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会展_会展助推香港经济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亚洲的展览业起步比较晚,不过屈指一算,香港办展览也已经超过30年。香港贸发局现时每年在香港定期举办33个国际展览会,参展商超过2.5万家,买家人数达到53万。
  今年年初时,温家宝总理在接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时,首次确认香港是“国家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及基地”,肯定了香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能力及地位。
  
  香港贸易的催化器
  
  过去,由于大部分区内展览会的规模比较小,展览会发挥的社会作用并不明显,大家把它们看成只不过是一个买卖双方接洽生意的场地。随着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区内的展览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家开始明白会议展览行业,对带动一个城市的旅游和相关的商业服务发展所起的作用。香港的对外贸易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和香港展览业过去20年的蓬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没有本地的贸易展以前,香港的厂家和出口厂商就只有依赖海外的展览会来推销他们的产品和接触买家。因为出外参展成本高和各地严重的保护主义,只有少数规模比较大的厂家才有机会参加海外的展览。
  近20年来,香港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可从事外贸、将产品销往全球市场,实有赖香港每年百多个的贸易展览会作为他们的踏脚石及重要平台。很多中小企的第一张订单,往往就在香港的这些贸易展览会中拿到。
  如果70年代珠三角廉价的土地和人力资源,是香港工业起飞的一个重要引擎,那么香港的展览会,可以说是香港经贸加速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引擎。因为,没有订单就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企业。珠三角是香港中小企的生产基地,而香港的展览会是这些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窗口,两者就如飞机的双翼,推动香港的中小企起飞,创造了一个世界出口的奇迹。
  香港在全球贸易的地位,从70年代后期全球排名第23,跃升至全球第11位,至2006年底总出口额超过2.4万亿港元,贸易额超过5万亿港元。贸易商的数字过去20年从3.5万多家升至2006年的9.9万多家,是1986年的2.8倍 (香港会展中心第一期在1989年落成使用)。这些贸易商当中98%是中小企业。所以,贸易展览会在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实在不容忽视。
  
  香港的优势
  
  谈起香港的展览,大家很自然会想起位于维港海岸中心地带、外形雄伟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展中心第二期在1997年建成以后,已经成为香港的一个新地标。
  从1986年至今,我有幸参与了会展中心不同阶段的筹建和扩展,所以对它有着一份特别深厚的感情。没有充足和适合的硬件,展览业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不过单靠一个外型美观的展览中心,并不足以启动一个地区的展览业发展。香港展览业的成功,很大程度植根于香港这个城市的先天优越条件。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五条:
  首先,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大部分产品进口不需要付关税又没有增值税。无论在货品清关,税务处理等各方面的手续,都非常简单、便捷,令全球供货商到香港展示各类产品时感到特别方便。
  而且香港地处亚洲这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地区的中心。5小时可以到达任何一个亚洲都会,与珠三角形成一个3小时经济圈。全球有6000多家企业选择香港作为他们在亚洲的区域总部;香港也是区内最主要的一个采购中心,全球有数百家大企业在香港设立采购分公司。所以香港很自然地成为区内一个主要的采购及分销中心。
  香港交通便捷,空运发达,是世界最主要的航空运输中心之一,航线遍及全球160多个城市。香港和全世界160多个国家有免签证协议,商旅出入境方便及快速。
  加之香港商贸服务发展完善和发达。现代服务业已经占了香港GDP的90%以上,为来港参展及洽谈生意的客商提供了优良的商贸配套服务。
  香港还拥有健全以及为西方企业家所熟悉的法律制度,香港人精通英语,又有大批明了国际贸易的企业家。
  这些条件为香港展览业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最佳的土壤。内地的一些城市,每想到要发展“展览经济”,往往马上着手筹建大型展馆,甚至以香港的会展中心作蓝本,但我认为如果忽略了城市本身所必须具备发展展览业的条件,再庞大、再壮观的展馆也可能徒劳无功。
  
  赢得“回头客”
  
  
  30多年前贸易局的第一个展览是在香港一家酒店里举行,当时把酒店的所有房间都改建成一个个展位,规模很小,条件并不理想,从中我们意识到要提升香港展览至国际水平,展览的规模不能小。
  到今日,行内都知道,一个成功的展览必须要做到买家多、展商多。不过,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成功的展览会的基本条件,要保证一个展览能够长期发展下去,主办机构要做好的地方远不止于此。
  展览是一个交易的场所,也是一个买卖双方寻找合适合作伙伴的平台。所以主办机构不应该满足于只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场地那么简单,主办机构的角色就如报纸杂志的编辑一样,要为读者提供增值和专业的选择,以免读者迷失于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
  一个成功的展览必须能为买卖双方节省时间,在展览会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双方提供优质的选择。所以买家和参展商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很重要。
  为买家提供最多元化和优质的参展商群。我们希望透过严格的筛选和分类,买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接触最多和最合适的供货商,所以在招展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参展商的质素和更替,并且大、小企业兼备,不会来者不拒。
  展览是一个市场,但是主办机构不应该把自己看成只是一个“二房东”。主办机构有责任要维持展览会内的市场秩序,保证买家和参展商一定的数量比例,为每一个参展商提供一个合理的做生意机会,务求场内不会供求失衡,不致出现某类产品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无足够竞争固然不行,恶性竞争也不利,因为这很容易出现种种不当的行为,破坏整个市场生态。
  香港在世界上首先聘请律师在展览会驻场,注意保护参展商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接受及处理任何侵权投诉。
  在全球化下,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上的贸易展早已开始从大发展到专。在这方面,香港做得比较成功。现在香港的展览门类约分43类,虽然还是比德国三大展览城市的58类为少,但相对区内众多综合轻工展,香港展览会的分类已较为专门,更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现时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买家及厂商不再单靠一两个展览接单及落单,很多时议单是在展览后进行,因此展览会要更专业化及信息化,务求令到场买家不只掌握市场产品潮流,亦能收纳业界的最新信息。
  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展览会是一个重要的推广和宣传的平台。所以展览会的形象、包装和布置直接影响一个展览的成效和参展商的参展意欲。展览的主要目的是要为企业创造一个推广国际市场的平台,而非寻求短期的经济回报,因此应特别重视展览会的整体形象和品牌。
  香港展览会与外国一些展览比较,历史相对短,我们早年筹办每项展览时,为求能够留客和有“回头客”,必须比别人多走一步,特别注重增值服务,包括在场内提供回教徒祈祷室、不同口味的餐饮、重要买家洽谈生意的贵宾廊、便捷的电子化买家登记服务、以及环球记者采访安排等。这些服务成为香港展览的一大特色。
  展览会对场外安排亦相当重视,全力做好酒店、交通、航运、娱乐、餐饮等配套安排,就像旅行社一样,为客商提供一站式体贴服务。会展经济有“商+旅”的元素,由于展览期间买卖双方时间有限,如果主办机构能够为客商提供贴身的服务,令他们有深刻而正面的个人“商+旅”经验,买家及参展商自然会流连忘返、乐于回头。
  (作者为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

相关热词搜索:香港 助推 会展 会展助推香港经济 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管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