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2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2
  引言:
  在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中,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科健康教育面对的一个特殊群体:患儿与家长,所以在工作中带来了很多不便。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患者早日康复,更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也可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健康教育在儿科教学中的体会进行了总结,以供同行指正参考。
  1 健康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是要向患儿及家属传输健康的生活理念,让家长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减轻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负担,是针对患儿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的一种有效教育。
  2 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1.在儿科,见一宝宝生下没几天,开始每天多次排出稀薄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每天少则2~3次,多则6~7次,时间长达几个月,但宝宝一直食欲很好,体重增长正常。
  分析: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胃呈水平位,喷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达,易发生溢乳;大多于生后10~12h开始排墨绿色胎粪,约2~3天排完,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丧失,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常于生后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是一种生理性体重下降,而后体重稳步增长。
  案例2:初为人母的王女士,今天早晨在给女儿喂奶时,看到出生3天的女儿皮肤发黄,听家里老人讲及平时的知识,认为一般患肝炎时皮肤发黄,所以很着急,随即抱着女儿来医院咨询。
  分析:上述病例为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毛细血管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mol/L(5mg/dl),则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注意新生儿保暖,适当提早喂养,供给足够的水分和热能,及早排出胎粪,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即可得到有效缓解,因此护士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并告知不必着急,无需用药,减少不必要的家长焦虑。
  3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好健康教育
  3.1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儿童具有年龄小,自我控制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特点,所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沟通难度大,责任重大,因此重视与孩子及家长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3.1.1 语言沟通 语言是护士与孩子及家长沟通的重要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多使用关心、解释、安慰、劝说、鼓励性等语言,恰当的运用语言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
  3.1.2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在交流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沟通从心开始,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端庄的举止、和蔼的态度、关心的动作可以使患儿和家长从心理上信任和接受护士。看似简单、自然的动作却使患儿及家属感受到你的关怀,拉近了护士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3.1.3 敏锐的观察能力 健康教育要把握好最佳时机,适时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实践不适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推移时刻都会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护士去研究和解决,因此要求护士和家长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联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因时,因人,因事灵活掌握,做好兒童成长每一阶段的健康教育。
  4 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实施体会
  4.1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健康已经是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家长盼望孩子健康长大。其实,目前家长的知识面还是非常广泛的,但是还有许多医疗,保健知识是家长有所不了解的,这就要求通过健康教育增进护士和家长之间的信任感,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保健知识,远离疾病的发生,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4.2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应遵循内容科学行,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不要使用医学术语,根据孩子和家长现有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采用家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语言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家长的健康保健意识真正得到提高,这样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王小苗.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04):140-142.
  高凤,张宝琴.儿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

相关热词搜索:儿科 健康教育 护理 教学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