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动荡中东的“火焰岛”:中东动荡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在中东提及大名鼎鼎的瓦达?汉法尔,几乎无人不知晓。2003年,年仅35岁的他执掌被誉为“海湾CNN”的半岛电视台。在这八年中,半岛电视台那小小的“火焰岛”标志逐渐燃遍世界的各个角落,从一个地区性电视频道成长为世界级媒体巨擘。就在今年年初中东变革初起之时,美国某知名商业杂志还将汉法尔评选为全球百大创意人士之首,因为在他带领下的半岛电视台,成功引领了“促使世界格局为之改变的阿拉伯之春”。
  然而,就在汉法尔和半岛电视台蒸蒸日上之际,2011年9月20日,汉法尔以一纸辞职信引发了外界的广泛争论。据称,泄密网站“维基解密”此前披露的美国外交电文显示,汉法尔与美国情报机关过从甚密,曾因美方抗议而修改与美国相关的负面报道,或因此触怒卡塔尔政府,成为其下台的原因之一。迅即,对半岛电视台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对半岛电视台在中东变革中报道态度转变的原因,等等问题,各种猜测、揣度层出不穷,对半岛电视台的质疑之声也甚嚣尘上。
  
  动荡中东成就“半岛”
  半岛电视台成立于1996年,始于卡塔尔新任埃米尔哈马德推动的国家改革,旨在提升海湾小国卡塔尔的国际地位。鉴于此前英国BBC开设阿拉伯频道的计划胎死腹中,“半岛”异军突起之路注定坎坷不平。最初的“半岛”总共有250名工作人员,当时只有一颗卫星转播信号,每天播出六个小时的节目。直到1998年12月英美联军对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军事行动,“半岛”是惟一在伊拉克境内展开实况报道的媒体,随即迅速蹿红,众多世界顶级报纸在头版大幅刊载带有“火焰岛”标志的截图照片。1999年2月,“半岛”真正实现了24小时全日播出,信号可以通过三颗卫星到达中东、欧洲和北美。原本只是沙岛孤星的“半岛”,开始显露熠熠星辉。
  此后,“半岛”更是以黑马的姿态屡屡在媒体大战中脱颖而出。在一系列牵引国际局势的重大事件中,那些带有火焰标志的图像画面向世界传递着来自动荡中东的第一手信息。2000年9月,“巴勒斯坦第二次民族起义”引发新一轮巴以流血冲突,“半岛”是惟一坚持在西岸占领区从事现场报道,同时兼顾巴以双方声音的媒体;9.11事件前后,“半岛”抵制各方谴责和非难,坚持对“基地”、本?拉登等敏感信源的报道和采访;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半岛”驻喀布尔的记者成为外界获取战情的重要来源……
  打响声名之后,“半岛”开始稳扎稳打推进其“国际媒体”之路。2006年,“半岛”正式扩增为半岛电视新闻网,除了原有的阿拉伯语频道,还开播了英语频道和纪录片频道,阿、英双语的网站也随即上线。此前,“半岛”已经逐步在国际媒体之林有了一席之地,但其影响力仍主要限于阿拉伯世界,需要经过其他国际媒体的二次传播才能辐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随着英语频道和网站的建立,“半岛”真正成为了“立足阿拉伯,面向全世界”的国际性媒体,打破了国际新闻观点由西方传媒垄断的局面。
  
