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羁旅词的发展特点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早在唐五代时期就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羁旅行役词,甚至词的产生本身和行旅也有密切的关系,宋代羁旅词的发展经历了北宋南宋两大时期,在各个时期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北宋时期全面具体写“行旅”的作品日渐增多,且离情、闺情与旅情相结合,文人军旅词也开始较早地登上词坛,并影响了词的风格演变。到了南宋时期,贬滴羁旅词的创作减少,风格上由向诗靠拢转变为向词回撤,并出现了一个江湖词人群体。根据统计,“羁旅”类词共1160首,占《全宋词》的5.47%,本文分析了南北宋羁旅词的发展特点,总结了羁旅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羁旅词;特点;词史意义
  北宋羁旅词出现的比较早,如王禹偁仅留下一首的《点绛唇》词,就是他上任长洲时的行旅记录,格调清新自然,开文人羁旅词的新风。其后寇准、范仲淹、柳永、周邦彦等人扩大了羁旅行役词的词境,苏轼及其门人为代表的词人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贬谪羁旅词,在词的发展史上其有重要意义。到了南宋,军旅词的创作比较繁荣,中后期出现了江湖词人群体,也创作了不少羁旅词,而且羁旅词的风格有北宋时期的向诗靠拢转变为向词本身的回撤。
  一、北宋羁旅词的发展特点
  北宋时期的发展特点是全面具体写“羁旅”的作品日渐增多;离情、闺情与旅情相结合,但行旅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文人军旅词较一早地登上词坛,并影响了词的风格演变。
  其一,全面具体写“羁旅”的作品日渐增多。在唐五代时期,“羁旅”常常以一个背景意象或衬托意象出现在词中,常见的意象为“帆”、“渡”、“亭”、“舟”等。北宋时期,越来越多的羁旅词偏向于全面具体地写行旅。这方面尤以柳永和周邦彦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艺术水平高,对行旅的描写全面、具体、细致、生动。
  其二,离情、闺情与旅情相结合,且旅情越来越占重要地位。唐五代时期的大多数羁旅词是与离情、闺情结合在一起的,北宋继续承袭这一传统写法,但己经越来越强调行旅。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词(候馆梅残),可以说是离情、闺情与羁旅平分秋色,而在柳永、周邦彦的作品中,羁旅就占了更重要的地位了。
  其三,文人军旅词较早地登上词坛,并影响了词的风格演变。敦煌曲子词中有很多反映军旅内容的词作,风格质朴刚健。北宋文人创作的军旅词虽然数量不算很多,但却较早地登上词坛,并对词风的演变产生了影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蔡挺《喜迁莺》(霜天清晓)等词。这和北宋与辽、西夏的军事冲突有很大关系。北宋中前期的词坛一片莺歌燕舞,范詞曾被讥为“穷塞主之词”,但毕竟对当时的柔靡词风有所校正,实际上也影响了豪放词风的出现及发展。
  其四,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贬谪羁旅词。北宋时期,出现过多次大规模的党争,党争的后果是很多官员受到贬滴。尤以苏轼及其门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等人为代表,他们多次、长时间被远贬外地,甚至被列入党人碑。贬谪行旅是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其间,苏轼等人都创作了数量不等、风格各有特色的羁旅词,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南宋羁旅词的发展特点
  南宋羁旅词沿着北宋羁旅词的路子继续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前期军旅词有较大发展,但后期沦为祝颂的工具;贬谪羁旅词的创作减少;风格上由向诗靠拢转变为向词回撤;出现了江湖词人群体。
  其一,前期军旅词有较大发展,但后期沦为祝颂的工具。南宋前期顺应救亡图存的需要,军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军旅词的创作也进入一个高潮。如李纲创作了一组军旅词;岳飞《满江红》词气势恢宏、风格豪迈悲壮,是军旅词中的佳作。但到了中后期,除了辛弃疾、陆游的一些军旅词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军旅词基本上沦为祝颂拍马的工具,数量虽然可观,但艺术价值不大,甚至出现了以此谄媚贾似道的词作。
  其二,贬滴羁旅词的创作减少。其原因主要可能是国土变小,只有半壁江山。虽然仍有官员受到贬谪,但行旅相对较短,仅有海南还算是远贬之地,故此类词的创作就相应减少。
  其三,风格上由向诗靠拢转变为向词回撤。北宋羁旅词的风格总体上是向诗靠拢,脱俗入雅,以柳永和周邦彦为代表。但向诗靠拢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词的风格不能完全像诗一样,否则词就失去了其本质的独特性,不成其为词了。豪放派的后学就存在这个毛病,故向词回撤就是南宋羁旅词创作的一个典型现象。如姜夔虽然以瘦硬的江西诗法入词,但他的羁旅词并不过分追求阔大豪放、雄奇壮烈,而是有所控制、收敛,不犯“格高伤体”的毛病。如其《扬州慢》虽有“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清空寥远,但就此打住,风格转入含蓄低沉。
  其四,出现了江湖词人群体。江湖词人没有官位、俸禄,靠到处干谒求财、寄食,犹如今言“不在体制内”。但他们对官僚体制既有依附又有相对独立性,以刘过、戴复古、姜夔等为代表。他们的词风并不一致,但他们的出现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三、宋代羁旅词的词史意义
  其一,羁旅词拓展了词的内容、题材,扩大了词的生存空间。在唐五代及北宋前期,词多表现女性闺阁闲愁、酒宴之上妓女的声色之美。后来大量的羁旅词创作出来,像贬滴、亡国、漂泊江湖、从军等原来很少出现在词中的内容,一下子在羁旅词中铺展开来,这必然带来词在内容、题材上的扩张,也为词的生存发展开辟了道路。
  其二,羁旅词的创作是“尊体”观念在词史上的反映与实践。词体不尊,由来已久而成风习。羁旅词多写江湖漂泊、贬滴、亡国、军戎征战等对国家、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词体之尊自然就发生了。
  其三,羁旅词的创作促进了词体的“诗”化。新的内容、题材对词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也有影响,羁旅词中“衬托、暗喻、象征、寄托”这些在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也全面应用到词的创作之中,使词与诗在内容和表达手法都有了靠近,促进了词体的诗化。
  其四,羁旅词多以“赋”法入词,促进了慢词的发展。羁旅词因经历地方多,空间变化大,自然景物丰富,人文历史繁多,这都有利于创作内容丰富的行旅慢词。词人往往因个人遭遇而感慨良多,所以在漫长的行旅中可以创作篇幅较长的慢词。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薛砺若.《宋词通论》[M].上海:上海书店,1985.
  [3]章尚正.《中国旅游文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宋代 发展 羁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