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罂粟1 红罂粟往事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罂粟究竟是什么?一般说来,中国人知道它是可以制取鸦片的植物,还是可以观赏的花。说到它,中国人没有不摇头的,因为中国曾深受鸦片的痛苦。但在欧洲,罂粟却有着相当高的观赏价值。
  今年6月,我随旅游团到欧洲观光。有一天,当客车奔驰在高速公路时,窗外公路两旁掠过大片大片怒放着的鲜红的罂粟花,煞是好看。导游向大家介绍,这种花也叫罂粟,但不能制取鸦片。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许多士兵血洒战场。为怀念他们,人们把罂粟从墓地带回家。导游的一席话使我顿悟:原来罂粟有两种,一种可制取鸦片,又可观赏;另一种不能制取鸦片,只可观赏。
  提起罂粟,我想起了一件事。
  1931年,苏联莫斯科大剧院上演了轰动一时的芭蕾舞剧《红罂粟》。它是一部以1927年中国码头工人爱国斗争为题材的作品,描写了上海黄浦滩的一个码头,停泊着一只苏联商船;中国工人正在为外国轮船卸货,时常遭到鞭打;一顶花轿被抬过来,里面坐着一个漂亮的新娘;外国水兵拦住花轿,抢去新娘;码头工人见状,怒火中烧,并发起暴动;苏联船长和海员出来支援,一起把外国水兵赶走;中国绅士和西方帝国主义者串通,阴谋毒死苏联船长和海员,但没有得逞;工人获得最后胜利。
  这部舞剧颂扬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颂扬了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友谊。以红罂粟为名,其实没有任何贬意。
  然而,近20年后,就是这部芭蕾舞剧却在莫斯科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期间,苏联文化部门决定在大剧院上演这部与中国有关的芭蕾舞剧《红罂粟》。为增强演出效果,苏方还邀请了《红罂粟》的曲作者格里艾尔亲自参加演出。不知什么原因,毛主席没有去大剧院,而是由陈伯达率领几位中国客人坐在贵宾席上。演出开始后,主人期待客人能够高兴,说几句感谢和赞扬的话。但客人们却始终沉默着。
  随着剧情的发展,陈伯达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准备中途退场。他认为,剧中的角色不是中国人,简直是怪物。而苏方有意安排中方观看这部舞剧似乎是在拿中国人开心。由于主人的耐心解释和再三挽留,客人才勉强挨到演出结束。
  演出后,接待人员请陈伯达谈谈观感。陈伯达毫不隐讳地表示:第一,对舞剧的名称不满。他说:“《红罂粟》这个芭蕾舞剧的名称本身就使我们不快,原因在于我们中国人认为罂粟这种植物就是鸦片。也许你们不知道鸦片是我们最凶恶的敌人,因为它曾害了我们好几代人……”第二,对演员的打扮不喜欢。他说:“我过去在苏联读过书,可是从来没有看过芭蕾舞。进剧场后,看到女演员的足尖,以为是在模仿中国女人的小足,心里也觉得不快。”第三,对中国革命的描写不真实。他说:“看上去,中国革命完全是由苏联的一些船员领导而取得胜利的。剧本写的是关于中国革命的事,剧情却不像中国革命中所发生的。”
  随后,苏方还是计划邀请毛主席观看《红罂粟》。但听了陈伯达说的话,毛主席也就没有去。
  故事虽然发生在久远的过去,但却留下了几点思考。首先,事物往往有多面性。注意知识的积累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由于我们不了解,将罂粟通称为鸦片就是片面的。其次,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人们之间的差异。把芭蕾舞剧比作小足女人的表演就是最大的误解。只有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人们才能增进彼此的了解,避免相互误解。第三,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描写难免有局限性。只要他们对中国不怀敌意,我们就应该包容,而不要过于苛求。其实,陈伯达对《红罂粟》所以有那么多的错觉和误会还不完全是因为他个人的好恶,也是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当时,中苏人民之间、中国和各国之间都还缺乏交流。苏方的安排本是好意,却没有顾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热词搜索:罂粟 往事 红罂粟往事 红罂粟电视剧全集 红罂粟第二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