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美文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荔枝美文篇一:细节成就美文

细节成就美文

张建房

人们好说细节决定成败,对写文章来说,就更是如此。细节看上去像沙砾一样微不足道,很容易被忽视。但“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之于文章是铺就道路的一粒粒石子,是构筑金字塔的一块块方石。

太史公写人,是最注重细节的。同样是面对秦始皇的排场,项羽是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却是喟然叹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从项羽的口气里 我们听出的是粗豪直率,口没遮拦,是英雄气概,自信自大;从刘邦的口气里我们听出的是一个乡下无赖对天子的艳羡,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出他当时垂涎三尺的样 子。假如项羽刘邦一个腔调说话,那《史记》还有什么看头!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抓住父亲送他去北京上火车时,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并围绕父亲的背影展开叙写了家境的惨淡、祖母的逝世以及父亲奔走谋 职等种种生活的困顿,表现了父亲对他的深沉的父爱,同时也表达了朱先生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恩。可以说《背影》是一个细节成就的一篇经典散文。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细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细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细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整首诗都是细节!可以说细节不仅构成作品的血肉,而且构成作品的生命。使一篇文章活起来的不是抽象的主题,更不是机械的技法,而是生动、鲜活的细节。没有细节,《诗经》还剩下什么?没有细节,《离骚》还剩下什么?没有细节,《三国》《水浒》《红楼梦》还剩下什么?

细节给予我们的决不仅仅是单纯的主题,而是灵魂的冲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个细节的鲜明对比所产生的思想冲击力,居然可以穿越千年而不衰!别利科夫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契诃夫对别里科 夫的这些细节描写诚然是滑稽可笑的,但它决不仅仅止于可笑,契诃夫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思想的套子,这个思想的套子钳制着整个城市的人们,并最终窒息了别里科夫自己,要了他的命!契诃夫的《套中人》,让我们笑过之后,作深长之思。

细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发现。而要发现细节,既需要一颗慧眼,更需要一颗慧心。李清照有首很有名的小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在门口,应该离海棠最近,但“却道海棠依旧”,反不如在房里的李清照“看”的真切——她是用心眼看的,她十分肯定的认为“应是绿肥红瘦”。好一个“绿肥红瘦”,引发了人们千年不朽的感叹!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作品先绘声——鹅鹅鹅,然后再绘形——曲颈向天歌,接着又绘色——白毛浮绿水,最后又写动态——红掌拨清波,全 诗由四个细节组成,可谓有声有色,生动鲜活,不仅穷形尽相,而且表现出一颗活泼的童心、一种醉人的童趣。若非有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感受力,是决然写不出这样美妙的文字的。

很多文章缺乏细节,不仅仅是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力,更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之后,写宝钗托着一丸药来探视宝玉,理解这个“托”字,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宝钗关心宝玉是在表面,她要显摆给众人看。而黛玉看宝玉的时候,两个眼睛肿得像桃似的,这一个“桃似的”的细节,仍需读者运用想象力予以补充——林妹妹哭得何等伤心,连眼睛都哭肿了!而且又是宝钗探视在前,黛玉在后——你想, 宝钗那么爱显摆,她当然要探视在前,而林妹妹疼爱宝玉只在自家心中,不欲人知,她当然要在最后了。怪不得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而他对世事人情的洞察,都表现在无数的细节中了。

宋代晁说之的《打球图》曰:“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阊阖本是天门,这里指皇宫的正门,这门平时是不开的,现在忽然大开,似乎国家有什么大事——而其实不过是皇帝(三郎)酒醉看球归来。这一细节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耽于享乐,不理朝政的皇帝的形象。后两句话题一转说 到张九龄、韩休这些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老的老、死的死,再没有人敢对皇帝讲真话了。猛一看前后有点不搭界,但仔细想想,皇帝既已荒淫,再加上没有了谏臣,那么安史之乱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种蒙太奇式的细节组接,给读者留下的是更大的想象空间。

停留在抽象层面一直是写作的致命伤。“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的这首词里包含着一个写作学上的真理:说愁的人并不真正识得愁滋味,而识尽愁滋味的人,却并不说愁,而是以细节出之,一个“天凉好个秋”,说出了多少愁苦、感慨!

