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小农水,,润心田】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一边是城市现代化快速的发展,一边是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发展的步履维艰,这一系列情况使得中央在连续7年关注三农问题后,今年的“一号文件”直指水利。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更直接关系着农业大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拿出资金,利用几年时间,打通 “最后一公里”的同时,改善上个世纪80年代沿用至今的老化甚至失效的水利设施。而这也成为水利发展 “破劲”的关键。
  山东省德州市坐落在鲁北大平原,作为传统农业重点地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尤显得重要。近年来,德州市通过开展水网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10万亩,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90%以上,建成配套方田、配套机电井以及以灌溉、喷微灌、低压灌溉、渠道防渗等为主的节水工程,农村水利设施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蓄水、引水、提水、排水、防洪、灌溉为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
  
  一“明”一“暗”兴水利
  沿着德州禹城黄河支流驱车行驶,仿佛进入了塞北地区,河道里堆积的淤沙已经沉没了一半,由于禹城市正在进行末级渠系的改造,施工的现场风沙较大。同行的禹城市水务局局长张广臣告诉记者,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是国家级重点项目,分三年实施。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主要进行自流灌区末级渠系改造,提水灌区泵站、管道和机井灌区低压管道建设。
  黄河水作为德州市的客水资源,养育着一方沃土。全市农田以提水灌溉为主要方式,提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90%。记者沿途看到有农民在从黄河支流里以柴油机提水的方式浇地,思绪拉回了自己小时候。那时的农田灌溉方式是用柴油机从不知名的河沟里提水浇地。烈日下,父母甚至还得需要邻里的帮忙,因为单要把柴油机运送到田间地头就是个费力活,从安装、调试到运转,都不是一个劳动力能够完成的事情。灌溉的时候,机器旁不仅需要人看护,小水渠也需要人看护,因为沟渠的水时不时的还会“开小差”到别人家的地里。从早到晚忙碌一天,才能完成这项任务,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有了机井灌溉,柴油机的隆隆声才渐渐远去。
  在采访中,张广臣告诉记者,传统的提水灌溉就是这样,不过从2008年、2009年禹城市就开始成方连片治理,“末级渠系”的建设就是为了把水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
  记者在项目区看到,水泥修筑的渠道已经覆盖在田间,织就成网状。张广臣介绍:项目已经与2011年3月低完工,现在已经是验收阶段,建成后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井渠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年节水2150万立方米,年省工18万个,年均灌溉效益1800万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4%。为项目区农业用水提供保证,调整和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同时,充分彰显 “以河补源、用养结合、人水和谐”的文明用水理念,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如果说禹城市的“末级渠系”建设是织就在田间地头的一张“明网”的话,那么平原县的现代小麦产业项目就是藏于地下的“暗网”。平原县2010年度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任务与去年年底全部竣工,新建泵站12座,铺设管道275公里,面积4.5万亩。
  记者在平原县大洋泵站灌区看到,该灌区主要设施包括泵房和设在田间地头的出水口,由于管道是铺设在地下的,散落有序的出水口让人感到犹如布满星盘的棋子。
  平原县水务局局长赵英勇告诉记者,“项目区工程可概括为:一泵、一网、两卡、两表、一带模式,就是通过泵站提水、管网输水、水表计量等措施,实现以管代渠、灌排分设和无缝隙灌溉,让农民真正用上‘田间自来水’。这种模式在引黄提水灌区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项目周边群众要求推广这项工程的愿望非常强烈”。
  
  老百姓真得实惠
  在禹城,当记者随机询问路过的老百姓对“末级渠系”建设的看法时,一位老大爷张口就是“大大的好”,引得同行工作人员的大笑。凡是经历过从河道里自行引水灌溉的农户都对此赞不绝口,平原县北十里铺村民李令祥说:“确实太好了,不仅省时、省力还省心,以前没有两个男劳力浇不成地,现在一个妇女就办了。”
  李令祥给记者细算了工程实施后带来的好处:以自己家5亩地为例,种的全是小麦。以前浇地,要去上乡里提水,还要准备柴油机,自己准备,一亩地需要15元的柴油,雇别人的需24元的柴油,一亩地还要交13元水费,算下来少说也得150元左右。另外,随着油价的上涨,钱还在逐年增加。更为主要的是,5亩地下来,一天浇不完。现在一亩地仅交15元,5亩地75元钱就够了。
  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就避免了人为对水利实施的破坏,采访中,工作人员不止一次谈到。而对于水利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的维护、修缮,两个市县均成立了“中心+协会+农户”相似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建设施工过程中农户代表进行监督,赵英勇介绍,“因为工程是建给老百姓的,他们在施工中盯得很紧,有一次就是因为一位农户发现水泥标号不符合,做好的工程就拆了重做。这是为后代负责的事。”
  建设完成后,协会中安排水管员进行管理、维护,记者质疑平原县裸露在外的出水口是否会人为偷盗损坏,赵英勇笑着说道:“里面的素材全部是ABS材料,偷了卖不了钱,另外外面是用水泥筑起的保护罩,开关都需要水管员的钥匙。”随行的平原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是为了探讨设施的保护,水务局曾3次开会到晚上12点。”
  
  依然存在的难题
  德州市水利局副局长于富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州市治理水利的政策在全国都是很早的,并且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程,一是水毁设施修复工程;二是河道治理工程;三是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四是灌区清淤和节水改造工程;五是引水安全加快推进。
  德州市水利建设不仅加快重点工程带动为主,还建立了监管促动的机制。于富斌谈到,“为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首先是推进农民用水协会的建设。按照自愿原则,设置机构、人员、办公地点、规章制度,实现农户自我管理。”记者了解到,禹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项目,独创性实施“工程、技术、协会、水价”四位一体的节水灌溉模式,成为全国精品工程,曾得到国家水利部陈雷部长的专门批示,这一模式目前已在德州市全面推广。
  于富斌介绍,“我们还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流转,落实管护责任;再者是注重水利实施的管理,最后还要大力推进‘一事一议’。”
  在破解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后的问题后,水利发展是否还有“瓶颈”?于富斌谈到:“最大的就是配套资金问题。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文件,但是具体可操作性有多大是个未知数。”
  针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于富斌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个很难界定,受益谁说了算,缺乏监管机制。另外以德州为例,土地出让金少,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大;北京,土地出让金多,农田水利建设反倒少。地域的不平衡也需要出台相关措施,最好是工业城市能反哺农业城市。”

相关热词搜索:小农 心田 小农水 润心田 小农水项目 小农水工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