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中国文化基因的管理科学新范式构建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和体力 劳动者的现有管理范式已经不适应当 今的环境,也是导致管理理论和实践 脱节的主要原因。本文尝试从提升管 理理论研究的有效性和发挥中国传统 文化的独特管理作用着手,以组织调 适能力、创新能力和绩效为判定标准,提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型员工 的管理科学新范式,以期能为管理学 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管理范式;中国文化基因;知识型员工
  一、当前管理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
  当前,创建面向管理实践的中国式管 理(亦有学者称中国本土管理、管理科学 的中国学派等,在本文中它是指管理科学 发展的新范式)理论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
  管理学者的共识。鉴于当前管理理论研究 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式管理理论 的构建要取得成功必须要解决以下两个关 键问题:
  (一)中国式管理理论与现有管理科学的关系
  1.并行派:即把中国式管理看作是和 现有(西方)管理科学并行的东方管理科 学。代表性的理论有:苏东水教授的东方 管理学、成中英教授的 C 理论、齐善鸿教 授的道本管理、席酉民教授的和谐管理、黄 如金教授的和合管理等。这些理论总结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地影响企业家、员工和消费者的思维方式,但不足之处在 于,其未能构建基于该理念的实践体系,如 组织架构、沟通方式等,因而不能解决如 何与企业实践对话的问题。
  2.西方管理科学的应用派:即认为中 国式管理是西方管理科学在中国经营环境 中的具体应用,是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情 境中借鉴与改良。例如,根据职权的使用 可以把领导风格分为三种类型:基于威权 的领导风格、民主参与型的领导风格和自 由放任式的领导风格。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国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基于威权的领 导风格,这就需要管理者更多地对员工进 行培训、指导,如果期望员工能够创新性 地工作,则必须向员工准确地说明这一点,并鼓励他们这样做。这种理论能够根据中 国的管理情境对西方管理理论做一些微调,但仍不能展现出中国式管理的独特性,严格来讲,甚至不能称之为中国式管理的一 种类型。
  (二)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的根源 科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是当前管 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管理科学中,它在世界各国各 个学科领域如自然科学中都普遍存在,从 更深远的视角看,它还跟当前科学研究的
  模式有关(杰罗姆·凯根,2011;迈克尔· 吉本斯,2011)。从国界上看,它也不仅仅 是中国的问题,美国、欧洲等国学者从 20 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学者也开始对中 国境内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进行深 入的研究。总结这些学者的观点,主要有:基于大学学科规范而非企业实践的研究所 导致的脱节,大学学科割裂造成的管中窥 豹似的研究与企业实践要求进行整合性管 理的冲突,学术语言与群众语言脱离,管 理理论传播过程、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实 证方法的滥用等(如对不宜量化的变量进 行量化,对变量和模型的过度简化、数据 来源单一导致结论严重依赖数据来源)(龚小军等,2011;孙继伟,2009)。除上述原因外,本文认为,还存在一 个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从根源上影响着管理理论的研究,即管理学根源性目标的缺乏所造成的脱节:1.管理学根源性目标的缺乏现状。作为科学家族的模范生,自然科学一直是管 理学乃至其他社会科学羡慕和效仿的对象,尤其是在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上,然而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像是两个基因迥异的 物种,其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的特征、适 合的研究方法、对结论的解释方式等都存 在着重大的差异。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在自然科学的研 究中,存在着一个明确的、具有导向性的 根源性目标— 即探知自然(或研究对 象)的真实状况。这个根源性目标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引导研究项目的选题面向实 践,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终极的评价标 准,来评价一项研究的价值。
  然而管理学则不存在这样清晰的根源 性目标。虽然一直以来,学界和业界都会 认为管理学的根源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或 股东价值最大化,但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 看,需要反思它的合理性。
  二、基于中国文化基因的管理科 学新范式构建
  综合前述,21 世纪的管理需要不同 的哲学思维,需要新的管理范式。因此,本文尝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思 维方式,把企业实践目标作为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共同载体和根源性目标(简称源目标),以组织的适应能力、创新 能力和绩效为评价标准,构建基于中国 文化基因的管理科学新范式,然后以华 为公司为例进行分析,旨在共同探讨适 应今天经营环境的管理科学新范式。
  (一)管理的源目标:基于共享价值的公司愿景
  在管理实践中,企业应首先确定基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共享价值的公司愿景。管理研究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是帮助确定这 个愿景。内容包括:确定进入企业愿景的 组织类型,如消费者、员工、社会公众、政 府等;还要确定它们的优先序,以及使企 业和利益相关者共享价值最优化的组织使 命。此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管理、易经的、家国观、伦理观均可以作 为指导思想来确定公司愿景,共 享价值群体中成员的优先序。这 个选择过程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 化基因的独特作用。在新的管理 范式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 式大有所为。如基于和谐观会选 择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纳入企业的愿景范畴。在这个范式中,基于共享价值的愿景取代了股东价值作为公司的源目标,意义在于一个远大而正当的目标能够激 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为后续商业模式选择(战略管 理)和职能管理确定了组织管理的原则。
  (二)战略管理过程:商业模式的确定 在这个阶段,企业实践的目标是确定 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有长期和 短期高绩效的商业模式。管理研究在此阶 段的任务是进行战略管理研究,帮助企业 确定合适的商业模式,包括对满足顾客需 求的产品创新、物流、价值链创新等。这仍需要用到现有范式中的战略管理方法,顾客需求分析法、竞争分析法、行业分析法等。但关键的差別在于,新的范式强调,战略管理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商业模式(以 提高研究的适应性),确定商业模式的目 的是为了实现公司愿景,商业模式也应该 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而非 没有实践目标的战略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21 世纪管理的挑战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加里·哈默,比尔·布林.管理大 未来[M].中信出版社,2008
  [3]杰罗姆·凯根.三种文化— 21 世 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姚勇(1995-),男,苗族,湘西州苗族土家族自治州人,邵阳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方向:管理科学
  邓小娟,指导老师,当前任职邵阳学院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范式 管理科学 浅谈 中国文化 基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