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城市内急】内急外重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来。   
  武汉、北京、长沙是近期发作内涝“城市病”的一个又一个案例。“建在地下的工程看不见,往往让位于地上工程。”知情人士说。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水漫都市拷问的不仅是这个城市的良心,更是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人们希望有关部门面对暴雨测试出的“大城市病”,能够坦诚地针对管理上暴露出的不足对市民说声道歉,并尽快拿出整改措施,保证下次、下下次强降雨时不会重蹈覆辙。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北京市防汛办主任王毅介绍,这次的降雨是今年入汛以来最大的一场雨,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其特点是不仅雨量大,而且强度大、范围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副教授马军认为,北京城市很大,部分地区排水管道可能难以应付十年一遇的暴雨。
  有舆论指出,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北京的降雨设计应该至少是十年一遇,甚至更高。“将防降雨设计大幅提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这是我们的国情所不允许的,我们没有在防暴雨上追求什么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学科部副主任吕鉴表示不同意。他举出一组数据:城市道路建设投资重头其实是在地下管道建设上,其中就包括雨水、污水处理管道。以80米见宽的道路计算,每一公里投资高达7000万元到8000万元,其中70%到80%花费于地下管道的铺设,建设高规格的雨水处理系统,“国家没这么多钱”。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副教授张洪涛指出国内市政工程在地下管线铺放、管理上的另一个不足:“国内城市的地下排水管线管理比较乱,很多地方甚至不知道自己道路下面铺设了多少排水管线,这些管线怎么走,排水能力多少也不清楚,一句话,就是地下管网的资料严重缺乏。”
  
  “老古董”经不住考验
  作家龙应台曾说过,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来。
  不独是北京如此。继武汉、北京之后,近日,长沙光荣晋级为“东方威尼斯”。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信息显示,6月份以来风雹灾害共造成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8亿元。
  6月份的武汉连续迎来三场强降雨,20小时内连降暴雨192毫米,相当于15个“东湖”倾泻武汉大地。而在去年5月,3次强降雨也凸显出广东排渍水的“肠梗阻”软肋。北京市水务局相关人士表示,全国普遍存在这种问题,即排水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
  事实上,“老古董”并不是到哪都会受到欢迎。上述人士透露,现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北京市排水集团管网分公司副经理梁毅表示,北京的排水设施始建于元朝。
  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北京排水管网标准中有东、西护城河,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地区为10年一遇标准。例如2009年7月30日下午至3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的降雨量达到110毫米。当时天安门广场附近的道路排水管线和泵站工作正常,经受住了考验。
  目前,当地要做的就是将城市排水能力进行整体提升。
  
  地下往往让位于地上
  武汉大道,这条被誉为“武汉最美的大道”最近也未能避免“逢雨必涝”的现象。这一刚建成通车不久的工程,仅全线绿化投资就高达3.6亿元。而在当地的徐东大街,近几次暴雨频“受淹”。但根据武汉水务部门的介绍,徐东大街的雨水管网通向沙湖;中北路、秦园路雨水管网直接排往沙湖港明渠;沙湖―沙湖港明渠―罗家港明渠―长江,形成该片区一条完整的排渍通道。
  现实情况却是,沙湖港明渠涵闸因沙湖公园施工被完全堵死,穿过道路的涵洞被垃圾、树枝所堵,淤塞严重,水流不畅。而罗家港明渠,因二七长江大桥施工,引桥的数个桥墩跨越渠面,也造成严重淤塞,导致明渠水流不畅,进而对沿线秦园路、中北路等排渍管口形成顶托。
  知情人士表示,武汉市政建设近十年基本集中在路面以上,“建在地下的工程人们看不见,往往让位于地上工程”。
  “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但近年来很多城市在规划的时候只注重城市快速发展和外观形象,而忽略了看不见的地下工程。”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宋迎昌表示,其实长久忽略地下工程发展的“欠账”是要还的,而这个代价可能比一次性到位规划付出的成本还要高,所以在做城市规划时应要有远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

相关热词搜索:问诊 内急 城市 问诊城市内急 问诊城市内急 频道 问诊城市内急 资讯频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