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聚焦水利改革发展:小说《一号文件》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水利设施建设是一项庞大工程,谁来投资?中央财政率先切实加大投入,引导全社会资源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要求各地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足额资金优先用于农村水利建设。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与“三农”高度相关。今年的一号文件以水利改革发展为标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同时,根据当前形势,农产品价格和新生代农民工等三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都是今年一号文件关注的主要内容。
  
  直指水利改革发展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改革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如何来理解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水利建设?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农业活动的前提。但是,水也可能成为农业的祸患。克服水害,利用水利,历来是人类的梦想和重大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把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动员了全社会资源大兴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一些地方,改革前兴修的水利设施目前仍然在支撑着农业防灾减灾。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发展创造了奇迹。但是,家庭经营也给具有公共品典型特征的水利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农业税费改革彻底废除农民积累工和义务工“两工”后,水利的建设投资主体和管护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现代农业发展也要求水资源利用机制和方式必须彻底转变。
  退回到过去的水利建设和利用体制是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了。任何一项制度和政策在解决一些主要矛盾的同时,往往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实行农户家庭经营,废除农民“两工”,激发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主流,至于它们给水利建设和利用带来的不利影响,则需要探索新路子,通过改革和发展解决新问题。
  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极端灾害天气明显增加,极端的干旱和洪涝灾害偏重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据估计,每年旱灾和涝灾造成的粮食损失就超过千亿斤。随着我国农业区域化布局的逐步形成,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向北方集中,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重发的灾害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威胁更大。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防汛抗旱中已经严重遭遇到水利设施滞后的制掣。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刻不容缓。
  水利设施建设是一项庞大工程,谁来投资?发达国家普遍地将水利作为公共工程,由财政作为筹资的主渠道。根据中央的部署,结合我国财政的实际情况,中央财政率先切实加大投入,不但加强国家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而且扩大农田水利重点县范围,引导全社会资源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要求各地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足额资金优先用于农村水利建设。这些政策措施必将给我国水利发展带来极其难得的机遇。
  
  农产品价格调控需破题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必须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为了实现农业生产者增收,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我国应选择怎样的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这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发挥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必须突破的难题。
  物价总水平的明显波动,不但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结果,必然给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损害,而且容易在社会上形成经济主体对价格波动的预期,干扰经济正常运行,使市场机制失灵。更为可怕的是,物价总水平的剧烈波动,还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政府必须通过货币政策,甚至行政干预手段,确保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比较而言,我国农业耕地等资源将更加稀缺,主要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总体上将继续趋于上涨,农产品供求关系长期处于紧平衡,一些农产品的竞争力还不强,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农业生产者收入迫切需要快速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仍然需要合理的上涨。
  尽管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之间存在着冲突,但是二者之间具有统一性。如果物价总水平不能稳定,农产品价格上涨未必能够给农业生产者带来实惠。我国经济生活的实践表明,每当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物价总水平超过政府调控目标,往往就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更快,农民生活支出更多,农民最终成为农产品价格和其他商品劳务价格轮番上涨的受害者。因此,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才能给农业生产者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
  要使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与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两个目标统一起来,就需要建立农产品价格上涨不至于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有效机制。这需要长期的艰苦探索,寻求突破。
  显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好农村市场,让一些农民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者增产增效增收,是根本途径。
  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就会带来物价总水平上涨这个难题尚未突破之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必须可控。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对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积极性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这两项制度是相互分离的,有时对于稳定农产品市场和促进农业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存在着不利影响。为了整合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好积极作用,尽可能克服其不利影响,必须完善好农业生产者支持政策体系。
  
  新生代农民工有望市民化
  
  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难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公正与和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全局。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成长环境、受教育状况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不同,他们的价值追求、行为方式和消费观念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正在从老一代农民工的“有工就打,有活就干”向“学技术、重发展”转变。第一代农民工一般都挣钱回家,把最终回到农村作为自己的归宿,而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希望能够融入到他们更加熟悉的务工经商所在地的城镇。老一代农民工一般认为自己就是农民,而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工人和市民。老一代农民工多数长期依附于土地,认为有份比种地收入多的工作就很满足,劳动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都能忍受。而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时更加看重职业类型和工作环境。与老一代农民工多集中在建筑、矿山、搬运、城镇清洁、家政等偏重体力付出的“苦力型”行业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更偏重选择到酒店、宾馆、商贸、制造等行业工作。与老一代农民工“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单调生活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将工资收入首先用于自己的生活消费和开支,寻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泡网吧、上舞厅、染头发、穿时髦服装,对攒钱并不十分看重。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已经明显地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开始关注品牌,追求个性,追求时尚,他们的消费方式跟城里的年轻人十分相似。
  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探索解决符合条件进入城镇的农民工问题,并取得了实际经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一方面,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他们自身外出就业和融入城镇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研究制定新形势下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针对性政策措施,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制度环境,特别是为他们提供保障性住房和社会保障,维护农民工权益。

相关热词搜索:改革发展 聚焦 水利 一号文件聚焦水利改革发展 水利改革发展 “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稳中推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