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非 抽象,中国水墨的“西装”_水墨山水画技法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初见王非看不出像画画的样子,西服很干净,样子既不是光头,也不是长发,俨然一个生意人。但他坚信自己就是地道的画家:“干嘛要装出自己是艺术家的样子。”      
  王非看起来精瘦、单薄、秀气,也许很多人不会在意他,但他的内质却如此地“狠”,看他的画就能觉察到其内心世界的“非常”――一种充满社会评判的力量。
  
  人大了,就开始给别人造梦
  
  王非,1964年出生于安徽,1986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那年,王非就想出远门,但最终只能回家乡县城当了一名中学美术老师。
  在中学,他依然喜欢笔墨,白色素纸,方寸之间,点染浓淡水墨,只是黑白分明。4年后,他得知中学老师也有机会到北京画院进修,兴喜异常,这对他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个星期之内,他跑全了各个请假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教育局长很开明,支持他进修。1990年,他来到北京画院,刚到北京半个月,他就改变了画风,“眼界打开了。”
  王非赶上了“‘85’美术新潮”后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文化在上世纪80年代受到了最为尖锐的批判,分化出“西方中心主义”和“笔墨中心主义”两个派别,“西方中心主义”激进派认为传统文化一文不值,主张全盘西化,“笔墨中心主义”认为传统笔墨趣味是中国画的最后一条底线,抛弃了它就意味着消亡了它。北京是文化争鸣的漩涡之地,好处是争鸣带来了反思,到90年代,也就是王非到北京画院进修的时间,传统水墨势必要继承与创新,这一观点已得到大家共识。
  一批有笔墨情缘的人由此开始了革新之旅,改变全是黑白的花鸟鱼虫山山水水的中国文人画传统,此时王非26岁,年轻气盛,成为最早的一批创新人士,他开始转走彩墨的路子,中西结合。那一年,他一口气就画了200多张,大胆用色,画里色彩斑驳,题材又以《山海经》等神话故事居多,水墨之间充满着对形、色的无羁想象。
  1992年,王非和自己的老师杨刚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办了联展。随后的5年时间里,王非一直处于“神灵的诱惑”和“乡情”的创作阶段,1994年《旱魃》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艺术往往是内心的外化,此时期,王非初从农村到大城市,内心经历了一段由“蒙昧”到开放的挣扎过程,“在老家农村蒙昧的状态下,我最喜欢和鬼神有关的神话故事,对充满未知的宗教和上古时代文化特感兴趣,会把世界想得很大,因此而敬畏未知世界,画里也更多对神话世界的想象。”
  在王非看来,这也是他年轻不知世事,在画里做梦的过程。等他长大,对世界清晰了,对城市习惯了,对艺术的认知开始变得理性,“过去的梦就惊醒了,人成熟后,就开始想着给别人编造梦了。”
  
  十年,闯出自己的路
  
  给别人编造梦,并不是一朝一夕,弹指一挥间的事情。等到王非有能力影响一批中青年艺术家,作为现代水墨领域一本有影响力杂志的主编时,距离他初到北京,时间已过去10年。
  1992年,和老师合办完画展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杂志的主编找到王非,请他当杂志美编。只画过画,教过书,从没当过杂志美编,王非有些犹豫。“你会画黑板报吗?”“会。”“那就行了。”这成为王非一脚踏进编辑出版的第一步。
  电脑未得到普及,还不知道苹果机谓为何物,王非作为美编的版式设计工作从在纸上画格子开始,他给杂志设计了两个版式方案,研究所用了其中一个,他骄傲的是,这个版式延用多年未曾改变,至今依然让人满意。除却设计,他还给杂志画插图,那时,他一个月工资300元,租房子就花去150元,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却天天都很开心,能留在北京,又踏进一个未知而又全新的领域令他兴奋。
  1996年,生活压力增大,单位的工资不再能解决问题,他离开原单位,开始和朋友经营广告设计公司,简陋的办公室里就两张破桌子,闲暇时,破桌子用来和朋友下棋、画画。他不知道支票怎么开,请来一个会计帮忙,每月数万元数万元进帐,取了钱,往抽屉一扔,朋友和他一人一把抽屉钥匙,各自拿钱,拿完了签字就是。
  一年后,他又转到中国民族出版社。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每天工作14小时,凌晨4点前没睡过觉。然而,世事并非总那样顺心,因为种种原因,他常会陷入一种困惑之中,“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反省自己,他发现回归到画家的行当,才感觉到踏实。2000年前,王非曾间或主编过一些画家的画册,2000年,他开始全心筹办自己的杂志《艺术状态》。这本杂志在中青年艺术家中多有熟知,大幅使用作品图片和艺术家的生活照片,大量介绍一些非主流的中青年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人评价,“它以媒介少有的文化姿态,对活跃在艺坛中的现代艺术家的生活原态、创作现状,给予了真实、鲜活的表露,让神化了的艺术家走向平民,让很多人看到了艺术家近乎悲壮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的曲折和艰辛艺术道路。”
  这一连续出版物,从组稿到设计再到发行,王非全部一手包办,以自由编辑人的身份开展工作,无人投资的状况下,在越来越多的美术出版物中,《艺术状态》坚持了下来。
  批评家郭晓川评价,“这不能不归功王非成功的编辑和经营,如果以自由编辑人和出版家来衡量,有房有车有画室还有数人的编辑部规模这些条件,也足以让王非结结实实地进入文化人的中产阶层。”
  王非并不觉得编杂志是自己的最终关怀,2000年的那段困惑让他没有忘记,画画才是他人生的理想,在编辑和出版方面积累的统筹能力和文化或美术史、美术理论方面的素养、眼界,影响了他今天的艺术创作能力。如今,他把《艺术状态》转给他人打理,不再过问,全心画画。
  
  
  不担心抽象让人看不懂
  
  生活的积累越来越多,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掌控越来越强,对艺术的本位思考也越来越深刻,2005年,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路子,开始拼命作画。一年时间里,他一个人闷在家里,深居简出,整天在只有20平米的房间里画画,水墨把房间都衬得黑乎乎的,累了就看会电视,睡不着就起来继续画。
  《关系》系列作品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不再和神话有关,不再有梦幻的彩墨,只有黑白,作品中的人或者是没有具体的五官,或者是仅有概念化的面具似的脸面,隐藏在直线和人体的弧线里,“表现当代人的精神焦虑及其异化的关系。”
  王非并不担心这些水墨画会让人看不懂,想当年,他的《女娲》系列彩墨画在当时不被看好,也是多年后才被发觉,等到社会过了“初级发展阶段”,人们的价值体系和审美体系发生转移时,现代水墨画就会被重视起来,这一企望并不遥远,因为现代水墨是中国文化的百年大计。

相关热词搜索:水墨 中国 抽象 王非 抽象,中国水墨的“西装” 王非的新水墨 王非的水墨作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