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小心点] 名门贵妻暴君小心点

发布时间:2020-04-0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近日,世界相当不平静。突然而至的日本大地震尚未走出人们的视野,利比亚的战火又接踵而至。各国政府高度戒备,新闻媒体更是疲于奔命。   战地记者可谓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仅《消息报》便有44名记者牺牲,占报社记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越南战争中,63 名记者殉职。仅在波黑内战的前两年中,死于巴尔干的各国记者已达68人,创下二战以来记者年平均死亡率的新高。在1999年的南联盟战争中,投入战斗的北约部队无一伤亡,却有记者丧生。2007年一年,便有171名记者因公殉职,成为历史上记者死亡最多的一年。据统计,共有142名记者和29名新闻后勤人员阵亡于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占比例最多的绝对是中东的战地记者。
  这个行业有句谚语:“如果你的图片拍得不够好,那么说明你离得不够近。”战地记者的工作,便是将战争的情况真实地展现给世人。这并不仅仅关乎新闻理想与新闻自由,更是对和平的推动以及对战争犯罪的监督。
  现代战争之所以比古代战争更为人道,除了国际法规的建立之外,新闻监督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样的工作却是在跟死神斗争,因为交战的双方,甚至惊慌失措的平民都可能攻击仅有采访工具的记者。而基于新闻中立的考虑,记者往往不能配备攻击性武器,以免被误以为是特工人员遭到杀害。
  战地记者就如军队中的特种兵一样,应该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现在国内的媒体却对此缺乏必要的准备。近年来,外派记者的数量越来越多,难免出现连培训和装备都不足的记者被派往战区的情况。
  近日,有几个媒体人找到笔者请教进入战区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购买了一些防护装备。这次简单的咨询和采购却反映一个现实的问题――国内媒体普遍对战地采访缺乏基本的概念。在咨询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提出希望购买黑色或者藏蓝色的防弹衣以及头盔进入战区,因为绿色或者迷彩是军队的颜色,他们不希望被误会。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黑色或者藏蓝色实际上是警察和特种部队专用的色调。在战场上,100米外一个扛着摄像机的记者看起来和一个拿着反坦克火箭的士兵区别不大。更为糟糕的是,为了避免武器装备被走私进入战区,海关检查往往不会放过带有军事色彩味道的产品,黑色的防弹衣很可能在海关就被扣押。真正的战地记者应该穿着的防弹衣是维和部队专用的天蓝色或白色。此外,还应该在背心和头盔上烫印记者的英文字眼,以方便战场上的识别。在任何时候,作为第三方的记者都应尽量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且避免卷入战斗(除了极少数被获准随军的战地记者出于不暴露军队行踪的目的之外)。
  当然,一名战地记者所要学的技能远远不止这些。
  毋庸置疑,一名战地记者必须是一名资深记者。记者这个行业要求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便是与人沟通。然而,由于人性的扭曲,在战场上经常会出现很多沟通上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一个在平常社会采访还是菜鸟的记者很难想象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除了具有行业经验,战地记者还必须具备一些专业技能。
  首先,他应该受过完整的战场救护训练。尤其要注意的是,战地记者应该随身携带多份自己以及同伴的常用药物。在战地经常会出现记者遭到绑架的事件。大部分情况下,绑架者为了赎金和政治目的都会允许被绑架者服药,却很少会主动提供相关的药物。因为在战区,药物本身也是稀缺的资源,而且采购药物可能暴露行踪,招来营救人员的打击。因此,携带更多的药物有助于提高自己生存的概率,同时表明自己患有疾病,能够博得绑匪的同情心,至少减少对自己的虐待。在争取释放的时候,这也能给自己先获释的机会。因为绑匪释放人质往往会首先选择老弱病残,而非行动自如的青壮年。必须注意的是,不要通过欺骗来表示自己的柔弱,因为一旦被揭穿的话,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熟悉国际法和了解当地的政治风土民情,也是相当必要的。在现代战争中,尽管违反国际法的事例仍然存在,大部分国家仍希望通过对国际法的遵守来表现出自己的政治道德优势。更何况记者并不参与战斗,除非被认定为敌方情报人员,否则随意杀戮虐待记者,对交战主体而言并没有什么益处。
  此外,战地记者最好能够具有一定的武器装备以及军服军旗的辨别能力,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将新闻传播出去。在本次对利比亚的战事中,有中国战地记者传回的报道便存在对武器装备的常识性错误而被公众质疑。毫无疑问,这种错误是不应该出现的。

相关热词搜索:战地 小心点 记者 战地记者小心点 战地记者条件招聘 著名战地记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