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东方电影”是目前国内新兴的相对于“西方电影”而出现的电影学科内的研究分支。东方电影教材的建设是东方电影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不断完善东方电影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工程之一。然而,目前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滞后和研究资源的匮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东方电影教材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教材建设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东方电影研究;现状;问题;对策
  东方,神秘的国度,久被遗忘的土地。
  然而,东方艺术并未因为遗忘而枯萎,而是顽强地生长着,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东方电影史上曾出现过像黑泽明、小津安二郎、萨蒂亚吉特·雷伊、费穆、阿巴斯、林权泽等一批世界级的导演,诞生了像《罗生门》《小城之春》《槽山节考》《悲歌一曲》《城南旧事》《黄土地》这样一大批杰作,它们可以与西方国家的任何优秀电影媲美。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东方电影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默默无闻。提起西方电影,人们如数家珍,而谈起东方电影则知者寥寥。
  “东方电影”是目前国内新兴的相对于“西方电影”而出现的电影学科内的研究分支。东方电影教材的建设是东方电影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不断完善东方电影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工程之一。然而,目前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滞后和研究资源的匮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东方电影教材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教材建设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
  一、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现状
  国内东方电影教材主要由几个方面组成:世界电影史中的东方电影部分,涉及东方电影的外国电影,东方电影的国别史及散见于期刊的论文等。
  东方电影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世界电影史的论著中,美国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世界电影史》第一版(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版(范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版)。第二版增补了1980至21世纪初世界各地电影的发展状况,与第一版相比关于东方电影的研究范围有一定的拓展。德国乌利希·格雷戈尔著:《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乌利希的《世界电影史》第三卷,成书于1977年,作为对《世界电影史》第一卷、第二卷的补充,收录了1960年一一1977年以来的世界电影。法国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成书于1979年左右,涉及远东地区(包括了日本、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蒙古、越南、朝鲜、柬埔寨、老挝、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和其他亚洲电影(包括印度、缅甸、锡兰、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阿拉伯世界(包括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以色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在对东方各国电影的梳理中,许多国家都只有粗略、浅显的介绍,有的甚至是一笔带过。
  国内有关外国电影史中涉及东方电影的著作主要有:虞吉主编《外国电影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巍《外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胡濒、郑亚玲《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等。
  东方电影中的国别史研究专著主要有:陆孝修、陈冬云著《阿拉伯电影史》(昆仑出版社2011年版),该书对阿拉伯世界的电影发展轨迹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阿拉伯一一伊斯兰文化与电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一部有着较为丰厚的学术含量和史学价值的阿拉伯电影史著述,在阿拉伯电影史研究上具有拓荒的意义。黄献文著《东亚电影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对东亚四国中、日、韩、朝电影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考察,在国别和地区电影研究的基础上对思潮、流派和类型进行了纵横两方面的比较研究,基本厘清了东亚电影的发展脉络,为后继者铺平了道路。此外还有焦雄屏著《新亚洲电影面面观》(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版),钟大丰、梅峰主编《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等,限于篇幅不一一展开述评。近些年,韩国电影风起云涌,影响深广,韩国和国内学者撰写的韩国电影著作也不断出版,较有影响的有: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著:《韩国电影史一一从开化期到开花期》(周健蔚、徐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张会军、黄欣主编《崛起的力量:韩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等。日本电影方面,有佐藤忠男著:《日本映画史》(日语版,1、2、3、4卷,日本岩波书店1995年版)。令人欣喜的是,该书的中文版己交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将会极大地推进日本电影的教学与研究。吴咏梅著的《日本电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以日本电影史料钩沉见长,惜论述稍嫌不足。此外还有岩崎昶的《日本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四方田犬彦著:《日本电影100年》(三联书店2006年版)、《一九八〇年以后的日本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美国约瑟夫·安德森著《日本电影:艺术与工业》(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它们都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共同勾画出日本电影的全貌。印度电影方面,有印度菲罗兹·伦汞瓦拉著:《印度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对印度电影的发展轨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可惜只写到20世纪80年代初。伊朗电影方面有高力、任晓楠合著《镜像东方一一纪实主义:从伊朗电影到中国新生代》(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版),Hamid.Dabashi.Close-up:Iranian Cinema:Past,Present and Future.London.Newyork:Verso,2001。近年來开始有博士论文涉及这一领域。
  上述著作理论深浅不一,角度各异,不同程度地拓展了东方电影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为东方电影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它们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1)重国别电影研究,轻比较研究。
  从上述论著和文献资料的梳理中可以发现东方电影著作的研究路数主要以国别电影史来搭建框架和展开论述。这种研究方法立足于本国电影的发展流变、思潮流派、代表性的导演等。国别电影研究奠定了东方电影研究的坚实基础,但国别电影研究同时又是一种封闭性的结构,没有将国别电影研究放在东方文化的大的坐标系中进行考察,缺乏宏观的比较视野。

相关热词搜索:对策 现状 教材建设 电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