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智慧的地球,天人合一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无疑,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永恒博弈中,人们已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的胜利。从燧人取火那时候起,技术就成为人类手中的大杀器,直到蒸汽时代的来临,到信息技术的大行其道,人类以压倒性的优势逐渐掌握了整个地球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极其复杂,庞大而充满了动态活力的非自然产物――社会。貌似人类已经战胜自然,并相应建立了一套适应自身的发展机制,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现有的环境中不断的改善而已……且慢,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罗素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指出:“技术给了人一种能力感:感觉人类远不像在从前的时代那么任凭环境摆布了。但是技术给予的能力是社会性的能力,而不是个人的能力……”
  根据先哲的这个逻辑,我们不妨做出如此推断:人在掌握和应用技术的同时,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思路误区,不是用的不足、就是用的过头了。而这点也好像被我们正在面对的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反复证实。
  与以往相比,信息技术将整个社会和自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旦发生危机,任何国家和地区,任何企业和组织,甚至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当前的金融海啸,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或者安全问题,迫使我们审视现有的地球。这个社会和自然之间,社会内部还存在着鸿沟和问题啊!
  由瓦特和卡尔本茨们倾力打造的机械化社会,到了大小沃森时期拿上了信息化的拐杖,通过盖茨、格鲁夫和郭士纳的全力以赴,让这个社会终于有了一个数字化的基础。这个基础再往上发展是什么?我们无法明确预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起码能够让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不再拼得你死我活让未来不再充满难以把控的变数,让技术不再成为人类手中的对自然的杀器(最终也会伤到自己)。IBM管这个叫做“智慧的地球”。
  “智慧的地球”不是对大同世界的描述,更不是科幻乌托邦。这是一个趋势,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最终需要与自然和谐的趋势实际上,自打有了计算机这个东西那天起,这个趋势就出现了,而且以一种加速度,在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轨迹上运行。这也是一个发现,碰巧是一个叫做IBM的公司将其发现的趋势整理成为一套完全的理论+实践+创新的体系并且开始满世界分享。
  抛去商业背景不说,“智慧的地球”的确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也许可以说,这条路一直存在,但是通过IBM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塑造这条路正在变得更加清晰和易行。
  
  “智慧的地球”由三个“i”构成路基:
  
  更透彻的感知(Instrumented)
  可以说“更透彻的感知”是实现智慧的地球的最基本需求。所谓“更透彻的感知”就是运用身边一切的感知设备来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例如数码相机、RFID等等。当然这里所说的感知设备不仅仅是这些,它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具体来说,它是指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检测人的血压、财务数据甚至城市交通状况等任何信息让后再将其进行分析,便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和进行长期规划。
  也许听起来有些抽象,举一个简单的实例吧。据美国能源部的研究结果,由于美国电网效率低下而造成的电能损失高达总电能的67%。为了节省能源,美国德克萨斯州,丹麦、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公共事业公司便开始建设新型数字式电网,以便对能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此举不仅有助于他们更迅速地修复供电故障,而且有助于他们更“智慧”地获取和分配电力。也许你会觉得这种做法和消费者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消费者也能够加强他们对能源消耗的掌控,每户最多可减少25%的能源花费。此外,“智慧能源”管理还能够改善可靠性,服务、效率乃至法令透明度。
  也许你觉得这个听起来不错但是是否能否实现还值得怀疑。每个人身边的数据量巨大如何才能实现所谓的“更透彻的感知”呢?其实,这些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在我们身边工作了。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世界上每个人将拥有10亿晶体管。这些晶体管也已被嵌入到数十亿的设备中,如车、器具、道路等。当这些传感器有序地利用到供应链,医疗保健网络、城市,甚至河流等各个生态系统中时,更加透彻的感知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Interconnected)
  有了“更透彻的感知”做基础,“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将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自从互联网的出现,我们的互联互通大计就已经开始推进了,你可千万别把“更透彻的感知”就简单地理解成互联网,这里讲的是更加宏观的互联互通,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说白了吧,就是把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东西,小到一杯水,大到一个国,只要是有必要的,都能够联接到相应的“网络”中。让你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跟踪到你需要的信息。
  搭建如此庞大的网络当然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的高带宽的通信网络工具,将我们刚刚讲到的那些传感器,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连接起来,然后再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来得以远程完成,从而彻底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
  不相信?!好吧,据预计表明,到2011年网络用户将达到20亿,HSPA(高速分组接入技术)将促成“三种屏幕”(电视、电脑和移动电话)的融合,并有可能实现不中断的网络连接。经过这种网络的结合,数以万亿计的事物将被紧密链接。其中包括汽车、家用电器,相机,道路、管道,甚至医药品和家畜。
  