谈到一些美学家费力对诗和诗人的本质下抽象的定义,达不到任何明显的结果,“歌德说:‘有什么必要下那么多定义?对情境的生动情感加上把它表达出来的本领,这就形成诗人了。”(《歌德谈话录》)歌德所说的“情境”指的就是具体的生活情景和境况,它是细节所从产生的矿石。写作者不到生活里去寻找矿石,并用心灵之炉进行冶炼,是绝对产生不出细节的黄金来的。这正应了陆游的那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研究作家的写作经验,对我们理解细节的价值也许会有意义。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所谓滚雪球,就是从瞬间产生的感受强烈的某一点——这一点就像一片小雪花——开始,然后调动自己丰富的生活积累,从多方面拓展思路,一步步膨胀,一层层深入,使这片小雪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 这里最可贵的是最初的那一点感受——那其实就是一个细节,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是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培育它,使它发芽,开花,最终长成丰硕的果实。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的部分。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得以集中,有了归宿。而所谓“一刹那”,其实就是细节。

很多学生写文章非常困难,咬笔头,挠头皮,痛苦万状,究其原因,往往不是缺乏思想,而是缺乏感受,缺乏细节。好不容易像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篇文章,又常常是描写不生动,或叙述太笼统,议论太浮泛,并且语言干瘪生硬,缺乏真挚的感情,这样的文章,也多是缺乏细节所致。我搞过一次作文练习,让学生以“感恩”为话题 写一篇记叙文,大部分学生都写自己的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但很多学生叙述描写却是浮光掠影,什么爸爸辛苦,妈妈操劳,爷

爷疼,奶奶爱,就是没有细节。有位同学却不这么写,他写自己家境贫寒,父亲为了供他上学,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去拉石子,这一个细节比多少“辛苦”之类的空话都更有表现力,也更感人!另一个同学写他受伤之后,他自己并没有表现出痛苦,但他却看到父亲脸上哗哗流汗,这样的细节又能胜过多少“疼”“爱”之类的抽象概念!

如前所述,细节来源于心灵。一颗善良、多情而又敏感的慧心,比一千种、一万种写作方法都更有用,所以写作教学决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引导学生磨砺心灵。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到阅读中去捕捉灵感,探寻写作的源泉。要让学生用心灵去触摸万事万物,并让学生学会感受心灵的每一次悸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写作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事物的神韵,并能写出真我。

本文刊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年第3期

荔枝美文篇二:描写苏轼优美文章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一蓑烟雨任平生

论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东坡是第一人。本文拟从苏轼的作品来分析 苏轼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耿直刚毅的一面。

一腔忠君爱国之心,却被见疑流放。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成了苏轼最失意的日子,也是一段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但是虽然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他却依然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从容面对,淡然处之。正像他在黄州所写的《定风波》那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然而厄运没有到此为止,59时苏轼又受到了政治迫害,被流放到时为瘴疠之地的岭南(广东惠州),三年后,再贬到荒僻异常的海南(海南儋州)。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此时的苏轼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年,长期的流放生涯,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苏轼在一年后就病逝了。

综观苏轼的一生,正像他自嘲的那样:“心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虽然在政治上苏轼空有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但是在逆境中苏轼却创作了大量名震文坛的盖世华章。从他的作品中,让我们来细细体会这位坎坷一生的大文豪面对逆境时人生态度吧。

一、处变不惊,执着追求

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轼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明知与当权者相左,仍保持独立见解,不阿附权贵,不投机取巧。“一肚子不合时宜”。当风雨袭来的时候,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会出来。就像普希金的诗中所写的那样:“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因此他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凌辱和折磨,尝尽世态炎凉,身心受到重大打击,从监狱出来后,来到黄州,在这最落魄的日子里,“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他被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岭南,由于荒山路远,生活条件艰苦,许多人把岭南当作是不归之路。然而苏轼来到了惠州却吟道:“报道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悠然自得地酣然入梦,结果后来他又被迫渡海,离别亲人,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依然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我认为,这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正是苏轼独立不倚的政治操守的象征,他自甘孤寂,不随俗俯仰,这是多么高洁的品性。

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信念在苏轼的身上始终执着坚定。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他:“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恶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身害。用此数困于数,然终不以恨。”苏轼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乌台诗案”就是以文字获罪的,但是他仍然不改其志,在屡遭贬谪的晚年,写下了批判现实的力作《荔枝叹》,怀着“至今欲食林甫肉”的极大愤慨,在厄运面前,他从不屈服,而是坦然面对,恪守道义,讲究风节。

