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中国元素 [感受新加坡]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最近,我去新加坡呆了一个月,所见所闻感受颇多。这个国家虽小,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该国人民和睦相处,市政管理井井有条,公德意识深入民心,华人传统浓郁热烈,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凝聚“新加坡人”构建和谐社会
  新加坡是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在68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20多万黄、棕、黑、白人居民,其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余的1.4%是欧美人、日本人、阿拉伯人、菲律宾人、泰国人等,分别操华语、马来语、印地语和英语等。他们的宗教信仰各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天主教和锡克教等。他们的经济地位、生活习俗和传统差别也很大。要在这样的国度里构建和谐社会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我的学者、作家朋友说,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和政府为使各种族、宗教、文化的居民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采取了很多有力的独特措施:
  (一)在政治上,新加坡政府针对其居民多民族、多信仰的特点,强调“新加坡人”意识。李光耀强调指出,新加坡既不是马来人之国,也非华人之国,更不是印度人的国家,而是个复合民族的国家,即“新加坡人的国家”。“大家不分人种、语言、宗教或文化上的差异,而得团结一致”。政府将每年的7月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在政治和经济上占优势的华人产生“大民族主义”。掌握实权的政府总理一直由华人担任,但国家的最高名誉官职总统往往都是非华人。在议会选举和公务员的选拔方面,政府也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议会议员、政府各部门官员中非华人、各种教民都占一定比例。人民行动党也注意吸收非华人党员,发挥他们在促进非华人与华人和睦相处中的作用。
  新加坡政府还特别重视儒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强调中庸、平衡、与容忍思想,因而多次及时化解了可能发生的种族和宗教冲突。新加坡至今没有发生过大的恐怖主义事件。我的朋友说,在他们工作部门中,华人与非华人关系融洽,团结合作一直很好。在他们的住宅楼里华人与非华人杂居。我女儿家的左邻右舍就分别是印度人和马来人,大家彼此之间团结友爱、相互理解信任、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小孩们更是没有任何种族和宗教界限,亲如兄弟姐妹。
  (二)在经济上,努力缩小华人与非华人的差距。新加坡政府深知缩小经济鸿沟对缓解种族和宗教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在新加坡,华人在经济、受教育、住房等方面一般要比非华人特别是原居民马来人占优势,因此,政府采取倾斜政策,给弱势族群提供各种优惠和补贴,尽量减少社会分配不公,缩小族群之间的差距,维护他们的利益。政府限制高收入的家庭购买为中下等收入居民建造的廉价组屋,给低收入的家庭提供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补贴,尽量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
  (三)在文化上,提倡相互包容和尊重。政府规定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教育中普遍使用英语,但各民族学生必须学习母语,高考时母语不及格者不能进入大学。这样既能防止少数种族产生不满情绪,又可消除种族间的隔阂,各方都感到满意。新加坡政府强调政教分离原则,发表了《宗教和谐声明》,号召各不同宗教和睦共处。各信各的神,各奉各的主,相互包容,互不歧视,因此,这个多宗教的国家没有发生宗教纠纷和冲突。
