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阿尼特现象”:莫迪里阿尼作品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新闻报道就像飞向太阳,飞得越近,你就感到越热,再往近飞,你就会被灼伤。如果怕热不飞了,那么,你就不会接近事情的真相。”   ――彼得?阿尼特
  
  彼得?阿尼特其人
  
   现年68岁的阿尼特,1934年11月13日生于新西兰南岛的小渔港里弗顿。在纵横战场40余载的记者生涯中,他屡创奇迹,获奖无数,被誉为“地球村的第一名战地记者”。由于出色的战争报道,他于1966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国际报道奖”;1967年获“海外新闻俱乐部奖”;1968年和1983年两度获“职业记者协会奖”,1970年3月,与人分享“乔治?波尔克纪念奖”;1991年荣获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国际论坛协会等机构颁发的奖项以及美国海外新闻界俱乐部授予的“外国报道终身成就特别奖”。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因评论伊拉克战争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解雇。”――3月31日,当英国《独立报》发出以此为题的消息时,着实令新闻界吃了一惊。在中国,这一消息经中国日报网站发布后,也立即在网络媒体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人们普遍感到不解的是:正当美国官方继续向媒体声明伊拉克战争的一切仍在按计划运作的时候,像彼得?阿尼特(Peter Arnett)这样一位西方最高规格的新闻奖获得者、曾在越战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名声大噪的著名战地记者,为何遭此厄运?
  
  名记者“实话实说”遭解雇
  
  据《独立报》报道,阿尼特之所以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解雇,是因为他在接受伊拉克电视台的采访中说,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计划已失败,他的一些报道正激起美国公众的反战情绪。在今年的“愚人节”前夕,对于阿尼特来说可谓祸不单行:《国家地理》杂志与NBC一唱一和,同时宣布解除了与他的合约。那么,阿尼特到底说了些什么令这两家媒体感到“要命”的话呢?
   原来,3月30日下午,作为NBC子公司MSNBC与《国家地理》杂志联合制作“国家地理探险家″节目制作者之一的阿尼特,在接受伊拉克电视台的采访时,称赞了伊拉克官员在两次战争中对他的礼遇和给予他采访的自由,并称“在美国国内,布什总统因发动战争而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报道这里的平民伤亡、伊拉克军队的抵抗,都会传回美国,帮助那些反战人士”。
  阿尼特得出结论说,美国对萨达姆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已经失败。他表示,伊拉克人普遍反对美英对伊行动,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战争策划者显然低估了伊军反抗侵略的意志。他还说:“现在,人们一直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因为全世界都在批评美军的狂轰滥炸......?
  
  当天晚上,美国有线电视网和福克斯电视网播出了这段采访录像的片段,阿尼特的言论立即成为美国主战派猛烈攻击的目标。有记者让白宫的一位官员就阿尼特此番言论发表评论,该官员表示:“他是站在无知的立场上说这番话的,他的结论都是出于自己的臆想......”NBC新闻网声称,他们收到了数千封抗议阿尼特言论的电子邮件。MSNBC总裁埃里克?索伦森竟以为是“伊拉克人用枪逼着阿尼特发表这些言论的”。然而,伊拉克官员却公开宣称,阿尼特以往的报道证明“他是公正的”。
  起初,NBC的发言人还有意为他“保驾”:“阿尼特接受伊拉克电视台的即兴采访,是出于职业礼貌,与他接受世界其他媒体的采访是一样的。”但是后来,迫于政府和军方的强大压力,3月31日,NBC的新闻总裁发表声明称:“阿尼特接受伊拉克国有电视台采访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在当前的战争时期,他在采访中谈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个错误,他将不再为全国广播公司进行报道工作。”
  事后,阿尼特为他接受伊拉克电视台采访的行为及言论表示道歉。但与此同时,他在《每日镜报》上又撰文指出:“听到被解雇的消息后,我直到现在仍感到震惊。美国政府对发自巴格达的报道太敏感了,他们不希望有公信力(公众对某一媒体品牌的信任度)的新闻机构从这里发出报道,因为这会给他们制造许多麻烦。”
  
