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代课教师过个温暖的年|代课教师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用清退的方式处理代课教师的出路问题,就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我不反对基层教育的正规化,但要想出一个比‘清退’更体面的办法,要更有人情味点。”??――政协委员易中天   
  对于“生活在网上”的很多城市人来说,代课教师是一个陌生的词。
  代课教师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他们没有“名分”却发挥了巨大作用,约占当地教师总数的20%到70%。
  “买一台4000元的电脑需要工作100个月,买一部1000元的手机需要工作25个月,买一瓶3元钱的绿茶饮料需要工作2天……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不吃不喝”――这是一本名为《乡村代课教师》的书中描述的每月40元工资的西部乡村代课教师购买一些物品所需的工作时间。
  他们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等。如今,部分代课教师已经“代转正”,然而大部分代课教师“被清退”,面临着失业和艰苦生活。
  代课教师的“清退”始于2006年,教育部提出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全国余下的44.8万代课教师全部清退。此后不断有“2009年底前后,现有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的清退”、“2010年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的清退”等传言,一时间,一种大限将至的悲情,代课教师的现状和未来等问题备受关注。
  所谓“清退”,文绉绉里带着一股高傲的偏见,清除、清理,退回、退还……多余的、不合格的东西才应该是这个待遇吧?
  再看看教育部门清退代课教师的理由:代课教师学历低,素质低,因此,不符合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而且,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从教的资格。听说过打击赤脚医生“非法行医”,可没听说过教书先生“非法行教”!与其等着有资格的老师不见人影儿,却不能正确对待代课教师们替国家完成了义务教育的现实,这是何其荒谬?此种国家层面的“道德示范”,对一个民族不能不说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约翰?肯尼迪当年如是说:“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民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宋代思想家李觏也说过:“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尊师重教一直都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怎么到了代课教师这儿,师也不尊了,连最起码的《劳动合同法》都不顾了?
  以甘肃省渭源县为例,2005年该县有600余名乡村代课教师,每月仅拿着40元到80元不等的工资,每月拿40元工资的又占了代课教师的70%,部分代课教师这样的工资一拿就是20年!在被集体炒掉的代课教师中,到底有多少是已经实际工作(可能未签书面合同)满10年的?炒掉这部分代课教师到底合不合法呢?
  不可否认,代课教师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是解决问题却考验政府和教育部门“政治道德”的一面镜子。把那些在中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时期,在教育资源最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手执教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辈子的代课教师,当成“三无产品”,一“退”了之?无怪乎有人称之为“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如果说时至今日,代课教师们都已经到了必须离开的时候,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到他们曾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给他们一份体现诚意的经济补偿,这不是额外的政策施舍,而是对历史欠账的偿还。像有些地方给出的区区600元根本不配叫作“补偿金”,只能说是“遣散费”!同时还应给予那些有能力达到新的教师资格的老师们公平竞争上岗的机会。
  不知道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有多少代课教师和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瑟瑟发抖;我不知道当一位位老师怀着对教育、学生的爱,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为贫困地区少产出一些文盲而坚持了几十年后,却被一脚踢开时,他们心里涌起的是什么?
  为代课老师的出路构建更多的绿色通道,这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关键是当局者有没有这个决心和良心。让这个“代课一生清贫一生”的群体成为“敏感话题”,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

相关热词搜索:代课 温暖 教师 让代课教师过个温暖的年 代课教师招聘 民办代课教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