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温讲话哭了【欧盟的一次“政治地震”】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法国全民公投结果,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荷兰继之。受此影响,本来对“一体化”半心半意的英国,乘机宣布搁置公投。这无疑是欧罗巴大陆的一次“政治地震”。这次“地震”是欧盟内外,政治、经济、社会错综复杂矛盾的总暴露。
  “政治一体化”触礁《欧盟宪法条约》的提出,原本想在多极化、全球化的大势下为欧盟“政治一体化”迈开重要的一步,体制上确定相对稳定的常任主席和外长,加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一体化,加强欧盟成员国的防务合作,使“欧洲发出统一的政治声音”。殊不知,这就触动了“主权让度”和“民族认同”问题,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在全球化冲击下,欧洲民众有一种不稳定感。
  经济问题成堆 法国公众多数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实质上并非完全是对欧盟宪法的否定,而是借机表达对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不满和对未来前景的担忧。
  引发“模式之争”同样是市场经济,欧洲与美国“模式”不完全相同。美国实行的是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欧洲是社会市场经济(莱茵模式)。法国民众担心,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打着“改革”的旗号,不断扩大自由市场经济,削减社会福利,降低企业税,将加深“社会分化”。法国的否决,表明法国民众不接受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扩大太快,消化不良2004年,欧盟从15国扩大到25国,把一些东欧国家纳入其中。土耳其、乌克兰等国入盟也在讨论之中。这就造成欧盟成员国之间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荷兰公众否决欧盟宪法,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荷兰付出多、回报少。
  反思“精英政治”由于欧盟的发展和取得成就,欧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以及主流政党的领导人对通过《欧盟宪法条约》信心十足。但他们却对欧洲国家普通百姓在想什么、诉求什么都不甚了了。于是出现了“民主赤字”问题。老百姓是现实的,他们最关心的是养老金、失业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有趣的是:巴黎的富人区多数投了赞成票,而法国北部的工矿城市和马赛的穷人区则恰好相反。还有一点值得警惕的是:在欧洲一些国家主流政党倾心于“精英政治”的时候,极右政党和组织却在乘虚而入,拉拢弱势群体而增加这些极右势力的政治资本。
  “美国因素”在现代重大国际关系中,“美国因素”无所不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中也不例外。美国表面上说支持一个强大的欧洲,心里却不然。“新欧洲”、“老欧洲”之说完全暴露了美国分化欧洲的意图。美国对主张多边主义的欧洲大国尤其不满。《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荷兰相继被否决,美国也难免有点幸灾乐祸之心。
  欧盟的这次“政治地震”给欧盟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是,欧盟从1951年的欧洲六国煤钢联营发展到现在的25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而且,欧盟一体化进程毕竟符合时代潮流。在经过忧虑、反思和辩论之后,欧盟经济和政治一体化会更加稳步和健康地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欧盟 地震 政治 欧盟的一次“政治地震” 欧盟的一次政治地震 当代世界2005年第7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