  四十载书写战地风流
  
  对新闻事业抱有幻想的阿尼特,17岁即退学进入新西兰《南岛日报》。在其后的10年时间里,他先后受雇于新西兰的《惠灵顿旗帜报》、澳大利亚的《悉尼太阳报》、泰国的《曼谷世界报》以及老挝的英文报纸《万象世界报》。
   1961年,阿尼特成为美联社特约记者,负责采写东南亚新闻并任美联社西贡分社记者,成为战地报道的一个传奇人物。70年代开始,他归国任美联社全国流动记者。1975年,他曾重返南越,在美国和南越政府官员撤离后,仍源源不断地从那里发出现场报道。
  1981年,阿尼特离开他工作了20年的美联社,加盟当时还无人知晓的CNN,深入萨尔瓦多、黎巴嫩、阿富汗、安哥拉以及格林纳达等地从事报道。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前夕,许多美国记者纷纷奉命撤离,他却坚守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巴格达。战争爆发后,CNN立即播出他从伊拉克发回的现场口播新闻:“一场攻击开始了,高射炮火在20分钟前射出。爆炸声很响,显然是轰炸……”
  当晚,美国其他电视台留在巴格达的记者的通讯线路被切断,伊拉克官方也开始驱逐外国记者,惟有CNN借助他的现场口播,满足了关注这场战争的人们的新闻欲。他的独家报道不仅使CNN一炮走红,他本人也因此而声名大噪。难怪后人如此评价道:“没有阿尼特,就没有CNN的今天。”
  但是,当他1月23日报道了多国部队错将巴士拉一家儿童食品厂当做化学武器工厂轰炸时,立即引起白宫的震怒。这还不算,25日他又报道了多国部队摧毁巴格达以北一个居民区的消息,被美国官方指责为“假新闻”。更有甚者,CNN于1月28日播出了阿尼特对萨达姆的专访。当时的布什政府认为他有替萨达姆宣传、长他人志气之嫌。有批评者指责CNN是“伊拉克家用电视网”,说阿尼特是“奉萨达姆的旨意行事”。
  
  1997年3月底,阿尼特更有一次惊人之举――在阿富汗对“恐怖大亨”本?拉登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电视采访。这是拉登首次接受电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他承认对美国发起了“圣战”,指责美国政府“丧失了人性”,“犯下了世界上过去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未曾做过的罪恶”。
  1998年,阿尼特在一则专题报道中揭露,在越战期间,美国指挥官曾对叛逃美军使用沙林毒气,将逃到老挝一个小村里的逃兵和村民全部毒死。在五角大楼的暗中支持下,一些美国退伍老兵发起了一项“倒阿”行动。CNN迫于压力,在1999年阿尼特的工作合约到期后,没有与他续约。
  在这次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中,在其他记者纷纷奉命撤离的情况下,阿尼特再一次傲然出现在巴格达街头。没想到,这一次他再次触犯了美国军方和政府,最终导致遭解雇的命运。但是,名记者就是名记者,阿尼特刚一被解雇,英国的《每日镜报》和比利时VTM电视台就在“第一时间”雇佣了他。4月7日,他又以“特约记者”的身份,为台湾无线电视(TVBS)报道伊拉克新闻。
  
  如何看待“阿尼特现象”
  