  “阿拉伯之春”=“半岛革命”?
  然而,今年年初以来发生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一系列事件,为“半岛”赢得声誉的同时,也将其推向质疑和争议的风口浪尖。
  从去年12月突尼斯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起,也门、埃及、巴林、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也相继爆发了反对现任政府的民众示威游行,并且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国还逐渐演变成内战或动乱。这场由民众自下而上发起的变革,在西方世界引来一片喝彩声,被称为“阿拉伯之春”。
  在这个过程中,“半岛”的镜头始终追随着事件的进展。从突尼斯到埃及,从的黎波里到大马士革,“半岛”记者出现在街头游行的人群里,采访愤怒激昂的民众;身处枪弹横飞的巷战现场,拍摄双方激烈的武装冲突。在中东,报纸发行量普遍不高,印刷媒体往往是作为补充消息源。而网络的普及率远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高,况且各国对网络的防范监控都非常严格,尤其在非常时期,网络乃至通讯经常受到干扰屏蔽。因此,电视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尽管很多国家都有本国的电视台,但大多都是政府掌控下的宣传机构,相比之下,长期享有独立声誉的半岛电视台更受民众欢迎。在阿拉伯国家收看“半岛”是免费的,只要有一个卫星电视接收器,就可以随时收看“半岛”的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半岛”的报道成为许多中东民众了解事态进展的第一渠道。很多人表示,他们是在看到了“半岛”的节目后,走出家门参与到示威游行的队伍中去的。在埃及开罗的解放广场,抗议者高呼“半岛电视台万岁”。在利比亚的边境区,到处贴着“感谢半岛电视台”的标语。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讲话中称,“半岛电视台推动了整个中东的民主进程”。
  与此同时,对“半岛”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不少人认为,“半岛”往往站在反对势力的立场,进行“一边倒”的报道,比如,在报道示威游行时采用故意“引导”的方式采访当地民众,甚至有几次虚构事实、试图左右局势的情况。2月21日“半岛”关于“卡扎菲下令军机轰炸抗议民众”的报道,就被认为是直接导致西方介入利比亚内战、设立“禁飞区”的直接原因。“半岛”还多次在报道中直接称卡扎菲为“独裁者”、“侩子手”,在直播节目中直接高呼“裁决卡扎菲死刑”。因此有很多媒体在报道利比亚内战时,直接称之为“半岛电视台对卡扎菲的战争”,认为正是这股“半岛效应”,造成了中东各国的连锁反应,让这场变革势同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拨开迷雾的媒体反思
  作为一个源自阿拉伯的小国媒体,半岛电视台一直被冠以“反美斗士”的称号,忽然之间成了西方赞誉有加的“民主推进器”,如此反差令人费思难解。其实,从建台之初起,这样的质疑和矛盾就一直伴随着半岛电视台。
  “半岛”以“意见与异见”为立台之本,以及时新鲜、客观公正、报道冲突、推动变革为宗旨。受到“半岛”批评的不只是西方国家,更多的是阿拉伯国家。与其说半岛电视台是代表某一个国家或阵营的喉舌,毋宁说它更像是一个众矢之的。报道伊拉克战争,被指“亲萨达姆”;报道巴以冲突,被指“亲以色列”;报道本?拉登和阿富汗战争,被指“支持恐怖主义”。约旦政府称“半岛”针对本国政府,沙特说“半岛”旨在颠覆沙特政权,摩洛哥指责“半岛”损坏本国形象,叙利亚则时常暗示“半岛”酝酿“犹太复国主义阴谋”。
  为了阻止民众受到“半岛”的影响,不少中东国家经常使出非常措施。阿尔及利亚政府曾经为了阻止本国人收看“半岛”的一期节目,在首都等几个大城市采取拉闸停电的紧急措施。卡塔尔的邻国都在边境地区常备信号发射站,以便随时发射信号在一定区域内屏蔽“半岛”的节目信号。“半岛”在阿拉伯各国的分社和记者站,随时有遭遇封闭、驱逐的可能。仅在中东变革的几个月中,埃及、也门、叙利亚等国都曾下令关闭“半岛”驻当地的机构,撤销其采访许可,甚至要求记者离境。其他国家也常常向半岛电视台乃至卡塔尔政府提出抗议。就连卡塔尔的外交大臣都称,自己每次出国的时候都不得不面对针对“半岛”的投诉,令他头痛不已。
  不过,撇开“反美斗士”或“亲美走狗”的高帽子,“半岛”只是一家新闻媒体。所作所为,不过是秉持新闻原则报道新闻事实。伊拉克战争中,令“半岛”扬名的并非反美立场,而是作为惟一一家没有受到美国军方控制的“非嵌入”媒体,其独立、专业的报道原则使之扬名业内。早些年的半岛电视台作为成立不久的无名小卒,相比“选边站”来说,更重要的是抓住创造“独家”的机会。因此,在各国媒体都不敢播放本?拉登录像,不愿意接受塔利班邀请到阿富汗设立机构的时候,半岛电视台紧抓住这些机会,才使自己成为这些历史性事件的惟一媒体见证者。
  如今,晋升为国际性媒体的“半岛”已经走过了“争取眼球”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如何“专业经营”。建台初期的“半岛”一直以卡塔尔政府的支持为基础,无需担心广告收入、商业运营,即便周边各国以政治手段限制本国企业在半岛电视台投放广告,有价无市的困境也不能迫使“半岛”改变立场、收紧言论。但随着电视网的进一步发展,“半岛”在财政上的独立在所难免。面对市场的压力,“半岛”或将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收敛锋芒。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个面向国际的媒体,应该在言论报道中摒除那些刺激、喧哗的论调,回归到新闻本体,不应再为了反美而反美,或反之。

相关热词搜索:中东 动荡 半岛 “半岛”:动荡中东的“火焰岛” 凝固在大海中的火焰岛图 凝固在大海中的火焰岛图2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