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的十年电影江湖】王中军满族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他是中国企业家里最懂电影的人,中国电影界里最懂商业的人。      在王中军的年轮上,过去的10年,炽热如火一般。   他是中国企业家里最懂电影的人,中国电影界里最懂商业的人。
  华谊兄弟最初是一家并不起眼、甚至方向都不甚明晰的蹩脚公司,恰逢“中国电影市场化与产业化探索期”,王中军以国外打工赚得的10万美金起步,以“口头形式商议股权分配”,在“尚不被投资者看好”、“竞争也不激烈”的彼时经受聚合离散。在路上10年,王中军尽遇到贵人,比如冯小刚,比如包括马云在内的天使投资人。失去前者,华谊兄弟的电影票房也许将与今天大相径庭;没有后者,创业板上市的敲钟礼也许还在紧张排练。这些都是王中军嘴里的“运气”。 10年里,他将运气转化成了底气。
  
  当王中军遇上冯小刚
  要是按照年少时的抱负,王中军应该去当个画家。他当过兵,复员后干过体制内出版社的美术编辑,又做过广告经理,但这些都无法让他感到兴奋。1989年,29岁的王中军赴美留学,回国后便开始在市场经济初开的混沌漩涡中游泳。
  1998年的一天,他在路上偶遇出国前的老同事,对方正在做电视剧生意,并给他详细讲述了电视剧行业的生意经。王很激动,很快就投资拍摄了一部片子――《心理诊所》,这为他带来100%的盈利刺激。第一桶金攫取得如此轻松,他对影视圈开始萌生了欲望。
  紧接着,他和华亿的董平一起投资拍摄了《荆轲刺秦王》、《鬼子来了》和《没完没了》。但3部片子中只有《没完没了》挣了钱,但真正让他改变命运的,是遇见了冯小刚。
  在这个问题上,王中军的眼光是敏锐的。从2000年他与冯合作《一声叹息》起,华谊兄弟就以导演工作室的机制紧紧拴住了冯小刚。一开始,冯小刚并不太喜欢王中军,觉得他“不好接近”、“挺难相处”;更重要的是,在冯的内心中,要做一家自己公司的念想一直没有放弃过。
  1994年,冯小刚和王朔、彭晓林一道,开办了“好梦公司”,两年时间投拍了5部半片子,两部半被禁,被称作“票房毒药”。那是冯氏电影的最低谷。
  10年后,冯与张国立合作,欲再开公司,最终又以分手作结,回归华谊。冯小刚说,自己并不抗拒商业,但他还是更擅长当导演。在华谊兄弟日子久了,他觉得王中军其实是个“有江湖气”、“重哥们儿意气”的人。所以他甘心“我就做我的导演,你搞你的公司”。至今,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的签约年限已超过10年,冯氏电影也一直是华谊帝国的中流砥柱:从《大腕》到《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直到《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
  有意思的是,若追溯华谊兄弟的历史,它与“好梦公司”恰同年出生。1994年,刚刚回国的王中军创建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所不同的是,现在华谊的“好梦”还在延续。
  
  王中军说“自己并不吝啬”
  阅读战争题材的报告文学和人物传记,是王中军这10年的偏爱,也是他没有放弃的一个生活习惯。他选择利用零碎时间看书,看《拿破仑》、《丘吉尔》、《苦难辉煌》;有时候,他会把10年前读过的书重新翻出来,“也许就产生新想法、新体会”。在接受访问的前一晚,王中军又一次地整夜失眠。他拧开灯,读了几十页的《朝鲜战争》,直到清晨。
  不过,对军事题材的偏好,并没有让他脾气变得暴躁,或者绝对独裁。身边的人觉得,王对人相当客气,并且尊重。无论这确是他本性的流露,还是商业逻辑使然,“和气生财”在王中军身上最终得以印证。他自己也承认,10年间,华谊始终不敢轻视的企业元素,就是“人”。
  他所处的影视行业,导演、明星,本身就是天然的市场号召力。这10年,王中军创新了很多机制,比如工作室制度――“改变了导演拿着剧本找8家公司谈合作的局面;现在是你专心搞艺术,商业可以不操心”;比如完整的艺人经纪链条,“细化到为每一位艺人上位定制方案”,做到“规模化地经营明星”。王中军对此颇为自豪。“我们公司甚至为演员做报表,演绎他们的成长线路。”“范冰冰、李冰冰、黄晓明他们,之所以能站到一线明星的地位上,与华谊兄弟的机制无法分开。”
  在对待人的问题上,王中军说“自己并不吝啬”。他拿出了公司20%的股份送给核心团队;持股者名单中,既有名导演、名制片人、名演员,也有秘书和司机。“我们一共有七十多个自然股东。至于持股比例究竟应该定多少,其实都没有太多财务顾问和我说这个,所谓的比例就是当时我脑子里的一个概念。合理不合理,不知道,也没有依据。我觉得该给大家多少,就给了。”王中军的“义气”,使得华谊兄弟在上市满一周年的时候,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等人持股的市值均超亿元。
  
  业内评价它“带了个好头”
  2009年10月30日,王中军出现在深圳五洲宾馆。这个隆重的亮相正是“投资者精打细算”最愿意看到的结果。这一天,华谊兄弟作为首批28家公司之一在创业板上市,并且开盘涨幅居首。王中军觉得,上市让自己感到了安全。
  作为中国首家在内地上市的影视娱乐公司,业内评价它“带了个好头”。王中军认为,10年来他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华谊如何与金融资本无缝对接”。最开始,王中军学会了向银行要贷款来拍戏,并让这一动作成为常态。“原来我们整个圈子没有拿银行贷款拍片的事情发生,个别某一部有可能,但是华谊是系统地把这个行业和银行对接。”作为没有抵押的轻资产公司,银行根本不会放贷。王中军就一家一家银行地跑,向银行宣讲这个行业,甚至和银行合作做相关课题的调研。10年中,华谊兄弟从有抵押连带责任贷款,到无抵押贷款到最后打包贷款,形成了一个系统模式。如今,各家影视公司依靠银行贷款拍片已是司空见惯。
  
  一个小众的嗜好,就是爱种树
  华谊曾经的投资人之一汪潮涌即使现在也不吝啬对王中军的评价:他是中国企业家里最懂电影的人,中国电影界里最懂商业的人。
  抛开生意不谈,这10年,王中军觉得自己的生活开始有品质起来。他喜欢品鉴雪茄,以及收藏当代油画和雕塑。他经常出席佳士得或者保利的拍卖会,即使不买,也愿意去一饱眼福。
  “我还有一个小众的嗜好,就是爱种树!”王中军喝下一口牛奶,望着酒廊外被春雪覆盖着的松柏,忽然间来了兴头。“我现在已经种下了500多棵树,大部分是古树名木。有朋友会主动告诉我,说中军,哪里搞拆迁,又出来一颗多少年前的古树。我跑去一看,别提有多满足。”
  他告诉我,在远离北京市中心7亩大的院子里,自己尽可以享受这些属于艺术家风格的生活。“我时常在幻想,假定过了五百年,这些树还在,又会是谁像今天的我一样,坐在某棵大树下思考着什么?他们会想象种下树木的祖先的模样吗?”
  “不知道”,他自己回答。
  结束幻想,他一口气签下了十几份文件,并将牛奶一饮而尽。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相关热词搜索:江湖 电影 王中军 王中军的十年电影江湖 狄仁杰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