸药”,一硝、二磺、三木炭,然后用石碾将其碾成末装入石雷中,威力和炸药差不多。
  1943年5月,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为验证炸药效果,带领民兵埋了70余颗石雷,全部“开花”,一次炸死敌人17名。海阳全县民兵开始普遍学习制作并使用石雷……“电影《地雷战》中的梅花雷、头发丝雷、真假子母雷、钉子雷、水雷等其实都是后来的采访者命名的。在那个时期,并没有这么多名字,大多是在敌人破解一种引爆方法后民兵们再创新一种方法。”高京平说,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于是,民兵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挖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针对敌人赶着老百姓在前面探路,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规律地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先后制造和改进了“钉子雷”、“水雷”、“梅花雷”等30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彻底陷入了地雷战的汪洋大海中。
  当时在群众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得鬼子开了花。”可以说,当时海阳民兵的地雷战术运用已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据高京平介绍,真正让地雷战扬名于世的是盆子山105天激战。盆子山区包括赵疃、文山后、小滩等10余个村,可以说盘子山激战发生在大半个海阳,是海阳民兵联合抗战的最大战场。1945年5月,盘踞在青岛的日军,纠集了2000余兵力,重新反扑回来,妄图打开到威海的通道。遵照县武委会的指示,赵疃及周围村的群众全部转移了出去。赵守福等人带领当地民兵配合主力部队在盆子山区与敌人展开“麻雀战”、地雷战和游击战,历时105天,最终粉碎了敌人的残酷“扫荡”。
  当时,500来名日军向赵瞳扑来。赵守福、赵同伦和民兵们一起作出决定:引敌进村,关门打狗。敌人刚到村头,“夹子雷”、“连环雷”便一起开花,五六个敌人应声倒下,其余的四处逃命,慌乱中又踏响了几个地雷阵。这时,“麻雀组”趁机对准敌人,又是一阵土炮,一个骑在马上的日本军官抽出洋刀逼着部队进村。爆炸组的赵国湖、赵新瑞、赵炳坤等,马上分片挂好雷弦,然后故意暴露一下目标,日军官拍马就追,刚到牌坊下,一个特大的“箱子雷”被踏响,连人带马同时丧生,还有三四个敌人也见了阎王。在其他村,敌人也屡遭重创。一时间,对于地雷,敌军是闻风丧胆。一次在见到路边的一块大石头时,敌人竞不敢前进,这就是后来电影《地雷战》影片中的“镇妖石”。
  海阳民兵的地雷战让鬼子过不去、回不来,大批人马被死死地钉在盆子山,直至他们投降。105天中,海阳民兵共配合主力部队埋雷2500多颗,炸死炸伤日伪军200多人。
  
  编辑 吴倩

相关热词搜索:海阳 地雷战 往事 海阳地雷战往事 海阳地雷战景区介绍 海阳地雷战介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