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庆的惊险一跃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政府对肖亚庆的重用,其实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那就是鼓励众多有实力的大型国企趁金融风暴之机,到国外去“抄底”      五十而知天命。对原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肖亚庆而言,他的“天命”无疑便是“息商从政”。
  几年时间里,肖亚庆带领着中铝在国内外纵横捭阖、大肆并购,曾经一度风光无限。但在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他和中铝的光芒逐渐消散,甚至有人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大国企领导人的前程产生了担忧。他差点迷失陷身于自己血气方刚的勇猛精进中。
  2009年春节过后,肖亚庆的前途又峰回路转、乍现光芒。在2月17日下午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中铝干部大会上,中组部副部长王尔乘宣布,肖亚庆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同时宣布其职务由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维平接任。人生的另一扇门从此打开。
  在50岁的门槛前,肖亚庆是如何惊险一跃的?
  
  职业生涯“三步曲”
  
  2009年2月12日,中铝宣布以195亿美元注资铁矿石巨头力拓。至此,这起几经波折的中国企业最大一笔海外投资尘埃落定,也为肖亚庆的国企领导人生涯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肖亚庆的职业生涯分为“三步曲”:崛起、安内和攘外。
  最能展示技术出身的肖亚庆经营能力的是其1999年赴西南铝加工厂任厂长后,在不到2年时间内,就把那个已经连续9年累计亏损16.29亿元、年产量只有7万吨左右的老国有企业,改造提升为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之一。其点石成金的本领让人惊叹。
  
  “攘外必先安内”。在担任中铝副总经理后,肖亚庆大刀阔斧进行整合,打造上下游产业链条。在此期间,肖亚庆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并购手段,于2005年底先后与山西关铝、焦作万方、连城铝业、白银红鹭铝业、河南中迈铝业等签订合作协议;2006年氧化铝价格大涨,下游的电解铝企业受成本高企的影响,生存举步维艰,而中铝在危难之际以提供原料为交换条件获得了国内不少电解铝企业的控制权。自此,中铝基本垄断了中国铝行业。
  在全球化产业链中,中国铝业却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被上游“霸占”了矿产资源的国外巨头掌握了定价权和话语权。为扭转劣势,肖亚庆主导的中铝开始实施海外并购战略。
  2006年3月,中铝击败10家国际竞标者,成为一个价值29亿澳元(合22亿美元)铝土矿开发项目的首选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奥鲁昆项目的铝土矿蕴藏量可能超过6.5亿吨。
  2007年8月,中铝公司以8.6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秘鲁铜业公司91%股份,这也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完成对海外三地上市大型铜资源公司的成功收购。该铜矿拥有铜金属资源量约1200万吨。
  但肖亚庆最大的“心头之患”是“两拓(必和必拓和力拓)”合并。如果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矿业公司真正联起手来,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消费方的中国显然会成为最大受害者。2008年2月1日,距离备受世界关注的“两拓”合并案的最后期限仅剩5天的时间,肖亚庆突然袭击,宣布中铝以140.5亿美元取得了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股权,间接持有力拓集团股权的9%,成为力拓单一最大股东。
  一年之后的2009年2月12日,力拓与中铝正式达成了协议;中铝将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现金,其中约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发行的可转债,债券的票面净利率为9%,剩余的123亿美元现金,将用于对力拓公司的直接参股。此次投资一旦获得相关监管方的批准,中铝在力拓的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9.3%增至约18%。
  这次深层次的合作,不但使中铝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全球顶级矿产资源的运营开发,分享各资产项目产生的丰厚现金流,同时也给了必和必拓致命一击,因为必和必拓最大的竞争对手正在同其最大的客户结成同盟。
  强硬勇猛的肖亚庆,依靠其背后强大的国家实力,一举扭转了中国在全球矿业链条中的劣势。
  
