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创造发明——陶器》之实践体验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07-01
  《义务教育品德與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实践操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间的协作意识。可以让枯燥的课堂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享受到课堂的乐趣与欢乐。
  《人类的创造发明——陶器》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44页课文,这一部分内容如果采用做成课件向学生介绍,或提供陶器样品给学生展示,课堂上可以达到热热闹闹的效果,可以让学生记住这些内容,但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学生的能力不会有多少提升,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把节课的内容忘了。因此,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不是去讲这个内容,而是安排学生用泥土来制作陶器,以实践操作来让学生体验与学习,在这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品行。
  课前一天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每个人准备一块湿泥。要求自己四个拳头那么大,同时需要加适量水反复搓揉,达到柔软湿润的程度,但不能太软太稀,同时用塑料袋装好带到学校来。在取土和搓揉的过程中可以向家长请教方法,但必须亲自动手,不能让家长代劳,不能让这一家庭作业变为家长作业。学生对玩泥土很感兴趣, 总想找个时间去玩泥,但作业太多或是家长不允许,只能望兴叹。这次老师居然布置了这么一个作业,有正当理由玩泥了。当作业一宣布,全班学生兴高采烈,为老师布置这个作业叫好。
  课堂上,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湿泥,安排学生制陶坯。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用泥土捏制一个器皿。可以制作缸、壶、碗、碟、匙、杯、盘等,大小、形状自己设计,制作好后,别忘了在上面画上花纹或图画,力求美观漂亮。使用的工具就在取材,可能用手、直尺、三角板、圆规、小刀、笔帽等,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工具。
  这个课堂作业,让学生感到别具一格,很感兴趣,全班都热闹起来,纷纷按老师的要求制作器皿。有的学生小心翼翼地制作一个大碗,想把碗口捏得圆一些,怎料手一抖动,竟使碗边向内塌陷,引得大家一阵哄笑;有的学生把壶把做得细细的,想把它的弧度做得圆润些,却一不小心折断了,前功尽弃,在哪我后悔不迭;有的学生泥土湿度过小,做出来的器皿裂口或是散架;有的学生泥土湿度太大,做成的器皿总要软塌下去,难以成形,真是扶不起来的稀泥;有的学生制作的器皿模样太逗人,引得周围同学的捧腹大笑;有的学生则创新地制作出了他人没见过器皿;有的学生干脆捏制泥人来了,可五官身材不成比例,像是漫画人物一般。
  这节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平是上课无精打采的学生,不做作业的学生,考试总是排在后面的学生,在这节课上干得热火朝天,做出来的物件还像模像样的。
  下课前五分钟,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举在手中让大家观看。学生们高高地举起自己的作品,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大家都惊异所取得的成绩,没想到全班学生有这样好的创造力和这样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与帮助做得非常好,促进了协作意识。
  下课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集中放到学校的保管室里阴干,半个月后,把这些学生的作品放入一个学生家长的砖瓦窖中进行烧制。几天后,学生看到了自己亲手制作陶器作品,更是充满了欢乐,很有成就感。有的器皿太胖,有的太瘦,有的裂开了嘴,有的断了胳膊,有的作品是完整的,花纹和图画也都精美,有的造型还富有创意,有的憨厚可爱。
  这个实践课,让学生动手制作陶器,老师虽没有讲什么理论上的大道理,学生却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了解陶器的制作基本原理,享受制作与学习的乐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相关热词搜索:陶器 发明 人类 实践 创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