二、随缘自适、超然物外

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世报国之才。《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中记载:“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当时的考官,文坛领袖欧阳修也很赏识他的才华,曾兴奋地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不仅如此,“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明·李绍)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达到了“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念头,苏轼没有。

他嘲笑自己“老来事业转荒唐”,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在逆境中他抱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态度随缘自适。

三、寄情山水,力求超越

夜不寐,前尘恍惚如隔世,悄然谢幕。情难绝,泪眸问花花不语,独对空闺,花残无人叹。孤枕邀落寞之怨,彼岸是谁频频呼唤,令我难眠。

小荷作文网 ww

沧桑的岁月,魂无处归,离人泪,不忘黯然。炊烟升腾,撩起难言的心事。痴情如此,无情亦如此,谁怜我?

挣断琴弦,离别的回眸,成了清灰色的恨。记忆寻旧人踪迹,不知何方。柔情满腹,芳草荒芜,思情乱纷飞。敞心扉,惘然若梦,落红飘飘,谁与我共婵娟?过客挽不住,往事烟消云未散。寄予笔端一腔感伤,幽怨自我,垂柳听风弄舞。心乱如麻,乱花沉醉,红霞描梦似千百年。

久久不言,一夜春风带来满地伤寒,轻颤指尖。夜漫长,愁肠心间,眼帘低垂,雨中潮湿了伤痕。点点忧伤,乱了心绪,过眼烟云,尘埃飞扬,呓语断续,不堪回首,相思淡淡亦浓浓,眉梢情字陷沉思。十指相扣,愁绪同落花。

梦中依稀相随,醒时才知空幻一场。花开一季,灿烂一生,却是独掩于心底。说不眷恋,是真是假,唯我知。飞花皆落泪,长恨离别愁滋味,如今又是重蹈覆辙。别有一番味道,多情客与无情人。细雨丝愁,杜鹃蹄命,我却听寂寞哀号。

幽怀梦里,碎语呢喃,花谢花开,各自为安,相见不曾相识,祭奠已逝的华丽。跌落了荒凉的天地,回梦后深邃的眼眸,远远相望,醉意朦胧。心碎了,风花雪月的爱恋,缥缈的美,寻不着最初的笑意。

悲歌漂漾,如诉如泣,水月镜花,终究注定是路人。

别亦难,思无尽,离愁绕。强颜欢笑,凄然的落寂,茫茫沧海,自倾自品。你拂袖而去,梦里的记忆烙我心。

倩影迷离,皓月当空,朝朝暮暮,一笔一字总关爱恨情愁。祭暗香,葬笑颜,掬泪花,漫遐思,听雨声声,篇篇哀字。梦如蝶舞之艳美,奢华的帷幕,寂寥寥,倦叶悲哀,潇潇冷月。流星滑过,许个愿。岸边,花儿静默。

轻纱遮掩憔悴的心,曼妙的身子只为曾经曼舞。望不穿,柔碎了宁静。眉心若冰,倦意袭来。

角吹寒,空窥春意,波心荡漾,念往昔寒烟衰草赋凄词。我犹恋,沉吟至今悲寂寥。欢惨离愁浸凉风,忘了过客不返,独守孤枕等候,欲语迟迟不开口。千呼万唤,始终不见人影,低眉手挽两鬓发,心中无限心事声声思。远处宛若琴声三两声,幽咽花语自凋零。曲调有情,人绝情,别有幽愁当诗意。曲未终,人已散,各自天涯悄无言。

暮去朝来,晓梦蝴蝶,双飞燕。长亭外,虚景虚情,许多哀愁言尽意未止。一抹斜阳伴伤字,风雨都曾来过,如今已平静。冷漠灼伤了心儿,尘灰沾染,凝眸望去却如若昨日。

岁月流转,对镜照,只是红颜已改。无人问,无人怜,无人忆……

荔枝美文篇三:有关苏轼的美文

有关苏轼的美文

1、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2、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3、豪者、侠者——苏轼

每当我吟诵起苏轼的诗、词、文,心中便会激荡着一股豪放激荡之气。眼前往往浮现出这样一种景象:高山之巅,山脚下江水滔滔不绝,微风使他的衣袂飘飘,并吹拂着他的头发,他敞开心胸,向那山、那水抒发他永远坦荡的情怀,与那永远豁达的心境。

