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东扩的能量:欧盟东扩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欧盟的东扩无疑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东扩后所形成的巨大市场效应,必将对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提升欧盟经济的同一性
  
  与前四轮扩大相比,此次入盟的国家之多,与现有成员国的差距之大,都前所未有。这次加入的成员国有十个之多,超过了历次扩大的总和,而且主要是实行经济体制转轨的中东欧国家。
  从经济结构上讲,这次新加入国家的国有经济成分、农业生产和劳动密集型部门所占的比重都较大。更为重要的是,新成员国人均GDP仅及欧盟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1/3。故东扩虽然使欧盟的面积增加33%,人口增加28%,但GDP总量仅增加了5%左右。而随着欧盟东扩进程的启动与发展,欧洲经济的同一性已得到大大加强,且双方差距还将进一步缩小。
  首先,在经济领域,根据1993年“哥本哈根首脑会议”规定的入盟标准,中东欧国家应当实现经济体制转轨,并且具有应付市场竞争的能力。欧盟前后通过一系列举措,包括“法尔计划”、建立“欧洲重建与开发银行”、“欧洲协定”、促进东扩战略和加入谈判等,帮助中东欧国家具备了加入条件。第二,同样是根据哥本哈根标准,中东欧国家应当接受欧盟的全部立法(这种立法有8万页之多)。这就使得它们在扩大时不仅要加入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实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如共同农业政策、贸易政策、竞争政策等等,而且要在未来条件具备时,加入到经货联盟中去,即加入欧元区,实行单一货币。第三,根据推算,由于体制改革和经济一体化效应(包括人员、资本流动,技术扩散),加上欧盟层面的资金转移扶持,中东欧国家入盟后,经济增长率可能增加1~2个百分点,快于欧盟现有成员国,这将缩小双方之间的发展差距。
  
  对美国构成挑战?
  
  现在国内有不少文章称,欧盟东扩将导致欧洲总体经济实力增强,对美国是一个巨大挑战。这种看法虽有一定道理,但我个人认为,从目前看,东扩使欧盟的GDP仅增加5%左右,所以从整体上讲,扩大对欧美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美国并不构成很大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欧盟东扩以后,一体化效应会逐渐显现出来,这在将来确时会增强欧盟对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对欧美关系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在国际经济组织、特别是在WTO关于经济规则的制定方面,欧美既有分歧也有合作。十个国家纳入欧盟,无疑将加重欧盟在国际经济组织谈判中的分量,其影响力无疑会增大。
  第三个方面涉及共同农业政策。这历来是欧盟与美国争论的一难点问题,实际上根源于双方的经济结构差异。美国农场主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是100~120公顷,欧盟大多只有20~30公顷,因此后者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生产成本高,价格也偏高。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欧盟只有靠实行出口补贴,而美国一直指责欧洲的出口补贴政策导致了竞争扭曲,要求欧洲削减农产品补贴,以促进世界公平竞争。这个问题在欧盟只有15国之时就已很难解决,在扩大到25个成员国的情况下,解决难度就更大了。因为与欧盟15国相比,中东欧十国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要大得多。从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和对GDP的贡献来看,前者分别为5%(820万人)和2.4%,而后者则分别高达22%(950万人)和9%。扩大完全实现后,欧盟农业用地和可耕地分别猛增43%和55%,农业劳动力预计至少加倍,生产规模也将更小,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将会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料,欧盟与美国在出口补贴问题上的矛盾日后会更难解决,更趋尖锐化。
  
  对亚洲合作具有示范效应
  
  欧盟东扩对亚洲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方面是,扩大意味着统一的关税同盟、统一的共同市场、统一的政策、规则与机制会纳入到十个新成员国中去,中东欧国家的市场透明度会大大提高,这有利于亚洲出口和对欧盟投资的增长。再者,为了双方合作的需要,亚欧会议机制于1996年建立。这种合作机制的重心是在经济领域。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必然也将参加到欧盟对亚洲的战略中来,加入到亚欧合作机制的框架内,这将有利于亚洲与中东欧国家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另外,这次欧盟东扩对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建设也很有启示作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启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关于加强亚洲经济一体化议题的重点讨论,就是明证。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欧盟扩大后对亚洲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一面。欧盟扩大造成的贸易转移、投资转移效应,对亚洲会有一定影响。另外,中东欧国家和亚洲某些新兴工业国家发展水平比较接近,这就决定了他们在产品结构上会产生竞争,包括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某些初级机电产品。
  
  密切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往来
  
  对中国的影响同样有利有弊。欧盟的平均关税率相对较低,只有4%,而中东欧国家的关税率是9%,中东欧国家加入后,根据关税同盟要求,它们的税率要降低,这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商品出口到中东欧国家。另一方面,由欧盟扩大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欧盟的购买力,这将扩大欧盟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进口。
  中国与不少中东欧国家有着传统友好关系,中国的企业到欧洲发展,可以凭借这些关系先到中东欧国家找到立足点,再以此为基地向整个欧盟市场扩展。因此,欧盟扩大后,可能更方便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加入国际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已经多次发表对华政策文件,力求与中国积极发展关系,首先是经贸关系。中国也在去年首次发布了对欧盟的政策文件,双方在已经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去年又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被双方的领导人认为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显然,欧盟东扩后,新成员国也必然要纳入到欧盟积极的对华政策中去,这势必会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欧盟扩大也有不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一面,欧盟的市场准入标准是很高的,涉及卫生、环境、安全等领域,欧盟扩大后,中东欧国家必须向欧盟的高标准看齐,这意味着中国在这些方面对欧洲出口的门槛更高了。再者,欧盟的对华反倾销政策,对中国出口有着负面影响。而中东欧国家加入后,也势必要纳入欧盟的反倾销政策中去。凡此种种,都需要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政府对欧盟一体化进程持积极肯定态度。在去年10月发表的第一份对欧盟政策文件中,中国政府明确指出,欧洲一体化是战后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2004年欧盟将实现东扩,一体化过程不可逆转。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时明确表明,中国支持欧盟的扩大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正在东扩,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对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国对东扩的积极态度,也为今后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关热词搜索:能量 欧盟东扩 欧盟东扩的能量 欧盟东扩的过程 欧盟东扩的影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