  干了40年记者工作、报道了18场战争的阿尼特,最后还是“栽”在了“战场”上。作为一个赋有献身精神、敢于坚持己见的战地记者,他的传奇经历曾被美国一些媒体称为“阿尼特现象”。如今,这位遐迩闻名的大牌记者因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肺腑之言而被解雇,从而使“阿尼特现象”有了新的含义。
  首先,“阿尼特现象”说明,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新闻自由”都是有限度的,绝对的“新闻自由”都是不存在的。
   新闻自由是指搜集、发布、传播和接受新闻信息的自由。西方媒体一贯标榜“言论自由”,一贯以“客观、公正”自居,然而,阿尼特的被“炒”却暴露了美国“言论自由”的虚伪性。“阿尼特现象”说明,在美国,“言论自由”是让位于国家利益的。面对这场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战争,美国的媒体一改“言论自由”的腔调,转而强调媒体和记者的“自律”。虽然美军允许甚至主动邀请记者随军采访,但是却画地为牢,人为地设置了许多禁区。于是,美国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倾向:巴格达红新月妇产医院遭空袭、伊拉克无辜平民被炸死的真实画面都无人敢发。在这样的战争舆论环境下,阿尼特的以下诘问就显得不无幼稚了:“我采访过数以百计的伊拉克人,包括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我为什么不能说出我的看法呢?”
  我们还应当看到,在美英对伊战争中,“阿尼特现象”并不是孤立的。美国国防部于3月27日宣布,一名在伊拉克采访的美国自由撰稿记者菲利浦?斯马克,因透露美军阵地位置而被勒令离开伊拉克;英国BBC记者奥马尔,也因为报道了巴格达市场遭受导弹袭击后的惨状而受到英国工党主席里德的指责……这些事例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的正确性:新闻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阶级社会里,只有一定阶级的新闻自由,没有超阶级的、绝对的新闻自由。
  其次,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是记者的天职。然而在许多时候,这一理念只能是一种理想。
   正如阿尼特所说,“新闻报道就像飞向太阳,飞得越近,你就感到越热,再往近飞,你就会被灼伤。如果怕热不飞了,那么,你就不会接近事情的真相。”这段话生动揭示了记者在接近真理和付出代价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阿尼特认为,准确地报道真相是记者的天职,战地记者理应反映交战双方的声音,其中当然应该包括伊拉克的声音,而且“只是报道我亲眼看到的东西”。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打响后,阿尼特一方面认真甄别美伊双方提供的真假信息,另一方面,他勇于对美伊军方和官方发布的信息提出质疑,揭穿其“心理战”的实质。同时,他也真切地认识到,记者职业是个非常危险的职业,是以生命作为赌注的。“阿尼特现象”充分地说明了,在个人和国家的赌博中,胜利者永远属于后者。▲
  
  
  倾听不同声音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候选人辛廷慧
  
   阿尼特确实报道了一些NBC认为不恰当的事情(在这个事情上,NBC与军方的立场一致)。首先从经济角度考察媒体的报道。作为记者,一般是应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不然媒体就没有市场了。第二是政治立场,每家媒体可能都有其新闻的立场定位,并要求其记者遵守。阿尼特显然在这方面犯了NBC的戒。
  
   去职不值得大惊小怪,在美国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这不能证明新闻自由就是虚伪的,因为目前很多公司可能正想高薪聘用阿尼特呢。如果政府下令所有的公司都不能聘用他,那才证明新闻自由是虚伪的呢。作为记者当然也有选择其他媒体的自由。如果阿尼特在战前就选择了英国或台湾的公司,也许就不会有这种难堪的事情发生了。
  另外,我想应提醒的是,战地记者不要轻易下结论,如评判联军作战计划失败等。结论的东西往往是事后才能做出的。凭一时所见,就称整个军事行动失败,也过于武断。再有,军方的规定是非常正确的,军事秘密岂能轻易泄露。记者被允许随军采访真是他们的幸运。阿尼特被解职可能感到冤屈,但我说他够幸运的了。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
  
  “真实”和“客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实”是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时追求的目标,但实际上,绝对的、和现实完全一致的“真实”是做不到的,这不是新闻工作者技术上能达到的操作标准。但是,客观、准确、平衡是新闻工作者的操作标准,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为了战术、舆论的原因,都会发布一些虚假的消息,那么新闻记者到底如何对待这些消息呢?如果报道,就会有传播谣言的风险;如果不报,则无法满足读者知情权。所以,新闻记者能做的就是,通过吸纳多方观点对消息进行报道。
  作为一名记者,阿尼特有权利选择自己是代表某一机构还是只代表个人观点,但是,当他所要发表的个人观点和他所在机构的观点不一致时,他应该事先告知他所供职的机构。如果他所在的机构不同意他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可以做出选择:要么不说,要么辞职,以个人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不存在违反供职机构的规定而被解聘的事情了。
  

相关热词搜索:解读 尼特 现象 解读“阿尼特现象” 解读阿尼特现象 热点文选 解读阿尼特现象 新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