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依赖症:不可忽视的健康焦虑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编者按:
  保健品依赖症,顾名思义是对保健品形成了精神依赖的一种“疾病”。医学词典上虽然查不到这个病,但现实生活中患这种病的人不在少数。一些老年患者因种种原因,盲目相信保健品的保健功能甚至医疗功效,认为治(疗)不如调(养),有了病不是积极到医院诊治,而是大量购买、使用保健品。一些年轻人出于健康、美容或健身的目的,对保健品形成依赖。比如有人想减肥,却懒于运动,又不愿克制口腹之欲,一味地期望借助保健品达到目的。一些家长盲目相信某些保健品的“益智”功效,让孩子滥服滥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合理消费保健品无可厚非,但偏听偏信、盲目依赖保健品,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那么,保健品依赖症的危害是什么?又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保健品倍受百姓青睐


  方大伯一生节俭,近几年却突然变得大方起来。不过他的“大方”只表现在购买保健品上,其他生活开销仍很抠搜。“省钱买药吃”,是熟识他的人对他的揶揄。而人们所说的“药”,指的就是保健品。
  方大伯购买保健品是从三年前老伴去世后开始的。一儿一女都在外地上班,老伴走后,方大伯整天形单影只,内心的惶恐与寂寞如影随形,他变得特别爱凑热闹,爱往人堆里钻。一天,随一帮老头儿老太太听了一堂有关老年人“三高”的讲座,免费领了6只鸡蛋后,方大伯第一次购买保健品,是一盒“××软胶囊”。
  方大伯血糖血压都不高,但血脂偏稠,睡眠不好,尤其老伴走后,他常常失眠。听说“××软胶囊”能调节三高,改善睡眠,他决定吃吃试试,数数身上带的钱,正好够买一盒。一位穿白大褂自称小陈的姑娘向他建议:“先买一盒试试,吃完了有效果再买。您把电话、住址告诉我,我到时候给您送去。”
  五天后,方大伯买的那盒胶囊只剩最后两粒时,小陈上门了,对方大伯说:“我是专门来做回访的。您吃了××软胶囊效果还好吧?”说实话,效果不明显,但小陈的热情让方大伯不好意思直说,他便笑了笑没说话。小陈见状忙说:“保健品是逐步调理的,不会像药品见效那么快,要服用一个疗程才会有明显效果。一个疗程是6盒,您就再买5盒,凑够一个疗程。吃完了我保证会有明显效果。”说着,她从随身的包里掏出5盒××软胶囊。方大伯觉得小陈说得有道理,便听从她的建议又买了5盒。
  随后的日子,小陈经常打电话问候方大伯,还时不时以回访的名义来家里陪他拉家常,甚至给他做顿饭,帮他打扫打扫卫生。方大伯乐得有人陪聊天,小陈一来他就觉得心情特别好,更何况小陈一口一个伯伯地叫得亲热,让他倍感亲切,觉得她就跟自己的闺女差不多。渐渐地,方大伯的睡眠似乎好了不少,他认为是服用××软胶囊见效了,对小陈的话更加相信。后来,小陈要是三天不上门,方大伯就会惦记,就主动给她打电话。而每次上门,小陈都会对方大伯的身体状况特别关心,得知他腿酸,就建议他购买“××素”补钙;听说他便秘,便向他推销润肠道的“××膏”;听他说腰“不太好受”,又建议他购买了一张保健床……短短七八个月,方大伯购买保健品花掉了3万余元。
  如今,像方大伯这样因为孤单寂寞、渴望健康而痴迷保健品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病”,人们称之为“保健品依赖症”。而这种“病”还不仅仅出现在老年人身上。
  30岁的小任是一名律师,自己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身兼数家单位的法律顾问,事业有成。但因业务量大,熬夜加班是常事,渐渐地,小任有了各种毛病。最初是颈肩酸痛,医生建议她做理疗,一天得花一两个小时。小任成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那个闲工夫?这时有人给她推荐一种螺旋藻胶囊,说长期服用能改善颈肩问题。每天吃粒“药”,这个省事,小任一次买回几瓶。不久,小任又出现了月经紊乱、便秘等问题,有人又给她推荐一种直销品牌的蛋白质粉,每餐吃一勺。这个更方便,小任欣然接受。渐渐地,给小任推荐保健品的人成了她的养生美容顧问,又给她推荐了澳洲、美国的各种补充胶原蛋白、维生素、钙类保健品。小任每天定各种闹钟,提醒自己按时服用不同的保健品。
  后来小任发现,像她一样服用保健品的人还真不少,有时大家还会相互交流一下使用感受。“你看,我用了××胶原蛋白,皮肤比以前光滑多了!”“我最近睡眠比以前好多了,××胶囊功不可没……”每当这时,小任也会加入热聊,但若真说到效果,完全可以套用鲁迅的一句话:“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她的那些毛病仍然存在,只是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不知是不是保健品的作用,根本无从考证,但服用保健品的习惯她再也丢不掉了。
  “坚持服用总会有好处!”这是迷信保健品的人一种共同的心理。也正因为这种心理作祟,不少家长哪怕省吃俭用也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购买“益智健脑”类保健品,以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小陈夫妇长年在外打工,儿子在家乡上小学。孩子的生活有爷爷奶奶照料,小陈夫妇倒不担心,他们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每天晚上都要过问孩子的功课。无奈事与愿违,孩子身体很棒,学习成绩却不佳。这让小陈夫妇焦心。“给孩子补脑啊!”一位工友提醒他们,还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了谁谁谁的孩子服用“××口服液”,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前几名。小陈夫妇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得知这是一款专为学生设计的保健食品,主要功能是高效供氧,缓解大脑疲劳,活跃思维,改善睡眠,提高记忆力……夫妻俩走南闯北,也算有些见识,不至于相信一种保健品有如此功效。“但说不定有效果呢?反正是保健品,补补脑总不是坏事。”夫妻俩达成共识,每个月往家里寄生活费的同时寄两盒“××口服液”,并督促父母按时给孩子服用。
  小陈夫妇没想到,他们的这一举动起了示范作用,很多工友效仿他们给孩子买“××口服液”寄回家,后来又寄补钙、补各种微量元素的。保健品成了他们爱孩子的“必需品”。

保健品依赖的危害不可小觑

相关热词搜索:不可忽视 焦虑 保健品 健康 依赖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