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炒家 [职业炒家王新晓]

发布时间:2020-03-2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他曾在半年里,由一个只有借来的几万元的穷小子,变成日进百万、坐拥数千万身家的富翁   也曾在半年里,让几千万钞票灰飞烟灭,打了水漂   一身厚厚的深色衣服,脚蹬一双休闲鞋。这身普通小职员式的行头,加上瘦削的身材和文弱的脸庞,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期货市场上曾历经惊涛骇浪、而今镇定自若的人。
  从1993年起至今的12个年头,王新晓一直游走于股市和期市,这个双栖职业炒家的经历,特别是他的炒期货生涯,也许称得上是1990年代深圳年轻寻梦者传奇故事的一个典范。
  
  暴起暴落的神话
  
  1992年前,王新晓的职业是河南新野某国营水泥厂的职工。他把他的工作称为“开票的”,工作简单而无聊,每天只要把厂区和市内家属区之间来往的通勤车车票发给需要的人就行了。
  王新晓并不认为自己应该干这样的工作。他本是四川大学88级的大学生。但他正念大学一年级时,“由于年轻”,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水泥厂“开票的”,每个月工资八十多元。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大地萌春。王新晓加入了南下深圳炒股的狂潮。
  1994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国债期货。随着1993年底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的开放,国债期货陡然炙手可热。
  但王新晓比盲目押赌的同行多了个心眼,他跑到图书馆去翻查历年的国债数据,然后推算出未来的贴补率(编者注:为防止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国家对当时的国债实行保值发行)。
  第一笔交易亏了,损失一万多元,但失败没有影响王新晓对理性分析的自信,凭着“赌一把”式的勇气,王新晓将其所有的四万多元资金倾囊入市,结果半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手上已经有了三十多万元,成了期货经纪公司大户室中的一员。
  最火爆的时候,每天一开盘就涨停板,连想入市的机会都没有。他惊奇地发现,会算保值贴现率这项“简单技能”,居然可以每天给自己创造上百万的收入。一个传说中的暴富神话降临在了王新晓的 身上。
  几个月以前,王新晓还栖身于一家十元店里,现在他则大模大样地住进了每月6万元房租的别墅。不到半年,已经坐拥二千万的身家。
  好日子一直延续到半年多后――随着1995年“3.27国债事件”爆发,国债期货品种被国家取消,交易各方以“一个大家都接受得了”的价格被强行平仓。这个结果让王新晓拥有的资金量缩了一半水,但他赚到手的真金白银,却还有近二千万元。
  胆子极大的王新晓没有选择收手,转身又投入到商品期货交易中,这一次好运不再:他栽在了海南交易所的天然橡胶上,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近二千万的身家弹指间灰飞烟灭,其倾家荡产的速度甚至快过一夜暴富的速度。
  
  重新站起来
  
  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恍恍惚惚的王新晓才把现实一块块重新塞进空白的脑袋里。
  他选择了重操旧业,筹码是腰缠万贯时给未婚妻的十万元私房钱。
  天无绝人之路,那至今让人念念不忘的“96牛市”终于出现了。王新晓瞅准机会,在行情刚启不久大胆入市,买入“深发展”。几番辗转腾挪,一年以后的1997年,他手上的十万块钱变到了四十多万。
  经过七八年的经营,虽然财富尚未达到1995年的峰值,但35岁的王新晓无疑早已重新站了起来。
  现在的王新晓专注于长线操作,不为短期起伏所动。只要认准了趋势,剩下的事就是休闲一下,看看新闻,上上网,或者约上一帮驴友爬爬山。
  也许是经历了过于激烈的财富起伏,今天,王新晓的理财立场出乎意料地保守。
  “如果你有300万资金,可以把150万投入到商铺。商铺是现今最好的个人投资渠道。”王肯定地说。

相关热词搜索:炒家 职业 王新 职业炒家王新晓 职业炒家 欧神 国际炒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