  更深入的智能化(Intelligent)
  是不是觉得可以喘口气了7通过“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得到了海量的数据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如何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得到有用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更深入的智能化”是指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加工的过程。经过这样的加工过程,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且全面的洞察来解决特定问题。这要求使用先进技术(如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科学模型和功能强大的运算系统)来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以便整合和分析海量数据和信息,并将特定的知识应用到特定行业,特定的场景,特定的解决方案中以更好地支持决策和行动。如此苛刻的要求我们能实现吗?当然。IBM的Roadrunner超级计算机突破了“petaflop”限制,每秒钟可以进行一千兆次运算,而exaflop计算机将实现下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算速度,即每秒钟将进行一百万兆次运算,计算速度比Roadrunner快1000倍。加上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处理的强大性能,他们被应用于处理、建模、预测和分析流程。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就用残酷的现实告诉了我们“更深入的智能化”的重要性。目前,银行的现有系统已经无法处理随着抵押债权证券化、融资和交易而形威的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致使银行无法得知和管理其风险敞口。此外,这些事情是实时发生的而且复杂性过于巨大,可以说现有 系统对市场已经丧失了洞察力。“更深入的智能化”将可以透过重重的数据迷雾洞悉金融系统内部的潜在危机,从而为金融行业提供更有力的监督与管控,让“智慧金融系统”有可能成为现实。
  在全球性环境危机的逼迫之下的今天,各国学者基于对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的反思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总结,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将之视为对治疗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良药。想要做到“天人合一”,首先要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最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思想。
  “智慧的地球”恰巧迎合了“天人合一”的观点。“智慧的地球”之路通向的目的地是一个更加智能化的世界,涉及个人,企业,组织、政府、自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而他们之间的任何互动都将是提高性能,效率和生产力的机会。随着地球体系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也为世界提供了更有意义的、崭新的发展契机。
  当然这一切也是基于IT技术的进步作为基础保障。从IT技术产生的那天起,它就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产量。同时,IT技术的角色也发生着重大改变。IT技术已经从过去的锦上添花的辅助者,转型为了每次进步的奠基者。
  作为IT管理者的IT经理人,其角色也在逐步升级,从过去其他部门IT技术的支持者,到协调各个部门的管理者,IT经理人的责任日趋重要。在推动“智慧的地球”的进程中,其角色已经上升为勾画“天人合一”宏伟蓝图的设计者,如何能够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生产方式,还给地球更多的蓝天即将成为IT经理人工作的最终目标。
  当前的金融海啸、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或者安全问题,促使我们站在一个面向未来全新发展的门槛上寻求创新,实现文明的跨越。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信息技术已经走向成熟并依据“智慧的地球”的理念解决这些世界性问题的重要基石。诚然,“智慧的地球”不是一天就能够实现的,也不是一个政府,一个企业开展一次行动就可以落实。
  “智慧的地球”将来自于每一位IT经理人,每一个IT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中,ITer每迈出的一小步,都是在朝着“智慧的地球”这个目标前进。智慧的ITer将吹响建造“智慧的地球”的号角,充当通向未来智慧之路的先锋。未来“智慧的地球”将来自于每一个智慧的机房,每一家智慧的企业,来自于每一个智慧的系统,每一次智慧的应用每一项智慧的创新研发,最终这些智慧都将惠及整个人类,这才是天人各异走向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相关热词搜索:天人 地球 智慧 智慧的地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文化智慧 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