谁能不说他是一位豪者?!从他那豪放派疏荡的笔风,与他那为人处世洒脱的性格,豪者一词便舍他其谁。他的豪放,不全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事,可怜白发生?的悲壮自嘲;不全是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狂傲不羁;不全是曹操?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雄壮志向;也不全是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萧瑟凄凉。他便是他,他的豪放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黯然神伤;他的豪放是官场失意后仍傲视群雄?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清高孤傲;他的豪放是历经坎坷后仍豁达处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不计俗事;他的豪放是丧妻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痛苦悲凉。正所谓,成亦豪,败愈豪;喜亦豪,哀愈豪。真正的豪者,不会因外物而熄灭心中的浩然之气,更不会因外物而改变笔尖流露出的豪气。

我说苏轼是一位侠者。读他的作品便会从心底感受到一种像读武侠小说般的爽感。他的笔墨、他的经历、他的作为,无一不透着两个字——传奇。他的一生便如一部小说,读下去滋味难解。他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武侠,而是具有一颗仁侠之心的文人墨客。他的侠义,不全是萧峰?痛饮一场,放手大杀?的无所畏惧;不全是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精忠报国;不全是杨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的痴情骇俗。他便是他,他也会喝酒,却不似萧峰那契丹大汉来得那么激烈,而是?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闲适从容;他也爱国,却不似郭靖那鲁钝之人来得那么执着,而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豪迈英气;他也痴情,却不似杨过那倔强不屈之人来得那么极端,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追忆思念。正所谓,乐亦侠,苦愈侠;胜亦侠,溃愈侠。真正的侠者,不在于有没有一身傲视天下的武艺,也不在于有没有真正为为国为民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只要心中装着仁义,装着天下苍生,即使无法施展?拳脚?,退而隐居,一样是一位侠之大者。

苏轼,这个集豪、侠于一身的人。也许他的一生是个悲剧,但他依然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他的豪放,他的侠义,必当感动一批又一批的后生。

4、与苏轼相遇

假如有时间隧道,让我与苏轼相遇,我愿意选择——在秋天。 ——题记 日落西山,暮色苍茫,秋风卷来丝丝凉意,在空气中肆意蔓延。我站在他必经的城门外,看城楼的轮廓一点点稀释在秋色寒霜中。遥望远处,古道西头,一个身影在踽踽独行,蹒跚的脚步踏过一地的落叶。在他身后,每一片叶子都记叙着他的人生坎坷和精彩篇章。

他走近了,面庞逐渐清晰,神情疲惫而目光炯炯,飘拂在秋风中的是那花白凌乱的胡须。我镇静的等待,等待他的发问。

?你为何选择在秋天与我相遇??

?四季轮回,秋天是个最为特别的季节,越过了夏的繁华,面对冬的临近而不由的彷徨,所以秋天是再好不过的沉思季节,总结过往的点滴,树立超越冬天的信心。好比短暂人生前依青年,后傍老年,人于是不惑而知天命,许多意外的收获才会呈现在眼前……?

?说得好!?苏轼微捋胡须,含笑点头眉宇间却凝聚一股散之不去的哀愁,?这么说,我应该高兴我步入了人生之秋了,然而我一向积极乐观面对人生,却总是居无定所,瓢泊四方,命运究竟给了我一个怎样的位臵??

我笑了,作为古人,哪能比拟今人的思想,放眼现代,大学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采飞扬,早就是名作家了,何必担忧仕途不顺?

?一旦被牵入政坛,卷入这浑浊的洪流中,有思想的人便难以立足。隐退避世固然是一妙法,在文人身上屡见不鲜,难得你空怀一身抱负,却仕途不顺,佩服的是在这辗转漂泊中,你仍葆有一颗清澈豪迈的心,在中秋之夜诵‘明月几时有’,赤壁之畔‘遥想公瑾当年’,密州之林‘老夫聊发少年狂’。用现代眼光看,你的生活是充实而深刻。更佩服你超然物外,不计得失,尽情享受自然赋予的山间明月和江上清风,这又是怎样的心境。看来,你并没有缺憾,词人和散文家的行列中,不是有你显著的位臵吗??

天边隐有晚归的孤雁,落叶依旧一片片地飘卷在空中,做最后飞翔的美丽,寂静夜幕中的一切拨动了我的心。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纵使不够完美。我又该如何做到深沉地面对人生,面对苏轼的困惑呢?