  (四)廉政建设方面做得很成功,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新加坡政府很重视廉政建设,把它视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新加坡很重视教育,投入很多,注意选拔和培养各方面人才。它除重视培养本国人才外,也从国外引进人才,甚至到中国和印度等国招收有培养前途的中学生和大学研究生到新加坡来深造或搞科研,也送品质兼优的本国大学的学生到国外留学,让他们学成后为新加坡工作。新加坡选拔公务员很严格,经过多方面的培养和考察后才对贤能者加以重用,并按规定给以高薪和生活上的优惠。它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和监督措施,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对公务员进行认真考核,优存劣汰,优秀者提职加薪,一旦发现贪污腐败的脏官则严肃查处,绝不留情面。庸官也要被辞退,决不让他白占职位和白拿薪水而没有实绩。我的许多朋友说,新加坡的这种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政府各部门的效率很高,很少有公务员胆敢为贪污受贿一些钱而断送自己美好前程和失去高收入。民众对公务员和政府的满意程度比较高,政局和社会很稳定。
  市政管理有序,公德意识很强
  (一) 新加坡是城市国家,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政府为解决民众的吃、住、行问题做出了巨大努力,建起了很多各档次的住房,较好地解决了人们的往房问题,基本上做到了居者有其屋,没有人露宿街头。政府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市政交通系统,地铁、轻轨、公共汽车非常干净和正点,而且一卡通使用很方便。出租车很多,服务态度很好。银行、大小市场、商业网布局合理,居民感到很方便。政府把新加坡建设和修整得像美丽的花园。在治污方面做得很好,政府关停了会产生污染的工厂,把大炼油厂建在远离市区的岛上,而且排污处理得很好。世界著名的新加坡港很繁忙,大船很多,集装箱堆成山,但港区很干净,海水也很清洁。在新加坡,人们可享受到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海水、白白的沙滩、绿绿的树丛、青青的草地和美丽的鲜花。这里的空气非常清新,据说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多达3万个以上。加上优良的服务,新加坡自然成了旅游者的圣地。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天游客云集,西方人把这里在看作是尽情享受阳光、海水和沙滩的“3S”天堂。
  (二)人们很讲究社会公德。这里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很强。坑蒙拐骗现象很少见。市场上公平交易,卖主会如实说明货物的质量和相应价格,买者不必担心上当受骗。人们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没有人乱穿马路,司机也决不会闯红灯,不管有人无人过马路,他们都“傻等”。一有人过斑马线,司机们都会自觉地把车停下来,耐心让行人通过,过路人也会向他们投去感谢的目光。人们不会随地吐痰,丢果皮、吐口香糖等杂物,更没有人到处乱贴广告和乱涂乱写,否则要受重罚,除交罚款外还要罚扫大街。在公共场所人们说话都低声细语,大声喧哗被认为是不文明行为,会受到旁人投去不欣赏的眼光。大家都自觉爱护公物,没有人顾意破坏公共设施。街上的路灯、公园里的椅子、无处不在的拉圾箱很干净,没有人为发泄私愤而使其缺胳膊少腿。这里再穷的人也不会因缺钱而偷下水道的铁井盖去砸铁卖钱。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商店、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都很干净,人们相互礼让,没有吵架和打架斗殴现象,秩序井井有条,环境非常幽美。晚上,花15元钱从银行大厦对面的码头乘小游船沿着新加坡河向出海口驶去,在新加坡的标志鱼尾狮身雕像旁观看夜景,无数摩天大楼里各种灯光闪烁,与天上星星争奇斗艳,真是美妙极了。
  (三)新加坡人很爱运动健身。政府也为民众提供足够的健身场馆,街头健身设施到处都有。游泳池的水是不断循环的,清澈见底,门票只有1元钱。人们一年四季都爱在海边游泳,当然其中有很多是外国游客。我住的附近有个地方俗称“小桂林”,有山有湖,还有一个运动场。每天清早很多人到那里晨练,其中华人最多,也有马来人、印度人、印尼人等,许多穿伊斯兰服饰的穆斯林妇女也在其中。尽管早上天气也很热,但人们的健身热情更高,跑步、打太极拳、练武术和做健身操的,虽然个个汗流夹背,但都十分认真。很多非华人也向华人学习武术和太极拳。一位印度青年对我说,他很喜欢中国文化,酷爱中国武术,因此,来拜中国教练为师,天天苦练,十分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少林寺去学习,将来当个武林高手,在印度传授中国武术。