  180度大转弯
  
  学者陈志武认为,是各国制度的同质化、资本的全球化及坚持不懈的改革开放,才激发、促成了中国的经济奇迹。尤其是前两者,导致全球贸易的交易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让中国成为全球化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这种受益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因为全球化,中国能够尽享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充沛的资本,同时借助自身低廉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次,在中国积攒了足够的实力以后,又开始借助全球化开始输出自己的资本,以分享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市场。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肖亚庆的企业并购行为被赋予了国家战略意义。但风光无限的肖亚庆,却在2008年底突然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寒流的侵袭。他的声誉也和中铝的股份一起,从沸点向冰点迅速滑落。
  尽管肖亚庆的买矿行为有效阻止了“两拓”合并,让中国避免沦落于附庸的地位,但该项投资却在当下的金融危机中成为了中铝公司的最大负担。开始投资的近1000亿元,最严重时竟亏损达600亿元之多。
  另外,除了收购力拓,中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海外资产收购,在金融危机之下,产品价格暴跌,利润大幅减少,这些海外巨额投资都给中铝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肖亚庆因此饱受诟病,前途曾经一度趋于暗淡。国内一家大型民营钢铁企业的人士直言,如果从一个企业的发展层面看,中铝的投资并不成功,因为中铝难以承受如此巨额的负债。
  但事情在2009年初突然180度大转弯。伴随着大盘的继续攀升,中国铝业(601600)在2月初开始一轮暴涨:2月2日股价为7.090元,随后一路飙升至2月12日的10.490元。当天宣布了中铝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现金的消息,第二天股价上涨至11.400元的高价。截止到2月23日,中国铝业的股价仍然停留在10.480元的价位上。
  当然,股价的暂时涨跌,对长远的国家利益而言显得有点微不足道。据有关人士称,正是在政府授意下,中铝才敢在巨亏的情况下,又于2009年2月以19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抄底”购买力拓更多的股份。中铝的两次投资总额达到323.5多亿美元(221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截至2008年6月底,中铝资产总额才3777亿元。联合金属铁矿石频道分析师杜薇认为:“没有国家的支持,中铝显然难以做出如此庞大的投资决议。”
  肖亚庆的转危为安还有一个重要背景:除了中铝以外,中钢集团、五矿集团、宝钢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都在国家鼓励下去海外进行了战略资源的收购。如果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巨亏而对肖亚庆进行惩罚弃用,那无疑会打击众多类似大型国有企业的信心。
  政府对肖亚庆的重用,其实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那就是鼓励众多有实力的大型国企趁金融风暴之机,到国外去“抄底”收购那些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资产和资源。
  
  商而优则仕
  
  商而优则仕,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一种惯例。最典型的例子是从中海油调任海南省委书记的卫留成和从中铝调任广西自治区委书记的郭声琨。此次,肖亚庆又步其后尘。
  知情人士介绍,肖亚庆一直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在仕途上一展鸿图。虽然按照惯例,大型央企一把手属副部级,国务院副秘书长一般也为副部级。但这个职位常常被视为晋升更重要职务的过渡。
  通常,国务院设有总理一名、副总理若干名,相应地设置秘书长一名和副秘书长若干名,以分别配合总理和副总理的工作。因为国务院正、副秘书长的工作接近政府工作的核心,并且能够熟悉宏观全局工作,因此往往能够晋升更重要的职位。比如现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卫生部党组书记的高强等人,都曾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一职。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来看,肖亚庆很可能是接替王勇的国务院副秘书长一职。因“三鹿事件”,王勇接替李长江出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一职,从而造成国务院副秘书长唯一的空缺。而王勇在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时,主要配合副总理张德江的工作。张德江分管的主要是工业、电信、能源、交通等重要经济领域,而这也是肖亚庆擅长的领域。
  转眼便到了人大、政协“两会”期间。由于高官届龄退休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而近年来又马上有一批省部级主要领导已经触及年龄的界限,这无疑给后起之秀一次升迁的良机。而肖亚庆既年轻、又拥有高学历,同时还富有大型国企的领导管理经验,并且早在2007年10月的第十七次全国党代会上便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前途自然一片辉煌。

相关热词搜索:惊险 肖亚庆 肖亚庆的惊险一跃 惊险一跃 惊险的一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