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业的“传统”与“现代”】 邮递业投诉电话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传统”乡村邮递员成为   奥运火炬手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无疑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在这些幸运的火炬手的队伍中,活跃着许多普通邮递员的身影,他们的共同点是――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故事。
  其中,有被老乡们誉为“红衣信使”的云南省迪庆州乡邮递员尼玛拉木,身材娇小,却总要背着几十斤的包裹,每天穿行在澜沧江畔、雪山脚下;她生性腼腆,却是迪庆州几千户藏民最亲的好阿姨、好姐姐和好女儿。由于其负责的这段邮路地广人稀,还要徒步穿过险峻的梅里雪山峡谷、横穿凶险的澜沧江,为了安全,尼玛拉木只能放弃绿色制服,每天穿着鲜艳的红衣服为五千多户藏民送信投递。
  四川的马班邮递员王顺友,他还是“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从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木里县城至白雕、三角垭、倮波乡的马班邮路投递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3年来,每年都有330天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在雪域高原共跋涉了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六圈。从海拔近5000米到近1000米,气温从摄氏零下十几度到近摄氏40度,大大小小的山峰沟谷,四片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这种恶劣条件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从这些邮递员火炬手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邮政普遍服务的力量。由于中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邮政1/3的职工、2/3的邮路、3/4的网点都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农村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50万公里。这些邮递员深深植根于偏远山区,为履行好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而努力工作着,这项工作需要忠诚、耐心和细致,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基层邮递员,是边远山区人们与外界沟通的窗口,他们以默默无闻的奉献,将普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传统的邮政寄递业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被人民所信赖。尤其在广大偏远的山区,邮政的包裹、信函等传统业务仍然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传统”邮政寄递方式的
  “现代化”
  
  曾经有很多人慨叹:在IT时代,在中国城市里的邮政传统业务必将萎缩,邮政的冬天已经来临并难以抵御IT时代的严寒。的确,随着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信息和实物传递方式日益多样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等代替了传统的信函。但是邮递业务却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业务量以惊人的速度保持增长。
  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邮政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三大功能:通政,保证国家政令畅通;通民,保障人民群众通信权利的职能,凡是我国公民都有权享受政府提供的邮政通信普遍服务;通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产品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的通民信函也确实少了,因为有更加快捷、方便的工具来解决人们的沟通,但与此同时,商业信函蓬勃地发展了起来。
  由于买方市场的出现加剧了经营者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以客户为中心成为经营者普遍接受的理念。经营者基于市场、客户、成本、营销行为的有效性和客户的长期性等因素,不得不加大投入,实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以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信函作为个性化营销工具,成为经营者的首选方式。这是信函发展的社会内在动力也可以成为软件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使人们对浩如烟海的客户资料和客户购买行为的记录管理、应用成为可能,运投网络和资金结算得到社会专业化服务网络有力的支撑。这不仅是信函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也体现出传统邮政业与IT信息时代不仅没有背道而驰,而在进行互补嫁接。传统邮政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商业信函,是指区别于具有个人通信性质等零散交寄的信件,面向社会各类用户的邮政大宗商务性信息服务的信函。这类业务已经占到信函总量的80%,适用于向客户指定的单位及个人寄发各种商品广告、宣传册、销售函和各种对帐单、收费单、收费通知单等。使用主体一般为经济组织,受众一般为经济组织的客户和潜在目标客户。功能以宣传和促销为主。
  这与早先的大量通民信函大不相同,通民的信函服务方式上只是设点收寄,工具不过是桌子、日戳、夹钳等简单劳动工具;而商业信函则要主动开发一套系统,提供查询、设计、制作、封装、邮寄一条龙服务,工具上更是需求信息化的产品,如数据库、计算机、打印机、封装机等复杂的技术设备。
  从以前的手工书写、手工核对,到现在的键盘录入、条码扫描、自动处理,邮政生产作业形式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升级,设备的换代,都给邮政生产作业带来诸多的便利。
  这种变化的直接体现就是:每周打开家里的信箱,我们就会发现里面塞满了各种纸张,有广告单子,有催我们缴费的单子,有银行传来的对账单子等等;在公司里,我们与合作公司之间的大量文件资料大都是通过邮递来完成;而很多办公耗材等服务公司会通过邮寄目录这种方式向我们促销产品。
  此外我们发现:每到年节,超市、文具店、礼品店的贺卡一点没有减少,比起虚拟的电子贺卡,大家还是对实物贺卡的寄送更加情有独钟,因为它更能表达出寄送者的心意。这些寄托着美好情谊的贺卡,就是通过邮递员发往全国各地。这些“传统”的业务让人怀旧,也让人惊喜。
  还有,如今全国有7000多种报纸、9000多种杂志,并仍有增长的趋势。还是邮递员们,要把这些报刊发送到订户手里。这一直是传统邮政的传统业务,相比从前任务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艰巨了。
  在城市,邮政寄递业务是“传统”与“现代”并举,借着IT信息时代的东风,重点打造“现代”的商业信函并为其嫁接IT技术,转变其服务方式和手段,使得传统邮递业不但没有遭遇寒冬,反而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邮政寄递业务“向前看”
  
  “在传统邮政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业务领域。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业务,逐步向现代邮政业转变。”这是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中对中国邮政业务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提出的要求。而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从探索阶段、理性务实阶段到了健康快速发展阶段,电子商务也已经作为中国邮政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
  美国邮政通过建立在线邮政商店、提供在线邮寄服务,在开展电子邮戳业务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韩国邮政以网上购物为切入点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日本邮政则在混合信函、电子证明和网上购物等方面实现了与传统邮政的互动。各国的邮政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发展中。在整合资源上:整合自有的网点、客户、支付、安全认证等优势资源,并整合外部资源,如金融机构的支付资源、连锁经营的终端销售渠道等并着手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在夯实基础及提升能力上:建立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开通邮政支付网关、电话银行等多种电子支付模式;建立电子商务类资金全网归集结算体系;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整合183电子商务网站和11185客服中心资源,从而搭建邮政电子商务接入和应用平台;在业务互动上:发挥邮政“三流合一”优势,整合网站、安全认证、呼叫中心、支付网关、短信接入等各种渠道资源;在业务发展上,以完善自身电子商务BtoC业务应用为切入点,积极面向国内外企业开展一体化的BtoB业务,为合作伙伴提供全国性的渠道网络服务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在创新上:通过流程再造,创新价值链;通过业务创新,延伸产品链;利用优势,建立新型供应链,通过创新企业运营模式,实现管理扁平化和资源统一协调配置。
  由此可见,邮政立志在新的征程上续写凯歌。“惟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邮递业之所以在IT时代雄风不减,靠的不仅是它夯实的基础建设和优秀的邮递工作人员,更重要的是它顺应着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填补了新的市场空白,正是这样,尽管IT时代互联网来势汹汹,但是邮递业扬长避短,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相关热词搜索:邮递 传统 邮递业的“传统”与“现代” 邮递业的 仓储型物流企业的基本特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