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房”危机透视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用《华尔街日报》的社论来说,“是我们这个岁月最严重的政治丑闻之一”。      2008年9月7日,面对风雨飘摇的住房金融市场,美国政府紧急宣布,从即日起接管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此举也成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最重大的一次救市举措。
  整整70年,美国房贷市场走过了一个“国有化-私有化-再国有化”的轮回。这个轮回对美国政府来说,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对信奉自由市场的人士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历史倒车!
  
  祸根早已埋下
  
  在资本市场,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有“飓风汉克”的美誉。《华尔街日报》评价他的风格是“喜欢埋头于数据和细节中”,而且做事大刀阔斧,“他可能在下达命令数小时后就打电话了解进展”。
  但在“两房”问题上,保尔森也是几度犹豫。
  “两房”的历史,要追溯至罗斯福新政。1938年,罗斯福为促进住房市场的发展,设立房利美(Fannie Mae)。主要业务是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收购贷款,并通过向投资者发行机构债券获证券化的抵押贷款债券,以较低成本集资,赚取利差。身为垄断型国有企业的房利美,自此成为供给美国房贷资金的总后台。1970年,为加强竞争性,另一家姊妹型企业――房地美(Freddie Mac)应运而生。
  尽管“两房”随后被改组为私有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但它们还是被称为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s,简称GSE,意为“政府授权企业”,实际上享有“准国有”的各种特权。
  按照私有公司运作,又背靠国家担保这棵大树。“两房”在美国住房信贷市场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其所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3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美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
  随着美国房市泡沫破裂,次贷危机危机愈演愈烈,“两房”的地位更显突出。投资者对风险高的“毒性”债券避之唯恐不及,为确保投资安全,他们都转向有政府担保背景的“两房”。
  但祸根早已埋下。为占据更多市场,在2006年房市破裂之初,“两房”发放了更具风险性的贷款种类,其中包括Alt-A贷款,这是一种介于优质和高风险之间的贷款,其发行对象为未提供全部收入或财产证明的借款人。
  尽管Alt-A级贷款风险小于次级抵押贷款。但随着次贷问题的严重,房屋价值的大幅下滑,Alt-A级贷款也难以独善其身。尽管Alt-A级贷款只占“两房”业务的10%,但在第二季度亏损中,来自Alt-A级贷款的坏账却占到了约一半。
  盲目扩张,过度投机,带来的则是灭顶之灾。在过去四个季度,“两房”亏损达到了140亿美元。但据估算,随着更多房贷坏账被披露,亏损将大大超过这一数字。“两房”危机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性气氛,其股价在过去一年暴跌了约90%。
  “两房”垮台的危险,已随时存在,受“两房”危机拖累,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大幅震荡。
  
  保尔森的“救赎”
  
  因为让“两房”再回到“国有化”的轨道代价高昂,不仅有违市场规律,也会迫使美国政府背上沉重财政包袱,而且不可避免会引发政治争议。从本质说,这也不符合共和党一贯的做法,自“里根革命”起,共和党就一直信奉经济放任主义,作为高盛前掌门人的保尔森更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拥趸。
  但问题的严重性,迫使保尔森不得不采取“国有化”的举措。在7日宣布接管“两房”时,保尔森就强调,考虑到“两房”的庞大规模和对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两房”中任何一家企业垮台,“都会对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动荡”,因此,接管两公司是当前保护市场和纳税人的“最佳手段”。
  保尔森的“国有化”方案分四个部分:接管、注资、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市场的直接支持、设立短期借贷工具。
  接管方面,“两房”首席执行官被限令离职,由美国国会今年夏天创建的负责管理这两家机构的新机构――联邦住房金融署管理(FHFA)接掌“两房”日常业务,并任命两企业新领导人。保尔森表示,接管的目的是为了“重建(市场)对两家机构的信心,增强其履行职能的能力,降低已经直接造成市场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注资方面,美国财政部初始阶段向每家公司注资10亿美元,但通过购买优先股,美国政府最高可向“两房”各注入1000亿美元,但财政部也表示,两家公司预计不会需要这么多资金。作为交换条件,财政部将获得定期收费、分红以及相当于每家机构79.9%所有权的权益保证。
  第三步,财政部将设立一个投资基金,用于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资助机构”的MBS。这一基金规模目前尚未确立,未来购买的额度和时机将由财政部自行判断决定。这有助于消除MBS市场运转不畅的担忧,降低市场融资成本。
  第四步,财政部将为“两房”专门创设一个短期贷款工具,为两个机构提供所需要的资金。但随着前三个步骤的实施,第四步投入使用的可能性不大。
  这次重大救市举措,无疑将对美国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发展来看,美国住房金融系统将会因此全面重塑,“两房”之类的巨无霸企业将很可能被分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鲍泰利对《新民周刊》说,“两房”的问题说明美国的住房金融市场存在问题,“两房”这种模式很可能不会再保留。
  美国总统布什就表示,目前政府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应急举措将持续到这两家机构的角色被重新定位。他说:“它们必须被改革,以不再给我们的经济或者金融系统带来这样的风险。”
  但由于布什政府任期将满,“两房”的最终结构将由国会以及下届政府来决定。
  作为资本市场的资深人士,在救市时间选择上,保尔森显然也经过精心选择,之所以选择在7日(星期日)中午,就是避免周一全球股市继续出现恐慌性大跌,从而使美国金融市场雪上加霜。
  在拯救“两房”问题上,保尔森展现出的果决,确实不愧“飓风汉克”的绰号。
  
