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后缅甸两难_巨灾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缅甸从5月20日开始进行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为本月初遭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袭击的遇难者志哀。   同一天,缅甸电视台报道,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视察重灾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
  
  2008年5月3日凌晨,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Nargis)以每小时约200公里的速度袭击了缅甸的仰光省、伊洛瓦底省、勃固省、孟邦和克伦邦等五个省(邦),缅甸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根据缅甸国家电视台的报道,截至5月16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至77738人,失踪人数为55917人,受伤人数为19359人。由于风灾已过这么长时间,失踪者已无生还的可能性,实际上可以说缅甸在这场风灾中的死亡人数已超过了13万。此外,联合国有关机构称,受风灾影响而急需救助的缅甸灾民已升至160万至250万。
  
  损失惨重的原因
  
  灾情发生后,部分国外媒体认为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损失,主要是因为缅甸政府为确保宪法公投如期举行,接到预警后没有尽早通知人民撤离。实际上缅甸气象与水文局(DMH)自4月27日起就开始发布“纳尔吉斯”强热带风暴预告,5月1日又向全国媒体发送了简报,2日风暴登陆当天,缅甸各大报纸头条也均是有关热带风暴的消息,但未能有效组织人员撤离。事实上缅甸这次受灾区域较大,在严重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况下,1~2天内要将数百万人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区,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袭击缅甸的“纳尔吉斯”属于“五百年一遇”的特强热带风暴,风暴在缅甸伊洛瓦底省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52米/秒,相当于16级台风,能量巨大,摧毁力极强。而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平原,老百姓的住房通常由竹子和木材搭建,在时速约200公里的狂风吹袭下,这些房屋迅速倒塌,居民无处可躲。
  风暴袭击地区的地形地貌比较特殊。风暴登陆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低海拔的平原水网地区,地域广阔,加之原本在沿海地区充当屏障的红树林近年来被砍伐殆尽,使得热带风暴登陆时没有碰到任何障碍,长驱直入,上岸后更是势不可挡,卷起的巨浪高达3.5米,并形成了流速极快的洪水。而这一地区又是缅甸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因此死亡者众多。
  缅甸是个少灾的国家,历来没有抗灾的准备。在孟加拉湾生成的热带风暴通常会在孟加拉国登陆,即使刮向缅甸,通常也会受到缅甸西部山脉的阻挡,不会对缅甸的中心地带造成大的影响。因此,缅甸虽然濒临孟加拉湾,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遭受过热带风暴的袭击,缅甸人也总是以缅甸“大灾少”而自豪,还戏称孟加拉湾的风暴偏爱孟加拉国。缅甸气象台虽然通过官方媒体发布了关于“纳尔吉斯”的气象预报,但绝大多数缅甸人并没有太在意。当“纳尔吉斯”热带风暴出人意料地没有按照惯常路线进入孟加拉国或缅甸西北部山区,而是突袭缅甸南部地势低平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时,对此没有任何防备的缅甸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缅甸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严重的自然灾害,缅甸政府没有救灾的应急预案,灾区又远离现在的行政中心内比都(首都),因此灾后的最初两天,救援行动较为迟缓,加上财力、物力有限,也缺乏组织救援的能力、经验和人员,从而损失惨重。
  
  救灾与新宪法公投
  
  根据缅甸政府2003年8月制定的“七步走民主路线图”以及2008年4月9日的公告,缅甸原定于2008年5月10日举行新宪法的全民公投。这次公投对路线图计划的完成和保障军人在未来政治中的领导地位非常重要。5月5日灾情的严重性显露时,已经错过了灾后初期救助的最佳时机,此时如果再不按期举行新宪法公投,军人政府在风灾中的问题将会暴露得更充分,加上西方国家的宣传和反政府组织的渲染,延期举行的新宪法公投有可能通不过。因此,缅甸政府起初执意按原计划于5月10日举行全国公投,但招来国内外的普遍强烈批评。缅甸政府不得不于6日宣布仰光省和伊洛瓦底省的47个镇区推迟至5月24日公投,但其他地区不变。为了显示可以举行公投,缅甸政府同时宣布勃固省、孟邦和克伦邦已恢复正常,不再是灾区。民众对此很有抵触,有灾民就声称,“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淡水而不是公投”,并且抱怨说“袈裟革命”时,到处是军人,现在民众受灾了,却看不到军人了。
  尽管还有47个镇区未举行公投,但缅甸全国选举委员会5月15日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公投结果:投票率高达99.7%,投赞成票的占92.4%,新宪法获得通过。不过,这一结果并未获得西方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认可,不少国外媒体认为投票率和支持率均有较大的水分。
  