而苏轼则不停地捋着胡须,微锁眉头,半晌,只见他仰起头,眉头舒展了许多:?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抬头,夜色渐浓,头顶是广阔的苍穹,那般深邃,高不可测。天幕上,星河浩瀚,偶有流星闪电般划过。我豁然开朗,面对无垠宇宙,人又是怎样的渺小!何必困惑人生的坎坷失意,天空会告诉你一切。

意犹未尽地收回目光,与苏轼对视。从他的双眸中,我又读出了一份悠远的自信。这就是心灵的(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荔枝美文)沟通,超越时空,纵横千古,今人与古人之约,原是如此简单而不凡。我们不约而同地仰天大笑,笑声穿破夜空,惊起夜鸟无数。

5我读苏轼

幼时的我,读苏轼的《题西林壁》,熟读成诵,其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信手拈来,但对个中精深的哲理却并不深谙,只是读出了庐山的奇异,庐山的多姿。

童年的我,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了解了原来诗竟可以神奇地将画这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不仅精要地再现了惠崇这位宋初著名僧人的画作之形象,而且还不为原画所囿,表现了画笔难以表达的感觉和事物,使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和蓬勃生机,将画意与诗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少年的我,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读明白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以绝色佳人喻绝佳胜景的绝妙之笔,反复吟哦,暗自佩服叫好。

后来的我,读《江城子》,读苏轼与妻子伉俪情深;读《水调歌头》,读苏轼对弟弟深挚的同胞情谊,以及超然达观的襟怀;读《念奴娇》,读苏轼豪放词的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境界雄阔。

直到现在,我开始读懂苏轼了,读懂了他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物与我皆无尽?的旷达的人生态度;读懂了他戏谑自己的学生秦观?小人繁须也?的诙谐幽默……

这就是苏轼———北宋文坛上的领袖人物,一位才华横溢、为世人所敬仰、为后人所钦佩的一代文豪。他的名、他的作品、他的精神境界一定会被人们所铭记,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6苏轼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生曲折,旷达传千秋;亘古辉耀,文章成四家。?当东坡的生命携着明丽的色彩,浩浩荡荡地穿空而过;当几纸金墨伴着喧嚣散落,我思索,是一种怎样的神奇而强烈的力量,用旷达塑造英雄;又是怎样一种气概,用豪情冲破了逆流?

风光霁月

枝柯涌流日月精华,花萼孕育出一朵尘世绝唱,他是文人的奇迹,他太出色了。一杆竹管潇洒地涂画,便能镌刻山河,撼动寰宇;多才多艺,超然的风范更能倾倒众生,俯仰万世———那是琥珀般的思绪飞扬,那是旭日喷薄般的才情流转,那是中华文化长卷中瑰丽的色彩一抹。他的诗是一种雄浑的蕴藏,可以令人思接千载,让时空飞腾;他的文是高山流水般的风雅,清新畅达,洗尽浮华。

到处都在传诵他的华章,在文人雅士的青衫拂动间,在晚秋惊鸿的一掠间。仕途顺达,皇上重用,才华横溢,这位天之骄子尽享生命的喜悦。

命途多舛

太耀眼的光芒总是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卑劣的小人们媚笑着走来,历史的阴霾从此要羁绊苏轼一生,?乌台?的暗流褪尽了昔日的荣耀,颠沛流离取代了曾经的风光霁月。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样的挫折他始料未及,这样的遭遇注定坎坷,因为小人们总喜欢在暗中加害于他。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能驾一叶扁舟,出没于惊涛骇浪而从容应对,豁达处之。在白露横江、清风徐来之际,他要以自己更为旷达、疏狂的性情和更俯仰万世的思考,来压制内心深处对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感伤。他猛然间豁然开朗,终于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万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霎时,他的内心已一片澄明。于是,所有的不幸与困苦,都在这旷达的胸中渺小得如同一缕游丝,一缕轻尘。那些小人不懂,可江上的清风懂了,山间的明月懂了。在这场与邪恶的拔河中,苏轼取得了心灵上的胜利。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繁华落尽见真醇,于是他寄情于优美的诗文,沉淀出不朽的艺术。于是,凄苦得以超越,灵魂得以提升,奇迹得以出现。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彻响千古的名字———苏东坡。后记: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用迷雾来遮盖心灵的光辉,不是把困难放大来羁绊人生。放大困难的蛹,永远成不了蝶;放大困难的鸟,决不会在烈火中重生。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灵的月光照亮黑夜的路,用乐观豁达的浩然之气点化人生旅途中?千里快哉风?的惬意!