  (四)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正在发展。新加坡政府重视儒家思想文化和华文教育。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强大和国际地位提高,新加坡政府越来越重视与我国发展政治和经贸合作关系。政府把华文定为官方语言之一,鼓励发展华文教育,兴办了一些华人学校,很多非华人学生也选修华文。华语文学研究和创作中心主席严承慧、副主席马宝汕、知名作家诗人韩山元、莫河、和寒川先生等,他们在新加坡甚至东南亚为弘扬中华文化,无私地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他们不但辛勤笔耕,写出了很多好作品,而且经常组织华语创作座谈会,诗歌和散文朗颂比赛,并利用节假日带华人中小学生去野外“华语写生”。他们的辛勤工作得到新加坡政府的肯定,有些高官还亲自来该中心参观。他们送给我很多自己写的诗作和书籍,我都认真拜读了。特别是出生在我国金门的著名诗人寒川先生,在东南亚某个国家排华和禁止华文教育时期,冒着风险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诗文中充满了热爱中华之情,使我深受感动。
  传承中华传统,春节气氛浓郁
  春节也是新加坡华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国家机关放假三天,华人私营部门的假期更长。我是在春节前几天到新加坡的,那里的鸡年春节气氛已经很浓:大小商店里年货琳琅满目,国内有的这里也应有尽有,而且还有自己特色的年货。大年二十九和三十这两天,闻名遐迩的牛车水大街变成了年货的大卖地。大街上和商店里人头攒动,争相购置摆的、用的和吃的年货,还要给家人添置新衣裳,为小朋友买各种玩具,好不热闹。大街小巷都搭建起彩门,挂满了彩旗。大小广场上也搭起了戏台,准备春节期间大大热闹一阵。华人家家门前贴春联,“鸡年大吉”、“恭喜发财”、 “岁岁平安”等对联以及金鸡等吉祥物到处可见。人们把“福”字倒贴,期盼福早点到来。很多人家在客厅中的重要位置摆放柚、桔和苹果,借其谐音表示来年“又要”“吉祥”和“平平安安”。鲜花是新加坡人的至爱和过年必备之物。人们都爱把结满金黄桔子的盆景买回家,以衬托家中吉祥的节日气氛。除夕晚上,全新加坡格外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华语电视台里播放的全是春节文艺大餐节目,好不热闹。李显龙总理等新加坡领导人在辞旧岁迎新年时刻,向华人祝贺春节。他们和华人一起按当地的传统“炒鱼生”。他们用长长的筷子把大盘里的生鱼片、粉丝、豆芽和青菜丝等来回炒拌,然后高高挟起,边挟边说 “步步高升”、“快快发财”、“年年有余”和“春节快乐”等一些吉利的祝福话。来回重复炒挟举数次后,他们便把“鱼生”挟到盘子里吃了起来,显得十分亲切与和谐。这时,鞭炮声响起,礼花在高空放射出夺目的光芒,把色彩斑斓撒向整个狮城,将她妆扮得格外美丽。与国内一样,人们在春节期间都要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致祝贺。很多社团也举行团拜会,我有幸应老乡之邀参加了两次,也炒了“鱼生”,结识了许多华人作家、诗人、教授和工商界人士。这里的华人过年也有舞龙舞狮和搭台唱歌演戏的习惯。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花钱送一两场木偶戏或客家戏、海南戏给周围的居民欣赏,不但自巳脸面有光,也为社区的团结和谐和做了好事。舞龙舞狮队走街串巷,不少家庭花上50新元就可请其到家中大舞一场,意在赶走邪气,迎来福气和平安。
  每年的正月十一这一天是新加坡妆艺大游行日。今年人民协会耗资350万元在著名的乌节路举办了一场结合传统与梦幻色彩的大型街头妆艺游行和舞会。纳丹总统以及国家发展部部长马宝山等许多高官亲临观看,并点燃游行烟火。随着33串爆竹(33届妆艺节)同时引爆,由100辆摩托车组成的开路先锋队轰鸣着向前进发,壮观的妆艺大游行开始了。超过3800名穿着艳丽服装的国内外表演者随着各种彩车、龙、狮尽情起舞和跳跃,展示美妙的舞姿。我们全家也与25万观众一起兴高采烈地观看了这场近2个小时的大游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表演队也参加了这次妆艺节。他们举着“欢迎到内蒙古自治区来旅游、投资”的横幅,跳着婀娜多姿的蒙古舞,博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相关热词搜索:新加坡 感受 感受新加坡 浅谈新加坡印象 新加坡印象感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