  美国的救援与渗透
  
  5月5日,缅甸外长吴年温非常罕见地呼吁国际社会帮助缅甸救灾。西方国家迅速做出了回应。美国答应给予25万美元(后又宣布增加300万美元)援助并派谴一支医疗队到灾区救灾,欧盟同意给予300万美元的援助。缅甸政府先是拒绝接受美国的援助,后经泰国的斡旋,缅甸同意接受援助,但还是不同意美国军队的飞机运送救灾物资到缅甸。在有关国家的调解下,缅甸政府5月9日同意美军的C-130运输机在5月12日和13日运送救灾物资到仰光国际机场。这是1988年以来美国飞机第一次进入缅甸。但是西方国家对缅甸只接受物资、款项,而拒绝救援组织和人员进入缅甸深表不满。5月7日法国外长提出,鉴于缅甸灾情严重,法国建议联合国安理会援引联合国框架下关于“保护的责任”的概念,可以不经缅甸政府同意,直接将救援物资送到灾区,以防缅甸发生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美英法后来又将这一建议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闭门讨论。尽管欧盟委员会最终否决了法国政府的提案,俄罗斯、中国等八个国家在安理会上也反对美英法的提议,但缅甸政府在是否允许外国人员参与救灾问题上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缅甸军人政权对美国以赈灾为名,行“颜色革命”之实,怀有极大的疑虑。美国长期对缅甸实行最严厉的制裁,既定目标是推翻缅甸军人统治,建立由昂山素季领导的所谓民主国家。这次美国一反常态高调向缅甸提供救灾援助,是试图使缅甸人改变对美国的看法,借机加强对缅甸的渗透,煽动民众对军人政权的不满情绪。
  缅甸政府在是否接受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援助的问题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救灾不力,将引发国内民众的愤怒;但是一旦允许西方国家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员进入缅甸,并同意他们自由行动,事情的发展就会超出军政府的控制,很可能在缅甸引发一场新的政治运动。目前缅甸政府已同意印度、泰国医疗队进入缅甸开展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并允许部分外交官到灾区查看灾情。新加坡外长杨荣文19日宣布,东盟将与联合国合作,于本月25日在仰光举行国际援助大会,商讨如何为缅甸提供援助。除此之外,缅甸还同意接受来自所有东盟国家的多支医疗队。杨荣文说,东盟将“建立一种机制,以便来自全世界的援助能够进入缅甸”。世界银行一名副行长20日说,世行正与东盟国家合作,提供技术支持以确定缅甸遭受的损失情况,并为重建工作制订计划。但西方国家的人员、车辆最终能否进入缅甸灾区,还要看形势发展。
  
  潜伏着新的风险
  
  由于缅甸政府运送救灾物资的能力有限,目前获得救济的灾民只有约30万,还有100多万重灾区的灾民至今没有获得救灾物资,不少人依靠死鱼维持生命,部分灾民开始四处逃难,灾区已发生零星抢劫事件,还有的越境进入泰国避难。目前缅甸灾区已有爆发霍乱等传染病的迹象,加之持续不断的强降雨,灾区的生活环境在进一步恶化,有专家预测,5月底可能还会有新的热带风暴袭击。由于灾区是缅甸最重要的稻米产区,受到海水浸泡今年不可能再种植水稻。加上粮仓损失严重,缅甸今年不仅不能出口大米,还要从国外进口粮食。
  虽然仰光市区受灾相对而言不算严重,死亡人数只有600多,但仰光灾后的生活环境急剧恶化。通信虽已恢复,多数地区仍没有通电、通水,尤其是严重缺乏燃油、食物、饮用水和其他日用品。物价飞涨,如煮过的水,每升卖0.5美元,涨了一倍多;食用油每公斤卖7美元,涨了75%;33公斤标准袋白米,每袋卖45000缅元(约合40美元),上涨了一倍;蔬菜价格更是涨了两倍以上,如一个卷心菜从250缅元涨到1000缅元。这在一个许多人每天只靠两美元生活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天价。仰光街头四处可见黑市货币兑换商,许多人纷纷卖掉首饰套取现金,导致当地的金价已下跌了四分之一。
  据缅甸电视台5月20日报道,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于19日访问了重灾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丹瑞慰问了灾区群众,他表示,政府为灾区提供了食品、药物等救济物资,为灾区群众提供了住处,用在救援行动上的资金已达500亿缅元(按市场汇率约合4550万美元)。他说,政府还将开始灾区重建工作。
  期待缅甸的灾区重建工作能出现新的转机。

相关热词搜索:缅甸 两难 灾后 巨灾后缅甸两难 缅甸巨猫 缅甸库恩猫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