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尊严的名言_师道与尊严

发布时间:2020-04-0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师生冲突历来都有。现在的学生并不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学生更好,但也不就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学生更差。   新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的课堂上,一位女生中途起身离开教室,杨教授为此与该女生发生肢体冲突,引发互联网上关于“师道尊严”的激烈争议,然后上升到当下大学生的品质问题。其中无限上纲上线的手法,掩盖了事件的真相,或许是当事各方逃避责任的烟幕。
  就事论事。杨教授的课程名称是“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但在那引发师生和社会争议的二十多分钟“课”上,我们没有听到多少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语句。所谓“混蛋”、“畜生”、“属老鼠的”、“滚出去”等语词,是“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这门课的基本概念?如果不是,那么,彼时彼刻,杨教授实际上并没有在上课。学生离开教室,我看只相当于离开一个正在发生口角的菜市场。当时没有人站出来制止课堂上的这种污辱性的叫骂,只能证明那些学生的无奈或软弱。那位以离开教室作为抗议的女生,所抗议的正是课堂上的“辱骂”。作为学生,因不愿受辱而起身离开,是一种正当的选择。
  任何一位做过学生的人,都不难作出判断:一位学生要挑战老师的权威,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哪怕是最为顽劣的学生。即使老师没有掌握多少知识权力,至少也掌握了学分的控制权。况且,所面对的据说还是一位素来以脾气暴戾著称而且正在暴怒之中的老师。当一位已经坐了很久的女生站起来离开时,已经表明老师的言辞十分过分了。分析网络纷繁的“叙述”,我相信,这位女生是忍无可忍,在“个人尊严”与“师道尊严”之间,艰难地选择了捍卫“个人尊严”。这一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轻松。而且这女生在离开时,对骂人者作出了必要的提醒,认为“辱骂”性言辞是无聊的。但当事人没有听取,并使得事件急剧升级。维护课堂纪律,是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依靠锁门、威胁、辱骂,乃至“追捕”和扭打等令人不齿的狂暴手段来维护所谓“师道尊严”,其结果肯定适得其反。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教师的失职。这位教授口口声声孔子如何如何,如果孔子不恪守师道,以师德服人,不要说是成为圣人,连基本的教师资格也成问题。如果他老人家还要去跟学生扭打,他也肯定不是子路的对手。
  师生冲突历来都有。据我在大学的教学经验,现在的学生并不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学生更好,但也不就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学生更差。至少在中国政法大学这一事件中,我认为,学生的过错是可以谅解的,老师的过错则匪夷所思。而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对学生的一片斥责之声,却把讲台上的一些丑陋言行美化为对社会的道德底线的维护,如此是非颠倒的舆论,恰恰是所谓“道德底线”彻底崩溃的表征。我在互联网上还看到一些以“年长者”、“过来人”的口吻发表的言论,居高临下地对当下的学生指手画脚,离开具体事件而大谈“师道尊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其中,个别所谓“年长者”们,在学生时代对老师干过些什么,不少人都心知肚明。他们没有出来对自己曾经的作为表示忏悔,应该说已经是很无耻了。而有的对当下大学生品质的大义凛然的谴责,我认为,实际上是以一副“道德面具”来掩盖自己曾经的恶行,是一种负罪感的心理转嫁。与某些长辈们相比,现在的大学生纵有品质瑕疵,但还不至于伤天害理。
  作为老师,没有师道,就没有尊严可言。在课堂上辱骂学生,作为老师其实已经背叛了师道,玷污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尊严,同时还污辱了学生的人格。而对于一位已经背叛了师道的老师来说,至少在那一刻,已经没有什么尊严可以捍卫的了。要捍卫一种已经被玷污了的尊严,除了诉诸蛮横的暴力,还能怎样呢?!此次杨教授的“追捕行动”,是不是师道丧失之后的必然结果?

相关热词搜索:尊严 师道 师道与尊严 关于师道尊严的作文 师道尊严议论文作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