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烦了为什么当逃兵【我为什么当“逃兵”】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弹指一挥间,毕业9年了,前几天遇到几个故友,说起当年惆怅,许多感触压抑胸中,觉得不吐不快。我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1991级自动化系本科生,毕业时被分配到航天某院某重点武器控制系统设计所工作,1998年与课题组其他同志集体出走,先在一高校下属企业供职,后自办高新技术企业至今。眼看又是学生毕业的季节,毕业是造梦期,今年又兴航天热、国防热,我觉得有话要说。
  过去,我们学校的很多毕业生被分配到国家重点企业、工程单位。他们多从技术员做起,涌现了很多总工、总指挥、总经理,当然,也有不少人从政且成绩斐然。现在,我的学弟学妹大都以出国、外企高管或研发为主要目标,在国有企业骨干队伍里,我们的同学凤毛麟角。是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辈学长们以他们的努力与牺牲支撑起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片天空,为后辈学子带来荣誉和现实利益,可是我们这一辈人不敢接过他们手中的担子,续写辉煌。
  首先,我想说,毕业不愿去边远、艰苦的重点单位和工程的学友是短视的。那些地方的事业常常是意义重大的,往往和国家的战略利益、长远发展有关,投身其中,在别人还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的时候你就抓住了制高点,这正是人生的机遇啊!而且,那些地方往往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受过国内最好的工程基础教育的学生,有条件厚积薄发,危机关头显身手。论做事业,外企、出国并不是惟一的选择,尤其在国内迅猛变革的今天,机会其实在国内。一切志存高远的有为青年,当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气魄。我很惭愧,当年老所长一句“十年磨一剑”让我如坠冰窟,10年呵,太长了,受不了!殊不知,有太多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去磨这把剑。到了而立之年的我,现在的想法是:别说10年,20年磨成一剑我也干,只要是把好剑!
  但是,我要说,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不愿为国有老企业、事业单位服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正当的,责任不在我们,而在于国有单位曾经普遍存在的严重体制缺陷。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报到以后,我发现,没错,“祖国”需要我们到这里,但这里的人们并不需要!改革已经启动,利益在分化。所里生活很艰苦,本科生基本工资68元,算上所有军岗补贴等不过300元,香港回归了啊,我一个著名高校毕业生,这样有失尊严的工资拿了大半年,生病了还得借钱去看病。苦一点没关系,吃不了苦就不会到国防。但航天部某院的见闻让我无话可说,几乎可以编成黑色幽默。最堕落的时候,我们几个人无所事事到整天在武警荷枪实弹站岗的机密实验室里联网打游戏。因为我们的师傅竞争总师失败了,只能以退休结束科研生涯,我们这些排错队的学生就面临着没人照应的尴尬局面。没有关系,寸步难行。总设计师的未来女婿见风使舵,于是开始有活干了,机关和科研单位在人事、待遇方面的腐败和对上对下的欺骗让我们义愤填膺,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极其自不量力地走了一条对抗的道路。直到最后,导致矛盾激化,集体出走。
  老师说的、同学们清谈过的、媒体宣传的,与现实是多么的不同啊,巨大的反差实在让人困惑、窒息、无奈。当初,我选择西部、选择国防,权衡考虑了很多因素,我并不觉得有多么崇高,因为打心底里我知道我不具备那种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还记得人们说几十年前自愿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种常态,一种普遍情况。其实我无意也无法指责什么愤慨什么,只是在再听到学校大声呼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纯粹地感到一种悲哀。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有自己的价值观与追求。这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我也常常想,如果我不是来自农村,不是作为定向班的一员,我还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吗?如果真的没有自私,没有对利益和个人发展的权衡,我为什么不去选择更为艰苦可能也更需要我的地方呢?选择,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毕竟是一辈子的事。
  所以师弟师妹的冲动不难理解。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什么东西都要讲个投入产出比,在花几万元读完大学后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选择留学海外都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落后的西部,选择所谓科技水平落后的国防单位,我们也会想当然地以为英雄无用武之地,埋没了自己。下意识里我们都会这么不自觉地去思考去权衡。站在个人的角度,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合理性。
  现在,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空洞艺术化的宣传导致脆弱的激情。

相关热词搜索:逃兵 我为 我为什么当“逃兵” 我当了逃兵 我的部队有人当逃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