  中国从中获益匪浅
  
  接管“两房”,不仅是次贷危机爆发一年来美国政府最重大的一次救市举措,也是美国历史上出台的金额最大、最复杂的救市方案之一。
  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政府接管“两房”,显示了政府救市的决心,有助于缓解目前金融市场的恐慌性气氛。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认为,这一必要举动有利于促进美国住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且财政部购买优先股的举动,将“在当前信贷市场非同寻常的不稳定时期”为抵押贷款企业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
  布什也呼吁美国民众对经济充满信心,他在声明中表示:“美国人民应该相信,今天采取的行动将增强我们经受住房市场调整的能力,并且是使经济重回更快可持续增长轨道所必需的。”
  这一消息,更受到海外投资者的欢迎。在“两房”持有或担保的5万多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中,大约有3万亿美元为美国金融机构持有,另有约1.5万亿美元为外国投资者持有。
  如果“两房”垮台,对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将会产生灾难性影响。当然,美国也会面临主权评级下降的风险,并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因此对于美国政府接管行为,许多海外投资者也大舒了一口气。拥有“两房”债券的巴林“海湾金融住房”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尤瑟夫(Ala"a Al Yousef)就表示,美国政府早应该采取这种行动,而且这将有助于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
  摩根士丹利驻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杰拉德?明内克(Gerard Minack)说,如果这一计划能成为信贷危机的一个“转折点”,对市场来说将是一个喘息机会。
  根据美国机构的数据,中国是美国机构债券的最大单一持有人,其持有规模达到了3760亿美元。或许是考虑到投资风险,在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前,中国方面已在减持相关投资――或者,这一点也迫使美国政府加快了接管“两房”的步伐。
  “两房”被“国有化”,也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中国海外投资可能出现的巨大风险和损失。曾担任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前首席代表鲍泰利告诉《新民周刊》,考虑到中国在“两房”拥有的巨额债券,中国从美国政府的“国有化”行动中获益匪浅。
  正在瑞士出席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就对媒体表示,他认为美国政府对房利美与房地美的救助是积极的,此举对中国投资者而言也应是一则有利消息。
  本月8日,承接“两房”国有化的利好消息,全球股市都出现暴涨,纽约道琼斯指数大涨2.58%,东京日经股指大涨3.38%。香港恒生指数涨幅更达到4.3%。当然,中国股市是一个例外,上证综指8日跌破2200点大关,跌幅达到2.68%。
  
  一切仍未结束?
  
  美国政府此次救市虽众望所归,但也不无争议。一些经济学家就认为,“两房”完全是以其重要性“绑架”了美国政府,迫使政府最终拿纳税人的钱为两公司不负责任的市场行为埋单,这是一种违背市场经济的行为。
  但对于外界的批评,保尔森也辩解说,相对于政府拿出巨资接管“两房”,放任“两房”倒闭带来的损害要严重得多。
  问题可能依然存在。《华尔街日报》评论文章就认为,尽管投资者可能将政府接管“两房”视为一剂良药,认为它标志着美国银行体系乃至股市的重大转折,但“一切还没有结束”。
  因为“两房”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存在于欧美各大银行,而且政府不能像救助“两房”一样,对它们进行救助。今年以来美国已有8家银行破产倒闭。美国银行业监管部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主席希拉?贝尔曾警告,在美国大约8500家银行中,今年第一季度有90家银行出现在“有问题机构”名单上。
  而且,“两房”投机最终却被政府接管,可能使投资者监管指标持怀疑态度。因此,美国媒体就认为:“对房地美和房利美救助行动寄予太大希望的银行业投资者或许最后反而会引火烧身。”
  还有,次贷危机爆发已有一年,为何美国政府的拯救行动到现在才付诸实施?一些分析人士就认为,这同美国政界的麻木和利益相关,尽管美联储官员在几年前就对“两房”问题提出警告,但由于“两房”的游说和压力,对“两房”加强监管的动议都最终流产。
  因此,现在被迫接管“两房”,用本月8日《华尔街日报》的社论来说,“是我们这个岁月最严重的政治丑闻之一”,现在唯一好的地方,“我们能够将这些未死的魔鬼永远地埋葬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美国 透视 危机 美国“两房”危机透视 美国两房危机 美国两房危机最新消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