7走进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苏轼的才华一直令人钦佩不已。他的诗词,他的书法,他那粗旷却不失细腻的文笔,早已深深地埋在读者心中。

唱着?大江东去?的苏轼,把一片豪情赠予世人。何其潇洒,何其旷达,吟颂之际,倍感舒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脍炙人口呀!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把那威风凛凛的将军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份飒爽英姿顿时浮现在眼前。想象着,那简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将军出猎图啊!品味苏轼,不由自主地涌出一种舒适之感。

苏轼的?狂?,更狂在面对逆境时的那份无惧。

江面倏忽变化,波涛汹涌,风云开阖,但无论是多么的惊心骇目,苏轼都不随之动容。真真切切,那是无所畏惧的脸,那是时刻保持浩然正气的躯干。那份无惧,早已化作征服逆境的自信。然而,正是这坦荡的人生态度,给了我们无穷的动力,给了我们步入成功的力量。恍惚间,那分舒适之感似乎更深了。

苏轼是豪放的诗人,但更是多情的男子。

还记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吗?苏轼的多情让人着迷。越读苏轼的诗,越爱苏轼,那一份沁人心脾的舒适,好比一颗甜甜的巧克力,带出一丝丝醉人的情怀。苏轼的诗重细节,重感情,更重在让人领悟那广阔的情怀。苏轼,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让无数人着迷的诗人。这位达观而放荡不羁的诗人,用他的诗词传达心理感受。萧萧暮雨中,大家都在抱怨这恼人的细雨,而苏轼却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是哪一份情怀,又是哪一份乐观呀。心中的舒适之感随着脉搏在不停跳动。

面对苏轼,值得享受的很多,值得学习的更多。那一篇篇诗词,流淌着苏轼的血液,正在慢慢地渗入读者的心扉。鲜红的血液得到了重生,永远永远地活在大家心中。

猛然间,那份舒适之感跃出身躯,向着蔚蓝的天空不断飘洒,化作一缕缕阳光,温暖着大地。

8独特的视角品味苏轼

你的一生如此波澜,但你却像一叶平稳的小舟。这样洒脱的处世为人,超然物外又重情重义的你,会料想到今日众人将你歌颂么? ——题记

欧阳修一时的多虑将你判为第二,而你,只是淡然的笑了;朝中无人同你一样看透朝政,你毅然请求外调,离开时,不舍的笑了;被人冤枉,差点送命,再次出京,你依旧是笑,无奈的笑了。你,竟如此爱笑么?本属于你的东西没了,本可保住的官职丢了,本子虚乌有的事情将你闭上绝路..但你,却还能如此释怀的去面对生活,依旧高唱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之歌,依旧感慨出?物与我皆无尽?的人生哲理。是你的性格使然,让你如此乐观。还是被一次又一次重创的你,已无力去品味悲伤?

自古文人大都是不愿涉足政坛的。但你,却总怀揣着治理国家的志向。纵使被伤害,甚至赔上性命。你还是不放弃,是你不知道腐败的官场很难去改变么?我想,你是知道的。但在左边胸膛跳动的那颗爱民之心,是不允许你独自离开,臵百姓与不顾的。

谁说一进入官场,心就会如石般坚硬、冰冷?你还是那么多愁善感。与兄弟的离别内心很难受吧?七年未见,其实很挂念他吧?为什么一直忍着不说呢?是怕自己的思念会使弟弟的生活受到影响,还是要证明自己的坚强?七年了,七年,喝的大醉之时,才敢吐露真言,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话来安慰自己。与妻子的分离内心很痛苦吧?刹那间,那样深爱过并承诺要厮守一生的人,就这么远去了。这痛苦,你怎能忍受十年?这十年中,你的内心承受着多大的煎熬?白天与他人吟诗作赋,在寂静无人的黑夜,恐怕只有你一人在偷偷落泪吧?末了,只可诵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悲伤的词句来表达深情。你啊,面对这亲情与爱情,你的直率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相关热词搜索:荔枝 美文 校园励志美文 大学生励志美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